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吉林省長春市汽開區九年級(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發布:2025/1/3 5:0:2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1分,共10分)
-
1.下列我國古代發明或技術中,主要原理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玉石雕刻 B.糧食釀酒 C.樹皮造紙 D.火藥爆炸 組卷:21引用:2難度:0.8 -
2.下列物質不屬于氧化物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水 C.過氧化氫 D.高錳酸鉀 組卷:7引用:2難度:0.9 -
3.下列物質由分子構成的是( )
A.銅 B.氧氣 C.氯化鈉 D.金剛石 組卷:72引用:28難度:0.7 -
4.歷史上對元素周期表的產生做出突出貢獻的化學家是( )
A.門捷列夫 B.道爾頓 C.波義耳 D.阿伏加德羅 組卷:7引用:1難度:0.8 -
5.試管是化學實驗室常用的儀器,下列有關操作正確的是( )
A.
取塊狀固體B.
傾倒液體C.
加熱液體D.
滴加液體組卷:41引用:3難度:0.9 -
6.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象,不正確的是( ?。?/h2>
A.濕衣服晾干---分子不斷運動 B.氣體受熱膨脹---分子間隔變大 C.水結成冰---水分子本身發生變化 D.輪胎充氣---分子間有間隔 組卷:54引用:13難度:0.9
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40分)
-
18.青少年在生長發育期對鈣的需求量相對較多,如果從食物中攝取不足,需要從藥物或保健品中攝取,如圖為某制藥廠生產的高鈣片標簽上的部分文字,請仔細閱讀后回答下列問題:
(1)CaCO3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2)碳酸鈣中鈣、碳、氧三種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
(3)按照標簽要求服用,每日攝取碳酸鈣的質量為
(4)高鈣片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組卷:26引用:1難度:0.8 -
19.Ⅰ.甲、乙、丙三名同學為探究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成分差異,收集了兩瓶空氣樣品,并用排水法收集了兩瓶呼出氣體的樣品,然后進行了如下實驗:
序號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① 比較空氣和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向呼出的氣體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 ② 比較空氣和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 分別將燃著的木條伸入空氣和呼出的氣體中 空氣中的木條無明顯變化,呼出氣體中的木條熄滅 ③ 取兩塊干燥玻璃片,對著其中一塊哈氣 哈氣的玻璃片上出現無色液滴,另一塊無明顯變化
(2)實驗③的目的為
(3)甲同學指出實驗①不能比較空氣和呼出的氣體中CO2的含量。為得出正確結論,應該補充的實驗操作為
Ⅱ.乙同學對實驗②中燃著木條熄滅的原因提出猜想,并設計下列實驗進行驗證:
【提出猜想】猜想1:木條熄滅是因為呼出的氣體比吸入的空氣中CO2的含量高。
猜想2:木條熄滅是因為呼出的氣體比吸入的空氣中O2的含量低。
已知: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進行實驗】序號 ④ ⑤ ⑥ ⑦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燃著的木條無明顯變化 燃著的木條無明顯變化 燃著的木條熄滅 燃著的木條熄滅
(4)綜合分析實驗④-⑦,可以得出結論:猜想
【實驗反思】
(5)根據以上實驗(①-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實驗④和⑤可得出猜想1不成立
B.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中,O2和CO2的含量均不相同
C.將燃著木條伸入呼出的氣體中,木條熄滅,說明呼出的氣體中沒有O2
D.實驗②中,燃著的木條熄滅的原因還可能與水蒸氣含量增多有關
E.若把燃著木條伸入體積比為1:1的O2和CO2混合氣體中,會觀察到無明顯變化組卷:115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