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河南省開封市通許縣七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眾里挑一。(每小題1分,共20分)
-
1.“非洲羚羊發(fā)現危險后迅速奔跑”,這種現象說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 B.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C.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D.生物之間能相互影響 組卷:92引用:9難度:0.9 -
2.環(huán)境影響生物,下列反映水這種非生物因素對生物有重要影響的是( )
A.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B.春江水暖鴨先知 C.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D.干旱使農作物減產 組卷:61引用:4難度:0.5 -
3.下列不屬于生物學研究內容的是( )
A.人類基因組計劃 B.火箭飛行軌跡 C.克隆猴“中中和華華”誕生 D.破解“奧密克戎病毒”的遺傳信息 組卷:38引用:7難度:0.7 -
4.隨著新冠肺炎在全球成燎原之勢,“新冠肺炎的發(fā)源地在哪?”成了很多科學家一直探究的問題,有人認為疫情最早爆發(fā)于武漢,武漢可能是發(fā)源地;也有人認為病毒應該起源于美國。這些猜測屬于科學探究過程的哪一環(huán)節(jié)( )
A.提出問題 B.作出假設 C.實施計劃 D.得出結論 組卷:144引用:21難度:0.5 -
5.2021年12月9日,航天員葉光富在太空中為大家展示了心肌細胞的神奇變化——心肌細胞能自動節(jié)律的收縮和舒張。心肌細胞與葉肉細胞共有的結構是( )
①細胞壁
②細胞膜
③細胞質
④細胞核
⑤線粒體
⑥葉綠體A.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④ D.②④⑤⑥ 組卷:263引用:15難度:0.8 -
6.蓮藕“出淤泥而不染”,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出淤泥”和“不染”都是受細胞核控制的 B.“出淤泥”是細胞生長,分裂和分化的結果 C.“不染”是細胞膜將不需要的物質擋在細胞外 D.“不染”的蓮藕細胞和淤泥不能進行物質交換 組卷:308引用:26難度:0.3 -
7.關于細胞分裂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的分裂過程一樣 B.細胞分裂與多細胞生物由小長大有關 C.細胞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加 D.細胞分裂時染色體先進行復制后平均分配 組卷:26引用:108難度:0.5 -
8.如果用如圖表示各種概念之間的關系,如表中選項與如圖示相符的是( )
選項 1 2 3 4 A 植物體 器官 保護組織 營養(yǎng)組織 B 生態(tài)因素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溫度 C 染色體 蛋白質 DNA 基因 D 細胞 細胞膜 細胞質 細胞核 A.A B.B C.C D.D 組卷:19引用:1難度:0.5
二、綜合題。(共30分)
-
24.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lián)合國大會上講話指出,中國將采取更加強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與吸收平衡)。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吸收主要依賴綠色植物。如圖中A、B分別表示發(fā)生在綠色植物體內的兩種重要生理過程。如圖及相關知識回答:
(1)綠色植物在夜晚也能向空氣中排出“碳”,是因為其通過圖中所示過程B釋放二氧化碳。該過程主要發(fā)生在細胞中的
(2)大力植樹造林有助于實現“碳中和”,是因為綠色植物能進行如圖所示的A
(3)要早日實現“碳中和”目標,除大力植樹造林以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外,更要重視“減排”。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做法例如組卷:33引用:1難度:0.5 -
25.某課外興趣小組的同學在飼養(yǎng)金魚時,發(fā)現金魚的鰓蓋交替張開與閉合的次數較快(呼吸較快),還不時浮上水面直接呼吸,即發(fā)生浮頭現象。為探究金魚發(fā)生浮頭現象的可能原因,該小組將15條大小相當的金魚,按如表給定的條件進行了相關實驗。
實驗組號 溶氧量 培養(yǎng)環(huán)境 呼吸頻率(次/分鐘?條) 第1次統(tǒng)計 第2次統(tǒng)計 第3次統(tǒng)計 甲 4mg/L 隔夜自來水 113 111 112 乙 6mg/L 隔夜自來水 76 78 74 丙 8mg/L 隔夜自來水 57 59 61
(1)根據本實驗的探究內容,你提出的問題是:
(2)根據實驗原則,表格中乙組的金魚數量是
(3)在實驗過程中,我們還可以增加每組的統(tǒng)計次數,這樣做的目的是:
(4)實驗結果證明,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圍內,水中的溶氧量越低,金魚的呼吸頻率會越組卷:11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