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金湖縣九年級(上)期末化學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下列過程中一定伴隨化學變化的是( )
A.瓷碗破碎 B.鐵鍋生銹 C.燈泡發光 D.干冰升華 組卷:14引用:1難度:0.9 -
2.紫薯中富含的硒被譽為“抗癌大王”,這里的“硒”是指( )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單質 組卷:142引用:17難度:0.9 -
3.下列物質分散到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花生油 B.胡椒粉 C.冰塊 D.食鹽 組卷:60引用:4難度:0.7 -
4.粗鹽提純實驗的部分操作如圖所示,其中錯誤的是( )
A.
取一定量的粗鹽B.
溶解C.
過濾D.
蒸發組卷:316引用:97難度:0.9 -
5.下列化學用語表達正確的是( )
A.兩個碳原子:C2 B.兩個氫分子:2H C.氧化銅的化學式:CuO D.一個鈣離子:Ca+2 組卷:19引用:1難度:0.7 -
6.小明同學學習化學后,對生活中的一些常識進行了總結,其中不合理的是( )
A.進入干涸的深井之前必須做燈火試驗 B.油鍋里的油著火燃燒,應立即蓋緊鍋蓋 C.天然氣泄漏時,立即打開電持風扇通風 D.將實心煤塊做成蜂窩煤,使煤燃燒更充分 組卷:37引用:1難度:0.7
二.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40分)
-
17.某學習小組的同學對物質的溶解過程進行探究。
【查閱資料】電導率傳感器用于測量溶液的導電性強弱;一定條件下,電導率的大小能反映離子濃度的大小。
【實驗探究1】物質溶于水形成溶液的過程中電導率的測定。
第一步:讀取室溫為26℃,取100mL蒸餾水,加入燒杯中,放入磁力攪拌器磁珠;
第二步:校準傳感器,組裝儀器,設定攪拌檔;
第三步:用電導率傳感器采集數據,迅速將一定質量的氫化鈉加入燒杯中、實驗數據如1圖所示。
(1)磁力攪拌的目的是
(2)如2圖所示,將一定質量的某種固體加入盛有水的燒杯中,拿起燒杯,木板掉落,加入的固體可能是
A.氧化鈣
B.氯化鈉
C.氫氧化鈉
D.硝酸銨
(3)上述四種固體中,有一種固體加入水中產生的熱量變化是由該物質與水化合引起的,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實驗探究2】物質溶于水形成溶液的過程中溫度的測定。
第一步:讀取室溫為26℃,取30mL蒸餾水,加入燒杯中,放入磁力攪拌器磁珠;
第二步,校準傳感器,組裝儀器,設定攪拌檔位;
第三步:用溫度傳感器采集數據,迅速將7.5g氯化鈉加入燒杯中,根據實驗數據繪制出氯化鈉溶解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簡圖如3圖所示。
(4)將氯化鈉更換為等質量的氫氧化鈉和硝酸銨,重新進行上述實驗。分別繪制出氫氧化鈉和硝酸銨溶解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簡圖如3圖所示,則曲線
(5)配制200mL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密度為 1.1g?cm-3),需要氫氧化鈉的質量組卷:44引用:2難度:0.4 -
18.為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某興趣小組做了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如1圖)。
(1)從微觀角度分析,參加化學反應的各元素的
(2)鎂條在空氣中燃燒時,可觀察到有白煙生成,其成分主要是
(3)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燃燒產物的質量應大于反應物鎂條的質量。鎂條完全燃燒后,稱量發現石棉網上的燃燒產物質量反而比反應前鎂條質量小,其主要原因是
(4)同學們按2圖裝置改進實驗,驗證了質量守恒定律,卻發現產物中還有少量黃色固體。
【提出問題】黃色固體是什么呢?
【查閱資料】①氧化鎂為白色固體;
②鎂能與氮氣劇烈反應,化合生成黃色的氮化鎂(Mg3N2)固體。
③氮化鎂可與水劇烈反應產生氨氣,該氣體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做出猜想】黃色固體是Mg3N2
【進行實驗】請設計實驗,驗證猜想實驗操作 如圖,取燃燒產物于燒杯B中,加入適量水,然后迅速用大燒杯罩住小燒杯A和B。
【交流與反思】
(5)空氣中N2的含量遠大于O2的含量,而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的MgO卻遠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釋是組卷:22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