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4章 光現象》2023年單元測試卷(B卷)
發布:2024/8/29 3:0:8
一、選擇題
-
1.如圖所示的情景中,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
A.
小狗的身影B.
飛鳥的“倒影”C.
看水里的魚D.
雨后的彩虹組卷:74引用:2難度:0.8 -
2.如圖所示,若入射光線與平面鏡成30°夾角,則( )
A.反射角是60° B.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60° C.入射角是30° 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 組卷:666引用:98難度:0.9 -
3.如圖所示,在暗室中用手電筒照射掛在白墻上的鏡子,這時看到被照射部分( )
A.墻和鏡子都是黑的 B.墻和鏡子都是白的 C.墻是黑的,鏡子是白的 D.墻是白的,鏡子是黑的 組卷:106引用:4難度:0.9 -
4.一平面鏡與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如圖所示,一小球以1m/s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鏡勻速滾去,則小球在平面鏡里的像( )
A.以1m/s的速度,做豎直向上的運動 B.以1m/s的速度,做豎直向下的運動 C.以2m/s的速度,做豎直向上的運動 D.以2m/s的速度,做豎直向下的運動 組卷:1761引用:43難度:0.9 -
5.如圖所示,一束光線,斜射入容器中,并在容器底形成一光斑,這時向容器中逐漸加水,則光斑的位置將( )
A.慢慢向右移動 B.慢慢向上移動 C.慢慢向左移動 D.仍在原來位置不動 組卷:35引用:2難度:0.6 -
6.如圖所示,兩塊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磚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內,斜邊平行且相距一定距離。一條光線從空氣中垂直于玻璃磚A的直角邊射入,從玻璃磚B的直角邊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圖中的( )
A.光線a B.光線b C.光線c D.光線d 組卷:3245引用:49難度:0.7 -
7.把兩塊厚度不計且足夠大的平面OM、ON垂直粘合在一起,并豎立在地面上,俯視圖如圖所示。當小明站立在某個位置時,他通過平面鏡所成像的個數為m,看到自己完整像的個數為n,下列對小明在不同位置時,m、n值的分析,不符合實際的是( )
A.在a點時,m=1,n=0 B.在b點時,m=1,n=1 C.在c點時,m=2,n=2 D.在d點時,m=0,n=0 組卷:480引用:6難度:0.5
六、綜合能力題
-
21.閱讀短文并回答下列問題:
光的全反射一束激光從某種玻璃中射向空氣(如圖甲所示),保持入射點不動,改變入射角(每次增加0.2°),當入射角增大到41.8°時,折射光線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這種現象叫作:光的全反射,發生這種現象時的入射角叫作這種物質的臨界角。當入射角大于臨界角時,只發生反射,不發生折射。
(1)光在玻璃中 (選填“是”或“不是”)沿直線傳播的,上述玻璃的臨界角是 。
(2)折射光線消失后反射光線的亮度會增強,其原因是折射光消失后,入射光幾乎全部變為 。
(3)當光從空氣射向玻璃,(選填“會”或“不會”)發生光的全反射現象。
(4)一個三棱鏡由上述玻璃構成,讓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鏡的一個面射入(如圖乙所示),請在圖中完成這束入射光的光路圖。組卷:129引用:4難度:0.6
七、解答題
-
22.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情景:
豎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張白紙,再準備A、B兩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樣的蠟燭,然后把點燃的蠟燭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蠟燭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蠟燭為成像物體。
(1)該實驗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鏡的目的是:。
(2)該實驗選擇兩個相同的蠟燭A和B,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關系。
(3)在尋找蠟燭像的位置時,眼睛應該在蠟燭(選填“A”或“B”)側觀察。
(4)將蠟燭B在玻璃板后的紙面上來回移動,發現無法讓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如圖甲)。你分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
(5)解決以上問題后,蠟燭B與蠟燭A的像能夠完全重合,此時若將蠟燭A靠近玻璃板時,則像將(選填“靠近”或“遠離”)玻璃板移動,像的大小(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6)圖乙是某小組的同學經過三次實驗,這樣做的目的是:。組卷:103引用:9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