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福建省福州市教育學院附中九年級(上)開學語文試卷

          發布:2024/8/3 8:0:9

          一、積累與應用(23分)

          • 1.根據語境,補寫出古代詩文名句。
            (1)范仲淹《岳陽樓記》中表現開闊胸襟的句子:
             
             

            (2)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蘊含哲理的句子:
             
             

            (3)李白《行路難》(其一)中寫出對理想必將實現的堅定信念的句子:
             
             

            (4)金樽清酒斗十千,
             
            。(《行路難》李白)
            (5)今日聽君歌一曲,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組卷:3引用:1難度:0.8
          • 2.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哲學是從仰望天穹開始的。每個人在童年時期必定會有一個時刻,也許是夏夜抬頭仰望,突然發現了廣闊無際的星空,他的心中會(  )生出神秘的敬畏感,一個巨大而朦朧的問題開始叩擊他的頭腦:世界是什么?這是哲學悟性在心中(  )的時刻,可是并非每個人都能夠保持,生活越來越①               (fán)忙,世界越來越②               (xuān)鬧,而哲學家越來越稀少了。
                  當然,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不得已的,也是無可指責的。不過,既然你對哲學真的感興趣,那你就把閑暇時看電視和玩游戲機的時間最好省出一些來。多到野外或至少是戶外去,靜靜地看一會兒天,看一會兒云,看一會兒繁星閃爍的夜空。有一點我敢斷言:對于大自然的神秘無動于衷的人,是不可能真正領悟哲學的。
                  有一回,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在路上抬頭仰望天空,竟然不小心掉進了路旁的一口井里。別人便嘲笑他只顧看天而忘了地上的事情,但泰勒斯說,在無限的宇宙中,人類的活動范圍是如此(  ),忙于地上的③               (suǒ)事而忘了看天是一種更可笑的無知。
            (摘自周國平《哲學開始于仰望天穹》)(1)根據拼音,依次寫出①②③處相應的漢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A.頃然 覺悟 狹隘
            B.油然 覺醒 狹小
            C.油然 覺悟 狹小
            D.頓然 覺醒 狹隘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A.不過,既然你真的對哲學感興趣,那你就最好把閑暇時看電視和玩游戲機的時間省出一些來。
            B.不過,既然你對哲學真的感興趣,那你就把閑暇時看電視和玩游戲機的時間最好省出一些來。
            C.不過,如果你真的對哲學感興趣,那你就最好把閑暇時看電視和玩游戲機的時間省出一些來。
            D.不過,如果你對哲學真的感興趣,那你就把閑暇時看電視和玩游戲機的時間最好省出一些來。

            組卷:2引用:1難度:0.8
          • 3.在分享“君子自強不息”相關故事的環節,李華分享了林沖的故事,并整理了一張小檔案,但有幾處記憶模糊,請幫助他填寫。
            林沖檔案卡片??出處:元末明初作家①_____(人名)的小說《水滸傳》
            ??綽號:②____
            ??外貌:豹頭環眼,燕頷虎須,八尺長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紀。
            ??典型事件:③____→發配滄州道→野豬林被救→棒打洪教頭→風雪山神廟→雪夜上梁山
            (1)請你補全劃線處內容。
            (2)對于李華同學的分享,有同學提出質疑,認為林沖算不上是一個“自強不息”的人。對此,你怎么看?請結合人物的相關經歷闡述理由。

            組卷:13引用:6難度:0.7

          二、閱讀(67分)

