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四川省宜賓市敘州二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
1.下列關于生物變異、育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育種可以培育出新品種,也可能得到新物種 B.誘變育種能定向提高突變率,以獲得較多的優(yōu)良變異類型 C.中國荷斯坦牛、青霉素高產菌株和轉基因抗蟲棉的培育依據(jù)的原理相同 D.聯(lián)會時的交叉互換實現(xiàn)了染色體上等位基因的重新組合 組卷:84引用:3難度:0.7 -
2.如圖表示生物新物種形成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對圖示分析錯誤的是( )
A.①表示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產生進化的原材料 B.②表示生殖隔離,生殖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 C.③表示新物種形成,新物種與生活環(huán)境共同進化 D.④表示地理隔離,新物種形成不一定需要地理隔離 組卷:22引用:5難度:0.7 -
3.如圖所示,圖中 a、b、c 為相應部位的細胞外液,箭頭①②③表示相應的 內環(huán)境中液體的流動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 中的成分有水、葡萄糖、血紅蛋白和激素等 B.三種細胞外液中,a 中蛋白質含量較多,滲透壓最高 C.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就是指①②③等中各種成分保持動態(tài)平衡 D.圖中箭頭②③所代表的過程受阻均會引起組織液滲透壓升高 組卷:26引用:6難度:0.7 -
4.下列關于下丘腦在機體穩(wěn)態(tài)調節(jié)中的作用的敘述,其中錯誤的是( )
A.下丘腦的滲透壓感受器可感受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 B.下丘腦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也可分泌促甲狀腺激素 C.下丘腦含有體溫調節(jié)中樞、血糖調節(jié)中樞、水鹽平衡調節(jié)中樞等 D.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時,下丘腦產生的興奮可傳遞至大腦皮層,使人產生渴覺 組卷:31引用:12難度:0.6 -
5.植物生長過程中既受環(huán)境影響,還受多種激素調節(jié),各激素之間相互協(xié)調,共同作用。下列與植物激素調節(jié)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促進植物某一器官生長的某濃度的生長素可能會抑制該植物另一器官的生長 B.植物體內一種激素濃度的變化可能會影響另一種激素濃度的變化 C.赤霉素和細胞分裂素都是通過促進細胞數(shù)目增加來促進植物生長的 D.植物頂端優(yōu)勢的形成與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和運輸方式有關 組卷:3引用:5難度:0.7
二、非選擇題(非選擇題50分)
-
14.一批生長激素過了保質期,需設計一個實驗來檢驗它是否還有使用價值.現(xiàn)給你一群生長狀況完全相同的幼齡小白鼠和飼養(yǎng)它們的必需品,具有生物活性的生長激素、生理鹽水、注射器、酒精棉等物品.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步驟
第一步:將小白鼠平分為三組,分別編號為甲、乙、丙.
第二步:向甲組小白鼠體內注射適量的已過期的生長激素;向乙組、丙組小白鼠體內分別注射等量的
第三步:在相同環(huán)境條件下,飼喂相同食物,一段時間后,測定
(2)預測結果,并得出相應的結論
①若甲組與乙組小白鼠的個體大小(或體重)相同,則說明過期生長激素還具有完全正常 的生物活性,可以使用.
②若
③若甲組與丙組小白鼠的個體大小(或體重)相同,則說明
④若甲組個體出現(xiàn)不良反應或死亡,則說明組卷:139引用:3難度:0.9 -
15.科學家沃泰默、斯塔林和貝里斯等對促胰液素的發(fā)現(xiàn)有突出的貢獻,后來科學家又發(fā)現(xiàn)哺乳動物體內的胰腺中有腺泡組織(其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多種消化酶)和胰島組織。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假設 實驗過程 實驗現(xiàn)象 胰液的分泌只由神經調節(jié)引起 A.電刺激支配胰腺的神經 少量胰液分泌 B.把適量稀鹽酸從小鼠小腸的上端注入其小腸腔內 大量分泌胰液 C.直接將稀鹽酸注入小鼠的胰腺靜脈血液中 不會分泌胰液 D.切斷所有支配胰腺的神經,把與B組等量的稀鹽酸從小鼠小腸的上端注入其小腸腔內 大量分泌胰液
(2)當人們知道胰腺內的胰島細胞能分泌胰島素后,試圖從磨碎的小鼠胰腺組織中直接提取胰島素,但均未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3)胰島素能促進組織細胞
①胰島素溶液
②胰高血糖素
③葡萄糖溶液
④生理鹽水
(4)研究發(fā)現(xiàn),胰島素可通過作用于下丘腦神經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驗證該現(xiàn)象的實驗思路是:將小鼠隨機分成兩組,一組在其下丘腦神經元周圍施加適量的胰島素溶液,另一組施加
(5)當機體處于不同的功能狀態(tài)時,血液中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的摩爾比值(I/G)不同,劇烈運動后,I/G將變小,其原因是組卷:9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