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山東省淄博市高青一中高二(下)開學生物試卷

          發布:2024/12/20 9:30:3

          一、選擇題:本題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 1.如圖中甲、乙、丙分別表示三種人體細胞外液,其中Ⅰ、Ⅱ、Ⅲ分別表示生活在甲、乙、丙中的細胞。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組卷:59引用:14難度:0.7
          • 2.漸凍人是指肌萎縮側索硬化,也叫運動神經元病.它是上運動神經元和下運動神經元損傷之后,導致包括四肢、軀干、胸部腹部等肌肉逐漸無力和萎縮.如圖為漸凍人的某反射弧,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25引用:21難度:0.9
          • 3.如圖表示用電表測量膜內外的電位差。當神經纖維受到刺激時,細胞膜上Na+通道打開,膜外Na+順濃度梯度大量流入膜內,此后Na+通道很快就進入失活狀態,同時K+通道開放,膜內K+在濃度差和電位差的推動下向膜外擴散。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組卷:60引用:6難度:0.7
          • 4.如圖所示,圖為人體的生命活動調節示意圖,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組卷:11引用:2難度:0.6
          • 5.研究表明某種糖尿病的發生與細胞的異常凋亡有關,在免疫調節過程中,T細胞能分泌促使細胞凋亡的信息分子CD95L,正常情況下胰島B細胞表面由于缺乏CD95L的受體,而不會凋亡。下列有關胰島B細胞與血糖調節的分析,錯誤的是(  )

            組卷:5引用:4難度:0.7
          • 6.《戰狼2》電影中小女孩帕莎是感染“拉曼拉”病毒后的自行痊愈者,醫生從她的血清中檢測到“拉曼拉”抗體,這種抗體是終結這場瘟疫的希望。冷鋒在保護帕莎撤退時,誤闖“拉曼拉”疫區而感染病毒,后來被同行的援非醫生救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23引用:3難度:0.7
          • 7.如圖為人體內幾種免疫細胞參與機體免疫的機制的圖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某種物質,④⑤⑥⑦⑧⑨⑩代表某種細胞。據圖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9引用:2難度:0.6
          • 8.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做的實驗是:在胚芽鞘切面一側放置含不同濃度生長素的瓊脂塊,測定各胚芽鞘彎曲生長的角度(如圖),結果如下表.表中數據說明(  )
            瓊脂中生長素濃度(  ) 0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胚芽鞘彎曲的角度α(°) 0 3 7 12 15 18 15 10

            組卷:90引用:28難度:0.7
          • 9.如圖表示生長素濃度對芽生長的影響,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27引用:2難度:0.7
          • 10.資料1:《孟子?梁惠王上》提到,“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意思是密網不下到池塘里,魚鱉之類的水產就會吃不完;按一定的時節入山伐木,木材就會用不完。資料2:農業農村部宣布從2020年1月1日0時起開始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據資料分析,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40引用:6難度:0.8

          三、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45分。

          • 29.某山區坡地生態環境破壞嚴重,人們根據不同坡度,分別采取保護性耕作、經濟林種植和封山育林對其進行了治理.
            (1)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內,經歷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個階段,其典型物種的種群密度變化如圖所示.調查植物種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圖中.o→a,物種①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適宜條件下,物種①的
             
            ;b→c,物種①逐漸消失,物種②密度逐漸降低到相對穩定,原因是物種②能耐受
             
            ;c點后,在適宜氣候條件下群落中最終占主導地位的植被類型將是
             

            (2)該坡地經治理后,既擴大了植被覆蓋面積、增加了對大氣中
             
            的固定,又提高了經濟產出,初步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步發展.

            組卷:93引用:10難度:0.5
          • 30.明清時期,我國南方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低洼內澇積水地或河網發達地區的先民們,就探索出一種桑基魚塘的農業生產模式:陸基種桑、桑葉飼蠶、蠶沙喂魚、塘泥培桑。這樣可以將陸地種植與魚塘養殖結合起來,把原本割裂的生產系統通過優化組合,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如圖)。請據圖回答:
            (1)該生態系統的生產者是
             
            ,碳元素在無機環境和生物群落間循環的主要形式是
             

            (2)魚類對聲音、光、氣味、溫度等
             
            信息能做出相應的反應,從而采取捕食、繁殖等行為,這說明信息傳遞對
             
            的正常進行和
             
            的繁衍起著重要作用。
            (3)桑基魚塘生態系統既能夠為人類提供食物、生活用品,也能夠調節氣候、涵養水源等,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
             
            價值。桑基魚塘將家蠶幼蟲的干燥糞便由廢棄物變成了漁業生產的飼料,此做法體現了生態系統的
             
            功能。
            (4)假如該生態系統中有一條食物鏈“A→B→C”。各營養級一年的能量變化如下表所示【單位:J/(cm2?a)】。請分析并回答以下問題:
            營養級 同化的總能量 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消耗 傳遞給分解者 傳給下一營養級 未被利用能量
            A 209.5 99.5 8.0 38.0 64.0
            B 38.0 17.0 4.5 6.5
            C 2.0 微量(不計)
            據表分析,用于A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為
             
            J/(cm2?a),能量從B到C的傳遞效率為
             
            %(保留小數點后一位)。

            組卷:41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