          •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曾經,博物館是有圍墻的,展覽以實物形式進行。”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朱亞蓉說,“得益于先進的技術,‘云端’觀展成為常態,展覽借助科技走到不同城市,數字化讓博物館的邊界變得模糊了,博物館真正實現了無處不在。”
            材料二:
                  走進改造升級后的三星堆博物館綜合館,生動、豐富的多媒體技術更全面、更深入地表達了三星堆文化內涵。序廳里,多媒體“三星堆之眼”展現三星堆發現發掘關鍵節點;正廳里,L型視頻墻用逼真的三維動畫呈現了三星堆古城形成過程,吸引不少觀眾駐足觀看。
                  三五好友相聚,賞花品茗,撫琴對弈……打開湖南省博物館網上展廳,進入《閑來弄風雅——宋朝人慢生活鏡像》專題,伴著古琴樂曲,宋朝文人雅士的生活場景徐徐展開。該展覽運用AR、VR、三維影像制作等技術,制作了360°全景線上虛擬展廳,全方位立體式呈現了80余件文物。
                  去年9月,在首都博物館舉辦的“互聯網+中華文明”數字體驗展,處處給人驚喜:撥動加入交互密碼的“古琴”,一曲《廣陵散》在指間流淌;和著觀眾的動作,一襲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素紗衣”翩翩起舞……一名帶著孩子來觀展的退休教師說:“科技與文化結合使展覽寓教于樂,增強了孩子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熱愛。”
            材料三:
                  近年來,許多博物館都展開了三維數字化采集工作。數據采集過程乍看并不復雜:采用三維激光掃描儀、高清相機等設備收集文物數據,再利用這些數據建起文物的三維模型。然而要還原文物的歷史容貌,還需要高精度的數據。以三星堆博物館的青銅神樹為例,因體型龐大,技術人員將幾十塊殘件分段掃描再拼接,單掃描就用時一個多月,數據處理就用了半年。在虛擬復原時,高精度的數據往往能做到高度復原文物的每一塊殘件乃至細節,作為文物修復的重要參考。
                  再以湖南省博物館的古琴“飛泉”為例,古琴的形制和漆色斷紋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其修復需要最小干預和有效保護。修復師運用掃描的三維數據,對缺失部分的結構進行三維重建,然后進行虛擬修復,再修復實物,以此提高修復的精準度。
            材料四:
                  如今,文物展品與數字技術的關系,早在考古發掘現場就已經形成了。走進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現場的現代化大棚,只見圍繞6個恒溫恒濕的玻璃方艙,排開多個考古實驗室。旁邊的會議室里、占據整面墻的大屏幕實時顯示考古大棚內的情況。每個發掘坑都設有24小時不間斷拍攝系統,記錄的數據是后期考古研究的珍貴資料。
                  目前正在進行的三星堆遺址發掘,無論是發掘技術還是多學科研究,都站在了世界考古的前沿。在實驗室里,一件青銅器形狀的白色硅膠套擺在桌上,這是為新發現的青銅尊量身定制的3D打印“防護服”。青銅尊器型大,采取傳統的石膏固定提取,容易破碎。因此,先用3D掃描儀采集數據,再在3D打印出的模型上制作好硅膠保護套,給文物穿上后再提取。3D打印技術用在考古發掘上還是第一次。
                  此次考古還首次應用了高光譜數據采集與分析的技術,來識別文物的物質構成。對發掘坑表面進行光譜掃描,就可以預判文物的材質。比如青銅、象牙和絲織物的光譜表現就不一樣,在肉眼看來只是黑色“土塊”的物質,在高光譜成像儀的掃描下能一目了然。
            (上述材料均選自2021年5月18日《人民日報》,有刪改)(1)下列對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二使用生動形象的文學性語言介紹網上展廳和數字體驗展,增強了可讀性。
            B.采集數據、建立三維模型、還原文物的歷史容貌并不復雜,如青銅神樹的修復。
            C.修復師運用掃描的三維數據對缺失部分的結構進行三維重建,有助于古琴的修復。
            D.三星堆遺址的發掘技術已站在世界考古的前沿,如使用3D打印、高光譜數據采集等。
            (2)數字化給博物館的展覽帶來了哪些改變?請結合材料一、材料二簡要概括。
            (3)某地發現了一個宋窯遺址,其中部分珍稀瓷器已經破碎。如何運用數字技術讓這些瓷器完整地呈現在大眾面前?請結合上述材料簡要回答。

            組卷:281引用:23難度:0.7

          三、作文(60分)

          • 9.《三國志》孫權曾云:“能用眾力,則無敵于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敵于圣人矣。”的確善于與人合作,形成合力,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請以“合作的力量”為題目,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寫記敘文要做到內容具體,情感真摯,積極向上:寫議論文,做到觀點鮮明,論據恰當合理,論證思路清晰。②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若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請用“××”代替。

            組卷:4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