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江蘇省南京一中七年級(下)第一單元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1/5 8:30:4
一、積累運用
-
1.根據課文默寫:
①
②
③
④草樹知春不久歸,
⑤將軍百戰死,
⑥
⑦描寫木蘭從軍后艱苦戰地生活的句子組卷:4引用:1難度:0.9
-
2.下列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h2>
A.奠基 (diàn) 元勛(xūn) 澎湃 (póng) 鮮為人知 (xiǎn) B.秩序 (zhì) 卓越 (zhuó) 選聘(pìn) 至死不懈 (xiè) C.疙瘩 (gē da) 亙古 (gèn) 鎬頭 (gǎo) 九曲連環 (qù) D.污穢 (suì) 默契 (qì) 祈禱 (qǐ) 鍥而不舍 (qì) 組卷:245引用:5難度:0.7 -
3.下列各項加點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A.在那座山的后面,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小村莊,那里風景優美,人文和諧,可以算得上是一個世外桃源。 B.面對困難,我們只有鍥而不舍地找尋戰勝它的方法,才能獲得成功。 C.考試考了個鴨蛋,他仍不以為然,難怪老師要罵他。 D.劉備思賢若渴,三請諸葛亮的故事在我國可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佳話。 組卷:91引用:5難度:0.8
五、現代文閱讀
-
10.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各 題。
鄧稼先與奧本海默 抗戰開始以前的一年,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學同學一年;后來抗戰時期在西南聯大我們又是同學;以后他在美國留學的兩年期間我們曾住同屋。50年的友誼,親如兄弟。
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頓高等學術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時間里所長都是物理學家奧本海默。當時,他是美國家喻戶曉的人物,因為他曾成功地領導戰時美國的原子彈制造工作。高等學術研究所是一個很小的研究所,物理教授最多的時候只有5個人,奧本海默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和他很熟識。
奧本海默和鄧稼先分別是美國和中國原子彈設計的領導人,各是兩國的功臣,可是他們的性格和為人卻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說他們走向了兩個相反的極端。
奧本海默是一個拔尖的人物,鋒芒畢露。他二十幾歲的時候在德國哥廷根鎮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寫的自傳中說研究生奧本海默常常在別人做學術報告時(包括波恩做學術報告時)打斷報告,走上講臺拿起粉筆說:“這可以用底下的辦法做得更好……”我認識奧本海默時他已四十多歲了,已經是婦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斷別人的報告,使演講者難堪的事仍然時有發生。不過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歡他的人也不少。
鄧稼先則是一個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談話幾分鐘,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實的人。他真誠坦白,從不驕人。他沒有小心眼兒,一生喜歡“純”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認識的知識分子當中,包括中國人和外國人。他是最有中國農民的樸實氣質的人。
我想鄧稼先的氣質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領導各階層許許多多工作者,為中華民族作了歷史性貢獻的原因:人們知道他沒有私心,人們絕對相信他。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當時全國其他單位一樣,成立了兩派群眾組織,對吵對打。而鄧稼先竟有能力說服兩派繼續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氫彈。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們被“四人幫”批判圍攻的時候,如果別人去和工宣隊、軍宣隊講理,恐怕要出慘案。而鄧稼先去了,竟能說服工宣隊、軍宣隊的隊員。這是真正的奇跡。
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
鄧稼先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黨員。
我以為鄧稼先如果是美國人,不可能成功地領導美國原子彈工程;奧本海默如果是中國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領導中國原子彈工程。當初選聘他們的人,錢三強和葛羅夫斯,可謂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對中國社會、美國社會各有深入的認識。
(1)“鄧稼先則是一個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這句中的“要”字可以去掉么?為什么?
(2)文中兩次使用了“竟”字,試分析這個字的作用。
(3)文中把奧本海默和鄧稼先進行了對比,這樣寫的作用是什么?組卷:13引用:1難度:0.7 -
11.作文:
寫一段話,抒發某種情感,如幸福、喜悅、痛苦、憂傷、渴望等。200字左右。
可以描寫場面、事物,也可以敘述故事。情感的抒發要有內容,有憑借。根據內容特點和表達需要,選擇合適的抒情方式。組卷:186引用:9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