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慶市渝北區中考生物試卷
發布:2024/7/24 8:0:9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合理選項。每小題2分,共40分)
-
1.下列哪項是小魚具有,而魚腥草不具有的結構?( )
A.細胞 B.組織 C.器官 D.系統 組卷:76引用:3難度:0.9 -
2.饅頭是中國傳統的面食,制作饅頭時主要利用的微生物是( )
A.醋酸菌 B.酵母菌 C.乳酸菌 D.青霉菌 組卷:111引用:4難度:0.8 -
3.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 )
A.城市生態系統 B.草原生態系統 C.生物圈 D.海洋生態系統 組卷:145引用:12難度:0.7 -
4.飯后一小時左右會出現血液中葡萄濃度偏高,再過幾小時后,葡萄糖濃度又會降低到正常范圍。引起這種變化的主要激素是下列( )
A.甲狀腺激素 B.胰島素 C.生長激素 D.性激素 組卷:42引用:1難度:0.5 -
5.“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下列食物鏈正確的是( )
A.樹→蟬→螳螂→黃雀 B.黃雀→螳螂→蟬→樹 C.螳螂→蟬→黃雀 D.蟬→螳螂→黃雀 組卷:181引用:4難度:0.5 -
6.央視《人與自然》欄目中曾記錄過以下場景,其中屬于生態系統的是( )
A.非洲大草原上的一群數以千計的野牛 B.吉林查干湖冬捕活動中撈上來的所有種類的魚 C.我國建立最早的鼎湖山自然保護區 D.高寒地帶的蔬菜大棚內的所有生物 組卷:470引用:17難度:0.7 -
7.“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詩人興會更無前。”對“雄雞報曉”這種動物行為的解釋,錯誤的是( )
A.該行為屬于先天性行為 B.該行為與神經和激素調節有關 C.該行為是由遺傳物質決定的 D.該行為屬于學習行為 組卷:187引用:2難度:0.5 -
8.“烏賊噴墨”、“孔雀開屏”分別描述了這兩種動物的( )
A.取食行為和防御行為 B.防御行為和繁殖行為 C.社群(社會)行為和繁殖行為 D.攻擊行為和取食行為 組卷:157引用:1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每空2分,共60分)
-
24.如圖是綠色植物種子、植株、花和果實的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
(1)當一粒種子萌發時,圖甲中的
(2)圖乙中,6是由圖甲中的
(3)圖丙中,花最主要的結構是雄蕊和
(4)圖丁中,⑧是由圖丙中的[⑥]組卷:282引用:1難度:0.5 -
25.材料一:2023年3月24日是第28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今年我國的活動主題是“你我共同努力,終結結核流行”。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除了頭發和指甲外,身體任何其他部位,如淋巴結、骨骼、關節、皮膚等都可以被結核分枝桿菌侵犯,但最常侵犯的部位是肺部,所以稱為肺結核。主要通過飛沫和帶菌塵埃傳播,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
材料二: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發給了美國和英國的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發現、鑒定丙型肝炎病毒及揭示其復制機理方面做出的卓越貢獻。病毒性肝炎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種類型。其中,丙型肝炎(簡稱丙肝)是由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肝臟發生病變為主的傳染病。丙肝病毒主要通過血液、性接觸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丙肝病毒侵入人體后會引起急、慢性肝臟炎癥、甚至導致肝纖維化、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生。目前尚未研發出有效的預防丙肝的疫苗。
材料三:甲型流感病毒為常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發生變異,感染后的癥狀主要表現為高熱、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數伴有嚴重的肺炎,嚴重者心、腎等多種臟器衰竭導致死亡,病死率很高。此病可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皮膚損傷和眼結膜等多種途徑傳播。
(1)閱讀材料一可知,肺結核的病原體是
(2)閱讀材料二可知,丙肝傳播途徑有多種,為預防丙肝病毒通過血液傳播,注射時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這屬于傳染病預防措施中的
(3)閱讀材料三可知,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間,學校要求患病的學生回家隔離,從預防傳染病流行的措施上看,這種做法屬于
(4)接種疫苗是預防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措施,健康人接種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組卷:186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