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湖南省湘西州永順縣七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8/17 8:0:1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道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最佳答案,將所選答案的字母填在表格相應題號下)

          • 1.下列現象與生物特征的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

            組卷:324引用:31難度:0.5
          • 2.關于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的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118引用:6難度:0.5
          • 3.兒歌中有“二月二龍抬頭,蟲蟲螞蟻向外走”,這是描寫冬眠動物出眠的景象。冬眠動物在環境溫度下降時會進入冬眠,這種現象體現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組卷:147引用:10難度:0.8
          • 4.中小學生“五項管理”包括手機、睡眠,讀物、作業、體質管理等五項。某學校要了解本校學生“五項管理”的落實情況,應選用(  )

            組卷:76引用:34難度:0.9
          • 5.2022年是農歷壬寅年——虎年,按照生物的歸類方法,虎屬于(  )

            組卷:27引用:6難度:0.9
          • 6.駱駝刺、梭梭等沙漠植物能夠防風固沙保持水土,這說明(  )

            組卷:307引用:12難度:0.3
          • 7.環境中直接影響生物生活的因素有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下列不能體現生物因素對生物影響的是(  )

            組卷:144引用:13難度:0.7
          • 8.“冰糖心蘋果”產自新疆的阿克蘇,果核透明,味道甜美,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阿克蘇地區年日照時數多達2600小時以上,晝夜溫差大。影響這種蘋果品質的非生物因素是(  )

            組卷:341引用:41難度:0.6
          • 9.諺語“清明雨水多,竹筍滿山坡”中,促進竹筍生長的生態因素是(  )

            組卷:275引用:27難度:0.5
          • 10.下列選項中,與“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所描述的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相同的是(  )

            組卷:119引用:22難度:0.6
          • 11.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一般在每年3月5日或3月6日。《大戴禮記?夏小正》中說“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影響昆蟲“驚而出走”的非生物因素是(  )

            組卷:84引用:9難度:0.5

          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20分)

          • 34.李明同學從山坡上采集到一株草本植物,發現有的葉片下表面邊緣有許多褐色的隆起。為了研究此褐色隆起是否是生殖細胞(孢子),請你們完成如下實驗:
            (1)提出問題
             

            (2)實驗步驟:
            a.取一塊磚洗凈,在沸水中進行消毒,然后把它放在玻璃缸里,向缸內注水,使磚的一半浸在水里。
            b.分別取A組帶有褐色隆起的葉片和B組
             
            的葉片放在磚面上。
            c.用玻璃蓋上缸口,把缸放在溫暖而濕潤的地方,溫度最好控制在25℃左右,兩個星期后觀察。
            (3)實驗現象:A組葉片長出新的植物幼體,而B組葉片未長出新的植物幼體。實驗結論是:
             

            (4)將B組葉片放在缸內的目的是
             
            ,你認為這株植物屬于
             
            植物。
            (5)該實驗的變量是
             

            組卷:42引用:2難度:0.5

          四、資料分析題。

          • 35.以下是研究、治理、利用生態系統的兩則材料,請分析回答:
            材料一:2021年我國科研人員將油菜、棉花、馬鈴薯、擬南芥(一種植物)、酵母菌(一種真菌)和果蠅(一種動物)6種生物裝入載荷罐,并提供水、土壤、空氣、光照等生長條件,搭載“嫦娥四號”探測器到達月球,進行了人類首次月面生物生長培育實驗。
            材料二:為改善生態環境,增強城市污水凈化能力,各地因地制宜治理自然濕地生態系統,通過補水及栽種花草樹木增加植被的種類和數量,也招引不少鳥類等動物的遷入。某濕地生態系統的食物網簡圖如圖(A~G表示各種生物)。
            (1)資料一中的6種生物中,能作為生產者的是
             
            (任寫一種),能作為消費者的是
             

            (2)如圖食物網中的
             
            (填字母)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在生態系統中流動。該食物網中一共有
             
            條食物鏈,寫出其中最長的一條:
             

            (3)該濕地生態系統治理和自我修復后,生物的種類和數量都有所增加,這意味著生態系統的
             
            能力有所增強。
            (4)如果有污染物排入該濕地生態系統,體內含有毒物質最多的生物是
             
            (填字母)。

            組卷:6引用:2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