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育才學校七年級(上)月考道德與法治試卷(10月份)

          發布:2024/9/19 1:0:9

          一、單項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小題2.5分,共50分)

          • 1.中學生活把我們帶進了一個別樣的天地,對這一“新的起點”認識正確的有(  )
            ①中學時代可為我們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礎
            ②中學時代見證從少年到青年的生命進階
            ③中學生活為我們的發展提供了多種機會
            ④新的目標激勵我們實現自我超越

            組卷:74引用:21難度:0.6
          • 2.金秋九月,我們告別小學,滿懷希望跨進中學校園,新的學校、新的老師、新的同學、新的課程……面對中學生活我們應(  )

            組卷:27引用:10難度:0.6
          • 3.“志之所趨,無遠勿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下列名言與之蘊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

            組卷:13引用:11難度:0.6
          • 4.習近平主席在給中國冰雪健兒的回信中說:“新時代是追夢者的時代,也是廣大青少年成就夢想的時代。希望你們心系祖國,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在奮斗中創造精彩人生,為祖國和人民貢獻青春和力量。”習主席的話告訴我們(  )
            ①夢想帶給我們動力,努力才會有改變
            ②少年有夢,應該與中國夢密不可分
            ③只要努力拼搏,每個人都能夢想成真
            ④少年有夢,與時代的脈搏緊密相連

            組卷:37引用:4難度:0.5
          • 5.天賦只是蘇翊鳴開啟滑雪生涯的基礎,努力才是他在北京冬奧會奪冠的秘訣。蘇翊鳴說:“贏得冬奧會金牌是我從小到大最大的夢想。只要有一個目標,我就會朝著它努力,付出自己的全部。”這啟示我們(  )
            ①青春的力量是無窮的,任何困難都能克服
            ②青春的力量是強大的,在努力奮斗中釋放
            ③夢想總是一成不變的
            ④努力,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梁

            組卷:11引用:6難度:0.7
          • 6.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號”乘組三位航天員的“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三位“來自天上的老師”介紹了空間站的工作、生活場景,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人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神奇現象。小王同學對航天員演示的“浮力消失、水膜張力”實驗特別感興趣,自己鉆研了相關物理知識,并進行了實驗操作,觀察到了不同的實驗現象。他的學習方式是(  )
            ①探究學習
            ②自主學習
            ③合作學習
            ④模仿學習

            組卷:3引用:3難度:0.5
          • 7.孟子曰:“人告知以有過,則喜”。這啟示我們(  )

            組卷:11引用:7難度:0.8

          二、問答題

          • 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天宮課堂”第二課在中國空間站正式開講并直播,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進行授課。
            【科普引領】
            材料一:“天宮課堂”注重通過場景展示與實驗演示,讓廣大青少年觀察到各種實驗中的神奇現象,了解實驗背后的科學原理,開啟他們心中那扇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門,豐富了廣大青少年自身的科普知識,提升了他們愛科學、學科學的濃厚興趣。
            (1)“天宮課堂”開啟心中通往浩瀚宇宙的學習之門。運用所學知識,說說你有哪些關于學會學習的金點子。
            【逐夢前行】
            材料二:浩瀚星空,廣袤蒼穹,自古以來寄托著人類的科學憧憬。此次太空授課,全國中小學生觀看直播,在一代人心中播下追逐航天夢想的種子,激發他們不斷追尋“科學夢”的熱情。
            (2)“天宮課堂”播下追逐航天夢想的種子。運用所學知識,說明“科學夢”“航天夢”在引領青少年成長方面發揮的作用。

            組卷:6引用:1難度:0.3
          • 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在班級舉行“認識自己做更好自己”的主題班會上,麗麗分享的兩則材料,引發了同學們的探究熱情。
            材料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摘自《舊唐書?魏徵傳》(1)材料一告訴我們可以通過哪種途徑認識自己?這一途徑對促進個人健康成長有何意義?
            材料二:明明進入初中后,改掉了上課易開小差,作業拖拉的“毛病”;喜愛電腦編程,課余主動學習編程知識,并積極參加了縣級編程比賽;有體育天賦,在校運動會上為班級爭了光。
            (2)結合材料,分析明明從哪些方面踐行了“做更好的自己”的要求。

            組卷:6引用:5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