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浙江省寧波市北侖中學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2/2 19:0:2

          一、選擇題:本題共40小題,1-20題每小題1分,21-40題每小題1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 1.埃博拉病毒由蛋白質和RNA構成,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病毒,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對人類危害最嚴重的病毒之一。下列關于“埃博拉”病毒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2引用:5難度:0.7
          • 2.下列哪一項說法不符合細胞學說的主要內容(  )

            組卷:86引用:57難度:0.9
          • 3.下列各項組合中,能體現生命系統由復雜到簡單的正確層次的是(  )
            ①核酸
            ②肌細胞
            ③呼吸道上皮
            ④病毒
            ⑤皮膚
            ⑥野豬
            ⑦同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野豬
            ⑧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⑨一個池塘中所有魚類
            ⑩一個池塘中所有生物

            組卷:3引用:7難度:0.8
          • 4.下列生物中屬于原核生物的一組是(  )
            ①藍藻
            ②酵母菌
            ③草履蟲
            ④發菜
            ⑤小球藻
            ⑥根霉菌
            ⑦大腸桿菌

            組卷:37引用:17難度:0.8
          • 5.英國醫生塞達尼?任格在對離體蛙心進行的實驗中發現,用不含鈣的生理鹽水灌注蛙心,其收縮不能維持;用含有少量鈣和鉀的生理鹽水灌注時,蛙心可持續跳動數小時。這個實驗說明鈣鹽和鉀鹽有什么作用(  )

            組卷:2引用:1難度:0.8
          • 6.下列有關生物體內糖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5引用:2難度:0.8
          • 7.下面是關于脂質的敘述,其中正確的是(  )

            組卷:16引用:4難度:0.8
          • 8.油菜種子成熟過程中部分有機物的變化如圖所示,將不同成熟階段的種子勻漿后檢測,結果正確的是(  )
            選項 取樣時間 檢測試劑 檢測結果
            A 第10天 斐林試劑 不顯色
            B 第20天 雙縮脲試劑 不顯色
            C 第30天 蘇丹Ⅲ試劑 橘黃色
            D 第40天 碘液 藍色

            組卷:74引用:58難度:0.6
          • 9.肉毒梭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體之一。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產生的神經麻痹毒素,即肉毒類毒素。它是由兩條鏈盤曲折疊而成的一種生物大分子。如圖是肉毒類毒素的局部結構簡式,請據此選出正確的一項(  )

            組卷:5引用:5難度:0.7
          • 10.以下對核糖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11.關于細胞器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3引用:2難度:0.7
          • 12.下列不屬于蛋白質分子多樣性的原因是(  )

            組卷:31引用:12難度:0.9
          • 13.下列敘述與人體細胞中的溶酶體無關的是(  )

            組卷:26引用:2難度:0.7
          • 14.如圖是某些細胞器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52引用:6難度:0.8
          • 15.細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科學家通過如圖所示的實驗進行探究:①用頭發將蠑螈的受精卵橫縊為有核和無核的兩半,中間只有很少的細胞質相連,結果無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繼續分裂;②b部分分裂到16~32個細胞時,將一個細胞核擠入不能分裂的a部分,結果a部分也開始分裂,最后a、b兩部分都能發育成胚胎。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組卷:32引用:7難度:0.8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40分,一空一分)

          • 45.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和具膜的細胞器,是研究膜結構功能的常用材料。將分離的紅細胞放入低滲溶液中,水滲入到紅細胞內部,紅細胞膨脹、破裂,從而釋放出血紅蛋白,所得到的紅細胞質膜具有很大的變形性、柔韌性和可塑性,當紅細胞的內容物滲漏之后,質膜可以重新封閉起來形成紅細胞血影,其部分結構如圖所示。(A~F代表不同的蛋白質)

            (1)構成紅細胞膜的基本骨架是
             
            。膜上有多種蛋白質,其中B蛋白與多糖結合,主要與細胞膜的
             
            功能有關。A和G蛋白均與跨膜運輸有關,G主要功能是利用紅細胞
             
            呼吸產生的ATP供能,通過
             
            方式排出Na+吸收K+,從而維持紅細胞內高K+低Na+的離子濃度梯度。
            (2)研究人員用不同的試劑分別處理紅細胞血影,結果如表:
            實驗處理 蛋白質種類 處理后紅細胞血影的形狀
            A B C D E F
            試劑甲處理后 + + + + - - 變得不規則
            試劑乙處理后 - - + + + + 還能保持
            注:“+”表示有,“-”表示無
            在制備細胞膜時,將紅細胞置于
             
            中,使細胞膜破裂釋放出內容物。由表中結果推測,對維持紅細胞血影的形狀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質是
             
            (填字母)。
            (3)研究發現,紅細胞膜上膽固醇含量與動脈粥樣硬化(As)斑塊的形成密切相關。成熟紅細胞不具有合成脂質的
             
            (填細胞器),其細胞膜上的脂類物質可來自血漿。當血漿中膽固醇濃度升高時,會導致更多的膽固醇插入到紅細胞膜上,細胞膜
             
            性降低,變得剛硬易破,紅細胞破裂導致膽固醇沉積,加速了As斑塊的生長。

            組卷:38引用:5難度:0.6
          • 46.某生物小組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用α-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作為實驗材料,設計實驗,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實驗步驟:
            Ⅰ.取6只試管編號,分別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
            Ⅱ.在6只試管中依次加入等量的α-淀粉酶溶液。
            Ⅲ.迅速將6只試管分別放入0℃、20℃、40℃、60℃、80℃、100℃的水浴鍋中保溫5min。
            Ⅳ.取出試管,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試劑,將每支試管放在60℃的水浴鍋中水浴1min,觀察各試管的溶液中顏色變化。
            (1)請指出上述實驗方案中存在的兩處錯誤,并加以改正。
             

             

            (2)α-淀粉酶溶液是一種內切酶,以隨機的方式從淀粉分子內部隨機水解,β-淀粉酶則使淀粉從末端以兩個單糖為單位進行水解。如圖β-淀粉酶在淀粉、Ca2+影響下的熱穩定性測定結果繪制的曲線圖。
            ①α-淀粉酶溶液和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作用部位不同,從兩種酶結構上分析,這是因為
             
             
            水解淀粉的產物主要是麥芽糖。
            ②分析圖形,2%淀粉在處理50min前對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情況是
             
            ;更有利于較長時間維持β-淀粉酶的熱穩定性的條件是
             

            組卷:13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