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喬司中學八年級(下)期中科學試卷

          發(fā)布:2024/11/25 16:30:5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0分,每小題3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在生活與科研中,我們用符號或模型來表達一定的信息。下列圖示屬于符號的是(  )

            組卷:27引用:4難度:0.7
          • 2.如圖是生活中常用來固定房門的“門吸”,它由磁鐵和金屬塊兩部分組成。該金屬塊能被磁鐵所吸引,是因為可能含有以下材料中的(  )

            組卷:51引用:1難度:0.5
          • 3.將如圖所示的條形磁體從中間截成兩段,則(  )

            組卷:86引用:3難度:0.9
          • 4.下列實驗能證明在化學反應中分子是可分的是(  )

            組卷:14引用:3難度:0.5
          • 5.如圖為元素周期表第三、四周期的部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11Na
            22.99
            12Mg
            24.31
            19K
            39.10
            20Ca
            40.08

            組卷:36引用:2難度:0.5
          • 6.如圖所示是手搖發(fā)電機模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  )

            組卷:100引用:4難度:0.8
          • 7.下列模型與符號“2HCl”(其中氫原子氯原子)表示的意義一致的是(  )

            組卷:17引用:3難度:0.5
          • 8.過氧化鈉(Na2O2)在工業(yè)上常用做漂白劑、殺菌劑、消毒劑、去臭劑、氧化劑等。下列關于過氧化鈉的分析正確的是(  )

            組卷:26引用:2難度:0.5
          • 9.“2MgO”的相對分子質量總和的計算式正確的是(  )

            組卷:99引用:2難度:0.5
          • 10.現(xiàn)有硫、氧化汞、氯化鉀和海水四種物質,為了區(qū)分它們,小陽參照二歧分類檢索表制作了一個物質檢索表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52引用:2難度:0.5
          • 11.某陽離子Mn+的核外電子共有x個電子,核內有y個中子,則M的相對原子質量約為(  )

            組卷:675引用:5難度:0.5
          • 12.如圖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鈉的形成過程。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組卷:31引用:4難度:0.5

          四、解答題(本大題共30分)

          • 37.圖甲是一種常見的電熱水袋,圖乙是它的結構示意圖。為了使用安全,電熱水袋在用電加熱到一定溫度時溫控開關S會自動切斷電路,與此同時專用插頭上的紅色指示燈L會熄滅起提示作用。

            (1)電熱水袋里面一般用水作儲能物質。加熱后,袋內的水發(fā)生汽化。下列選項中,最能表示袋內水汽化后在相同空間內粒子分布的是
             


            (2)溫控開關S的內部結構如圖丙所示:雙金屬片由兩層不同金屬粘合而成,受熱時二者膨脹的快慢不同,金屬層
             
            (填“a”或“b”)膨脹較快,達到一定溫度時,雙金屬片向上拱起,從而切斷電路。如果溫控開關失靈,水溫超過預定溫度而不切斷電源,熱水袋會因內部壓強過高而爆炸。為了更加安全,有的電熱水器里使用雙重溫控開關保護,也就是把兩個溫控開關
             
            起來使用。

            組卷:29引用:3難度:0.5
          • 38.人類對微觀世界的探究永無止境。請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
            (1)道爾頓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并認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實心球體”,1897年湯姆生發(fā)現(xiàn)電子并提出類似西瓜”的原子模型,認為電子就像西瓜子”一樣錢嵌在帶正電荷的“西瓜瓢”中,如今這些觀點均是
             
            (選填“正確“錯誤”)的。

            (2)盧瑟福進行α粒子散射實驗后,認為原子是“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帶
             
            電荷的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如圖甲是盧瑟福用α粒子轟擊原子而產(chǎn)生散射的實驗,在分析實驗結果的基礎上,他提出了圖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結構,盧瑟福的這一研究過程是一個
             

            A.建立模型的過程
            B.得出結論的過程
            C.提出問題的過程
            D.驗證證據(jù)的過程
            (3)盧瑟福在α散射實驗中(α粒子帶正電荷),斷定原子中的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他的依據(jù)是
             

            (4)據(jù)報道,中國科學家利用超強超短激光,成功提取出反物質——超快正電子源,“反物質”是此反粒子“構成的,“反粒子”與其對應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質量與電量,但電性相反,已知α粒子是帶2個正電荷的氦原子核
            4
            2
            He2+,則反α粒子的符號可表示為
             

            組卷:100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