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級上冊《3.1 分子和原子》2023年同步練習卷(十)
發布:2024/8/17 11:0:4
一、選擇題
-
1.我國科學家在1993年首次利用超真空掃描隧道顯微鏡技術,在一塊晶體硅(由硅原子構成)的表面直接移動硅原子寫下了“中國“兩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上述操作中沒有任何變化 B.這兩個漢字是當時世界上最小的漢字 C.技術說明在化學變化中原子可以再分 D.這說明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組卷:82引用:8難度:0.9 -
2.“茉莉的香氣清新淡雅,能夠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氣持久醇厚,能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從微觀角度分析,語句中隱含的分子性質有( )
①分子的質量很小
②分子之間有間隔
③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④不同分子性質不同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組卷:34引用:7難度:0.7 -
3.下列有關分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最小粒子 B.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C.水和冰的化學性質相同 D.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化學性質不同 組卷:42引用:4難度:0.8 -
4.如圖是氫氣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氫的示意圖,下列關于從此圖中獲取的信息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是不變的 B.原子是化學反應中的最小粒子 C.只有分子才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 D.這是由兩種單質變成一種化合物的化合反應 組卷:20引用:4難度:0.7 -
5.下列關于分子和原子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分子在不斷運動,原子靜止不動 B.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構成物質 C.化學反應中分子的種類一定改變 D.相同原子可能構成不同的分子 組卷:56引用:5難度:0.7 -
6.有關水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水在固態時分子是靜止不動的 B.水結冰后體積變大是水分子的體積增大造成的 C.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微粒是水分子 D.水由液態變成氣態時水分子質量變小 組卷:197引用:74難度:0.9 -
7.事物的宏觀表象是由其微觀性質決定的。下列事實及對這些事實的解釋中,二者不相符的是( )
A.成熟的菠蘿會散發出濃濃的香味,說明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B.水沸騰時能掀開壺蓋,說明分子的大小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總體積小于100mL,說明分子間有間隔 D.濕衣服晾在太陽曬著的地方干得快,說明分子的運動速率與溫度有關 組卷:881引用:51難度:0.9
三、解答題
-
21.(1)模型是聯系宏觀和微觀的橋梁。
(1)如圖是氫分子和氧分子運動的示意圖。
①在A、B和C中,能比較得出“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的是
②從圖中可見,影響分子運動速率的因素除溫度外,還與
(2)用微粒觀點解釋:夏天自行車輪胎暴曬后容易爆胎。原因是組卷:34引用:4難度:0.8 -
22.1909年化學家哈伯在實驗室首次合成了氨氣,2007年化學家格哈德埃特爾在哈伯研究所證實了氫氣與氮氣在固體催化劑表面合成氨的反應進程,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將氫氣和氮氣在高溫、高壓和催化劑的條件下合成氨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用分別表示氮氣、氫氣、氨氣,觀察下圖,寫出符合在催化劑表面合成氨反應過程的順序
組卷:17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