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新人教版九年級上冊《3.1 分子和原子》2023年同步練習卷(十)

          發布:2024/8/17 11:0:4

          一、選擇題

          • 1.我國科學家在1993年首次利用超真空掃描隧道顯微鏡技術,在一塊晶體硅(由硅原子構成)的表面直接移動硅原子寫下了“中國“兩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82引用:8難度:0.9
          • 2.“茉莉的香氣清新淡雅,能夠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氣持久醇厚,能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從微觀角度分析,語句中隱含的分子性質有(  )
            ①分子的質量很小
            ②分子之間有間隔
            ③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④不同分子性質不同

            組卷:34引用:7難度:0.7
          • 3.下列有關分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42引用:4難度:0.8
          • 4.如圖是氫氣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氫的示意圖,下列關于從此圖中獲取的信息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20引用:4難度:0.7
          • 5.下列關于分子和原子的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56引用:5難度:0.7
          • 6.有關水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97引用:74難度:0.9
          • 7.事物的宏觀表象是由其微觀性質決定的。下列事實及對這些事實的解釋中,二者不相符的是(  )

            組卷:881引用:51難度:0.9

          三、解答題

          • 21.(1)模型是聯系宏觀和微觀的橋梁。
            (1)如圖是氫分子和氧分子運動的示意圖。

            ①在A、B和C中,能比較得出“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的是
             
            (選填字母)
            ②從圖中可見,影響分子運動速率的因素除溫度外,還與
             
            有關。
            (2)用微粒觀點解釋:夏天自行車輪胎暴曬后容易爆胎。原因是
             

            組卷:34引用:4難度:0.8
          • 22.1909年化學家哈伯在實驗室首次合成了氨氣,2007年化學家格哈德埃特爾在哈伯研究所證實了氫氣與氮氣在固體催化劑表面合成氨的反應進程,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將氫氣和氮氣在高溫、高壓和催化劑的條件下合成氨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用分別表示氮氣、氫氣、氨氣,觀察下圖,寫出符合在催化劑表面合成氨反應過程的順序
             
            (將下面五張圖按反應過程順序用序號排列)

            組卷:17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