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湖南省常德市三校八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基礎與運用(共32分)

          • 1.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組卷:42引用:5難度:0.8
          • 2.下面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組卷:124引用:19難度:0.9
          • 3.下列句子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
            ①活著就應該對生命保持一種敬畏和尊重。只要我們還擁有生命,就得對生命負責,讓生命煥發出光彩。
            ②“水清魚讀月,山靜鳥聽風”,能領悟山月對話的靜謐,活著就是一種幸福體驗。
            ③我們為什么活著?
            ④觀看潮涌大江的壯闊,品味人間真情的美好,活著就是一種快樂享受。
            ⑤同時,活著就是對生命過程的幸福體驗和快樂享受。

            組卷:204引用:33難度:0.9
          • 4.下面各句中標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組卷:277引用:2難度:0.5

          二、閱讀理解題(共43分)

          • 12.我說我
            遲子建
                  ①我生來是只“丑小鴨”,因為生于冰天雪地的北極村,所以不懼寒冷。小時候喜歡犟嘴,挨過母親的打。挨打時,我咬緊牙關不哭,以示堅強,氣的媽媽罵我:“讓你學劉胡蘭呢?”
                  ②我幼時淘氣,愛往山里鉆,愛往草灘鉆,捉蝴蝶和蟈蟈,捅馬蜂窩,釣小魚,采山貨,摘野花,貪吃貪玩。那時曾有一些問題,令我想不明白:樹木吃什么東西能生長?魚為什么能在水里游?鳥兒為什么能在天空飛?野花如何有姹紫嫣紅的顏色?如今看來,這些問題我仍舊沒想明白,可見是童心未泯,長進不大。
                  ③父親是小學校長,在哈爾濱讀的中學,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人煙稀少的大興安嶺,他算是秀才了。他吹拉彈唱樣樣都行,喜歡喝酒,頂撞上司,清高自負,極其善良。因為喜歡曹子建的《洛神賦》,就想當然地把我的名字冠以“子建”二字,幸而我還能寫點文章,否則遲家若是出了個叫“子建”的農婦,他起的名字就成一個笑話了。父親毛筆字寫得好,在永安小鎮時,每逢春節他都要鋪開紅紙,飽蘸筆墨書寫對聯。他鼓勵已上初中的我編寫對聯,我欣然從命,有一些被他采納后龍飛鳳舞地寫在紙上,貼在寒風凜冽的戶外。看到貼著的對聯的內容是由我胡謅的,我便沾沾自喜了。那算是我最早的作品,編輯和發表者是父親,我沒有一文錢的報酬,讀者只限于家人和左鄰右舍。
                  ④我喜歡小動物,養過一只毛色發灰的野貓,將它的腿縛在椅子上,否則它就亂竄亂跳,比老虎還要威猛。我還養過狗。當然,這是些有趣的收養。最無聊的是養豬養雞,這些家畜家禽家家戶戶都養,沒什么特點,尤其是豬,它食量驚人,放學后不得不出去給它采菜回來烀食,把人累得頭暈眼花,目的無非是讓豬長膘,之后把它殺掉當成美餐分食,而食物又化成了田地的肥料,這樣循環往復地一想,便覺無趣,覺得人是世界上最無聊的動物。
                  ⑤大自然親切的觸摸使我漸漸對文字有了興趣。我寫作的動力往往來自于它給我的感動。比如滿月之夜的月光照著山林,站在戶外,看著遠山藍幽幽的剪影,感受著如絲綢般光滑涌動的月光,內心會有一種濕漉漉的感覺,這時候就特別想用文字去表達這種情感。我愛飛雪,愛細雨,愛紅霞漫卷的黃昏,愛冰封的河流,愛漫漫長冬的溫存爐火。直到如今,大自然給了我意外的感動后,我仍會怦然心動,文思如泉涌。
                  ⑥我出身的家庭清貧,但充滿暖意;我出生之地文化底蘊不深厚,但大自然卻積蓄了足夠的能量給予我遐想的空間;我的祖父和父親早逝,親人的離去讓我過早感覺到人世間的滄桑和無常。我明白一朵云聚了會散,一朵花兒開了會謝,河水總是向前流,春夏秋冬,日月更迭,周而復始。大自然的四季輪回,我們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讓我們明白它們是萬古長青的,而人生的四季戛然而止后,我們看不到人的輪回,只能用心靈去體悟、發現和領會。我渴望著年事已高時能做到“不說人間陳俗事,聲聲只贊白蓮花”,能夠在老眼昏花時達到人生真正的絢爛境界,那將是一種大喜悅、大感動。
                  ⑦對于生活,我覺得庸常的就是美好的。平常的日子浸潤著人世間的酸甜苦辣的情感,讓你能盡情品咂。對于文學,我覺得應持有樸素的情感,因為生活是變幻莫測的,樸素的情感能使文學中的生活煥發出某種詩意,能使作家葆有一顆平常心和永不褪色的童心,而這些在我看來都是一個作家最應具備的素質。
            (1)本文作者主要運用了
             
            的表達方式,“我”說了“我”的
             

            (2)文章第③段為什么要用較長的篇幅寫父親?
            (3)第⑤段“滿月之夜的月光照著山林,站在戶外,看著遠山藍幽幽的剪影,感受著如絲綢般光滑涌動的月光,內心會有一種濕漉漉的感覺”,作者如何運用比喻的修辭使語言生動形象的?
            (4)請談談你對第⑥段“不說人間陳俗事,聲聲只贊白蓮花”的理解。
            (5)第⑦段中加點的詞語“這些”指代什么?

            組卷:672引用:10難度:0.3

          三、寫作題(共45分)

          • 13.辛棄疾說:“少年不知愁滋味”,難道少年真的沒有品嘗過煩惱的滋味嗎?答案是否定的。作業多完不成是煩惱;家長監控是煩惱;兩代人思想上不能溝通是煩惱;獨立做事,遭遇挫折是煩惱……請以“煩惱”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詩歌除外,文體不限。
            題目:
             

            組卷:23引用:11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