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新鎮中學八年級(上)第一次月考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2/1 15:30:2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小題中,僅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請選出,將其填入答題卡首空格內。每小題2分,共50分)

          • 1.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人生道路上的基礎關系,對這一關系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101引用:114難度:0.7
          • 2.我們是父母的子女,我們是老師的學生、同學的同學;在小區里,我們是業主,也是其他人的鄰居;在祖國大家庭里,我們是未來的建設者……材料表明(  )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
            ②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
            ③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他人和社會
            ④人們的社會身份是完全相同的

            組卷:11引用:6難度:0.8
          • 3.“花在樹則生,離枝則死;鳥在林則樂,離群則悲。”這告訴我們(  )

            組卷:14引用:5難度:0.9
          • 4.德國社會學家韋伯曾經說過:“人是社會性動物,只有在集體中才能更好的體現出人的價值,脫離了群眾的人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啟示我們(  )
            ①要積極融入公共生活,主動與他人交往
            ②要關心公共事務,熱心公益活動,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
            ③要處理好與周圍人的關系,與他人坦誠相處
            ④不能保留任何個人隱私,要將自己的一切公之于眾。

            組卷:10引用:8難度:0.9
          • 5.“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與人,不失口與人”是中國的古訓,意思是:有道德的人舉止應彬彬有禮,態度不能粗暴傲慢,更不能出言不遜。可見(  )
            ①文明交往禮為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②文明有禮能通過端莊的舉止表現出來
            ③禮貌源于最初的人際交往
            ④文明交往主要表現在語言,態度和行為等方面

            組卷:6引用:7難度:0.7
          • 6.“作別康河的水草,歸來做祖國的棟梁,天妒英才,你就在這七年中爭分奪秒,透支自己,也要讓人生發光,地質宮五樓的燈源自前輩的薪傳,永不熄滅。”這是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黃大年的頒獎辭。材料體現了黃大年(  )
            ①履行了公民的法定義務
            ②在奉獻中提升了生命價值
            ③富而思源、富而思進的高尚境界
            ④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組卷:88引用:15難度:0.7
          • 7.“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是一句網絡流行語。在這個“腦洞大開”的網絡時代,很多事情,的確不是我們做不到,而是我們沒有去想。借助互聯網我們可以(  )
            ①學習新知
            ②求醫問藥
            ③休閑娛樂
            ④傳播謠言

            組卷:25引用:45難度:0.7
          • 8.2017年3月29日,南京市鐘樓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不法分子明碼標價銷售公民個人信息。被告人劉某、宋某和孫某以前是一家網絡科技公司的同事,工作中能接觸到業主個人信息,久而久之,他們發現了其中的“商機”。于是三人決定合伙投資,成立一家公司販賣業主個人信息。這說明(  )

            組卷:54引用:47難度:0.9
          • 9.如圖漫畫警示我們(  )

            組卷:34引用:25難度:0.8

          二、案例分析題(共50分)

          • 28.材料一: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面對疫情,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指揮,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沉著應對。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相繼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人員出行監管工作的緊急通告》《關于全面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封閉式管理的通告》《關于全面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群體性聚餐監管工作的通告》等,依法有序開展防控。這些法律法規和“通告”,對疫情期間人們的出行、居住、聚餐等日常生活都提出具體要求,這些要求就是我們在疫情期間必須遵守的規則,比如居家不外出、不聚集、不走親訪友,外出必須戴口罩、出示身份證和出門卡、監測體溫和掃碼登記,必須配合相關部門告知自己的行蹤,從外地返回必須提前申報上報等等。一紙法令,14億人民積極響應——人們退掉機票、火車票,放棄早已計劃好的出行;取消年夜飯,不外出、不聚集、不走親訪友,自我“禁足”、自覺“宅家”,最終將病毒“孤獨掉”、將疫情牢牢“控制住”!——中國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打了一場漂亮的阻擊戰、總體戰,最終迎來自由呼吸的快樂、自由生活的幸福,整個中國生產穩定、生活和諧、秩序井然。
            (1)結合上述材料,請你說明社會規則與社會秩序的關系?
            材料二:1月23日10時,武漢果斷“封城”。中國多地隨即相繼實行最嚴格的防控管制,14億中國人民自愿“禁足宅家”,積極參與國家抗疫。對此,某些別用心的西方政客、不良媒體卻肆意攻擊中國“封城”措施,稱此舉“限制了公民自由、危害了基本人權”,污化、抹黑中國政府。
            (2)作為一名有擔當的中國少年,請你用“規則與自由的關系”的有關知識駁斥西方社會強加給我們的謬論。
            材料三:與舉國上下齊心抗疫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個別害群之馬的不恥。3月1日至7日,河南鄭州郭某鵬乘坐多個航班,經阿聯酋阿布扎比轉機米蘭、巴黎,又原路返回至北京,并于3月7日由北京乘坐列車返回鄭州;8、9兩日,多次乘坐地鐵上班下班。3月10日,民警在工作中發現郭某鵬近期存在出入境情況,向其核實,郭某鵬拒不承認。3月11日,郭某鵬被確診,同日因返回鄭州后隱瞞境外旅居史,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4月4日,郭某鵬被以該罪名判刑一年零六個月徒刑。
            (3)郭某鵬的行為啟示我們應該怎樣自覺遵守規則?

            組卷:0引用:1難度:0.3
          • 29.【講社會公德】
            【頌】尊重是我們最重要的美德,尊重是社會和諧必需的規則,尊重是一縷春風,一泓清泉,一顆給人溫暖的舒心丸,一劑催人奮進的強心針,尊重是一種修養,一種品格,一種對人不卑不亢,不俯不仰的平等相待,是對他人人格與價值的充分肯定。
            (1)根據上述詩歌內容,說說為什么要尊重他人?
            【談】季布,漢朝人,從小為人正直,樂于助人。季布十分重視承諾,凡是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做到。他因此在當地人中享有很高聲譽,廣受歡迎。鄉親們都說:“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意思是說,季布的一句話,比金子還要貴重。這就是“一諾千金”。
            (2)誠信無價,請你談談誠信的意義?
            【行】《荀子》中說:“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文明有禮,從我做起!
            (3)我們如何做文明有禮的襄陽人?

            組卷:8引用:6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