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二(上)期末地理試卷

          發布:2024/7/13 8:0:9

          一、選擇題(40題,每題1.5分)

          • 1.讀“我國某地區河流流量變化圖”,回答24-25題。

            該河位于我國(  )

            組卷:1引用:0難度:0.50
          • 2.讀“我國某地區河流流量變化圖”,回答30~31題。

            圖中A汛期主要的補給類型為(  )

            組卷:0引用:0難度:0.50
          • 3.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圖中甲、乙分別代表(  )

            組卷:8引用:0難度:0.70
          • 4.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下列巖石屬于甲類巖石的是(  )

            組卷:2引用:0難度:0.80
          • 5.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圖中①④分別表示的地質作用是(  )

            組卷:1引用:0難度:0.50
          • 6.如圖為黃崖村—虎頭嶺剖面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黃崖村、虎頭嶺所在地區的地質構造(  )

            組卷:1引用:0難度:0.80

          二、綜合題(40分)

          • 42.天體間的運動,影響著身處宇宙大環境的地球,這些運動導致的現象和變化,深刻影響地球自然環境,影響著人類的生產生活。請結合本題材料與圖片,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中國首都北京是世界首座“雙奧之城”。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于2022年2月4日北京時間19:30在北京開幕,2月20日閉幕。如圖為地球公轉軌道位置示意圖。
            材料二: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恰逢“二十四節氣”的“立春”。“立春”是一年“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用“二十四節氣”倒計時,體現了中國人對時間的理解,立春之日冬奧會開幕,也寓意著各國朋友共同迎接一個新的春天。

            (1)本次奧運會比賽期間,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在上圖中的
             

            A.①②之間
            B.①④之間
            C.②③之間
            D.③④之間
            (2)節氣變化產生的根本原因是
             

            A.地球自轉
            B.地球公轉
            C.大氣環流
            D.海陸分布
            (3)北京和上海兩地自轉線速度更大的是
             

            (4)當地球公轉到④位置時,與上海相比,我國最南端曾母暗沙(4°N)地區
             

            A.晝較短,正午太陽高度較大
            B.晝較短,正午太陽高度較小
            C.晝較長,正午太陽高度較大
            D.晝較長,正午太陽高度較小
            (5)開幕式當天上海(約北緯31°)的正午太陽高度大致是
             

            A.30°
            B.45°
            C.60°
            D.75°
            (6)冬奧會期間,亞歐大陸受
             
            高壓控制,我國東部盛行
             
            (風向)季風。
            (7)左圖為冬奧會期間某區域近地面氣壓分布圖(單位:hPa)。圖中未來影響甲地的天氣系統是
             

            A.暖鋒
            B.氣旋
            C.冷鋒
            D.反氣旋
            該地未來幾天天氣變化相對應的坐標圖應是下右圖中的圖
             
            (①或②)。

            (8)讀如圖,簡要分析冬季昆明準靜止鋒對昆明和貴陽天氣的主要影響。

            組卷:53引用:2難度:0.5
          • 43.地球上的各圈層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整體。請結合本題材料與圖片,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泰坦尼克號出發地為英國南安普敦(50°54′N,1°24′W),該地年平均氣溫10℃~20℃,全年平均降雨量約900mm。

            材料二:圖中泰坦尼克號沉沒地點附近曾有一座世界超級漁場,有“踩著鱈魚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美名。1992年,加拿大政府被迫下達漁場禁漁令。2003年,加拿大漁業部宣布:徹底關閉該漁場。
            材料三:美國墨西哥灣一石油鉆探平臺(圖中甲)于當地時間2010年4月20日晚發生爆炸,導致約1600米深處漏油,造成嚴重的海洋污染,隨即美國宣布在該海域禁捕。有關專家擔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歐洲沿海。
            (1)南安普敦的氣候類型為:
             
            ,洋流D是
             
            風帶推動海水所形成的洋流,圣約翰斯和南安普敦所處的緯度差不多,但1月份南安普敦的氣溫為8℃時,圣約翰斯的氣溫常在0℃以下,試從大氣環流和洋流的角度分析造成這種氣溫差異現象的原因。
            南安普敦:
             
            ;圣約翰斯:
             

            (2)圖中沉沒地點附近為著名的
             
            漁場,請分析該漁場的形成條件
             

            (3)簡述洋流對海洋石油污染的利弊影響。
            (4)圖中能正確表示墨西哥灣海域颶風的是
             


            (5)圖中洋流C的名稱是
             

            A.加利福尼亞寒流
            B.本格拉寒流
            C.北大西洋暖流
            D.加那利寒流
            (6)該洋流為
             

            A.風海流
            B.密度流
            C.補償流

            組卷:3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