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第19課 懷疑與學問》2023年同步練習卷(6)
發布:2024/10/5 5:0:2
一、選擇題
-
1.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國難(nán) 步驟(zhòu) 折扣(zhé) B.大儒(yú) 思索(suǒ) 腐草為螢(yíng) C.塾師(shú) 譬如(pì) 辨偽去妄(wàng) D.停滯(zhì) 墨守(mài)融化(róng) 組卷:51引用:2難度:0.8 -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步驟 視查 哲學家 不攻自破 懷疑思索 B.虛妄 迷信 創始人 腐草為螢 辨別是非 C.兇險 流俗 新作風 啟迪智惠 停滯不前 D.塾師 評判 辯論賽 修正錯誤 默守舊說 組卷:80引用:2難度:0.8 -
3.下列句子中加線的詞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A.人云亦云的效顰行為,跟人信亦信的盲從,都不足以鍛煉以上的能力。 B.正確認識自己是從虛妄的枷鎖中解脫所必需的條件。 C.因為消息來得太突然,大家面面相覷,不知所措。 D.現在的漢字,大部分都是用這種墨守成規的方法造出來的。 組卷:56引用:4難度:0.8 -
4.下列句子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我們對于不論哪一本書,哪一種學問,都要經過自己的懷疑。 B.我們對于傳說的話,不論信不信,都應當經過一番思考,不應當隨隨便便就信了。 C.懷疑不僅是消極方面辨偽去妄的必須步驟,也是積極方面建設新學說、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 D.我們要加強足球特長文化課教學管理和考試招生政策,激勵學生積極參加足球學習和訓練。 組卷:55引用:2難度:0.9 -
5.下列句子中的標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A.我們聽說中國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問問:這是誰說的話?最先見于何書? B.因懷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別是非;經過“懷疑”、“思索”、“辨別”三步以后,那本書才是自己的書,那種學問才是自己的學問。 C.孟子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也就是教我們有一點懷疑的精神,不要隨便盲從或迷信。 D.我們信它,因為它“是”;不信它,因為它“非”。 組卷:29引用:2難度:0.8
四、現代文閱讀
-
14.課外閱讀。
發現自己的亮點
周悅
①美學大師羅丹曾說:“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同樣,我們每一個人身上并不缺少亮點,往往缺乏發現自己亮點的眼睛。善于發現自己的亮點,便會發現生活的湖面陽光遍灑、波光粼粼、生機無限,進而就能滿懷信心地駕駛人生的航船一路破浪前行。
②發現自己的亮點,就能理性確立人生的路徑和目標。西方有句俗話:“上帝從不偏心,我們都是用同樣的黏土捏成的。”人人都不完美,但人人都有亮點,發現自己的亮點就能科學確立人生的目標。早年在文學院被戲稱為低能兒的奧托?瓦拉赫,在心灰意冷之際發現了自己一絲不茍、嚴謹縝密的亮點,于是在自然科學研究道路上揚長避短,終獲諾貝爾獎。發現自己的亮點,成就了丑小鴨變白天鵝的經典美談。
③可見,只要我們睜開慧眼,去發現自身蘊藏的熠熠閃光之亮點,便能成為自己的伯樂,找到適合自己奔跑的道路,從伏于槽櫪的常馬轉變為飛躍千里的騏驥。
④發現自己的亮點,讓我們在追求的道路上充滿信心與希望。在亮點的激勵下,我們常常感動,因為有信心,便擁有了不斷向前的勇氣和動力。大才子劉禹錫善于發現自己的亮點,雖仕途坎坷,仍欣慰于自己吟詠山水的才情和樂觀自信的性格,吟詠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般激奮人心的警句,生活怡然自足而充滿詩意。而與他同朝為官的柳宗元,則在貶謫之后悵然若失,郁郁寡歡。善于發現自己的亮點使人于幸運之中而不被寵壞,于厄運之中而不被壓垮。雅納切克開始創作之路之初,遭到所有前輩的惡評,但他發現自己音樂中如風的靈動和自由的力量,終于譜寫出令無數人心潮澎湃的《小交響曲》。善于發現自己的亮點,讓我們在踽踽獨行之時堅定而執著,勇敢地發出悖于陳規的聲音,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
⑤發現自己的亮點,需要轉換角度看問題。當我們總是抱怨自身與外界條件的不足而使事業陷于僵局時,往往是因為自己背對著亮點的光芒而惆悵于自身斑駁的影子。殊不知,轉換角度便會發現亮點的璀璨。法國作家博迪在風華正茂之際,橫遭飛禍,全身癱瘓,但在病魔的折磨下,仍感恩于苦難的歷練,燃起創作的熱情,用僅能眨動的左眼完成享譽西方文壇的《潛水衣與蝴蝶》。轉換角度,不幸亦可為大幸,何況是健康的常人呢?當我們用發現亮點的角度去看問題,人生的陰霾便頃刻消散,生活的美好便如空氣一般無處不在。
⑥發現自己的亮點,推己及人,若人人都能善于發現自己和他人的亮點,帶著積極與感恩的心態生活,社會必將更加和諧。
⑦發現自己的亮點,讓我們時時感嘆于生活的美好,總能發現問題積極的一面,用自信和勇氣踏平坎坷,迎來人生的艷陽天。
(選自《中學生優秀作文:中考專刊》2013期)(1)根據文章的內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2)文章開頭引用羅丹的名言的作用是:
(3)第④段畫橫線的句子主要運用了
(4)下面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當?請具體闡明理由。
年幼輟學的大仲馬,也曾幾度貧困潦倒,流落街頭,卻在冷靜審視人生,發現自己超群的想象力后,鍥而不舍地走上文學創作之路,終以影響深遠的《三個火槍手》等不朽著作成為世界文學巨匠。組卷:9引用:2難度:0.4 -
15.閱讀顧頡剛的《懷疑與學問》(選段),回答問題。
懷疑不僅是從消極方面辨偽去妄的必要步驟,也是從積極方面建設新學說、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對于別人的話,不經過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認,那是思想上的懶惰。這樣的腦筋永遠是被動的,永遠不能治學。只有常常懷疑、常常發問的腦筋才有問題,有問題才想求解答。
在不斷的發問和求解中,一切學問才會起來。許多大學問家、大哲學家都是從懷疑中鍛煉出來的。清代的一位大學問家戴震,幼時讀朱子的《大學章句》,便問《大學》是何時的書,朱子是何時的人。塾師告訴他《大學》是周代的書,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問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一切學問家,不但對于流俗傳說,就是對于過去學者的學說也常常抱懷疑的態度,常常和書中的學說辯論,常常評判書中的學說,常常修正書中的學說:要這樣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學說產生。古往今來科學上新的發明,哲學上新的理論,美術上新的作風,都是這樣產生的。若使后之學者都墨守前人的舊說,那就沒有新問題,沒有新發明,一切學術也就停滯,人類的文化也就不會進步了。
(1)顧頡剛,字
(2)下面是對文段中心論點的把握,正確的一項是
A.懷疑是辨偽去妄的必要步驟。
B.懷疑是建設新學說、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
C.懷疑不僅是從消極方面辨偽去妄的必要步驟,也是從積極方面建設新學說、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
D.只有常常懷疑、常常發問的腦筋才有問題,有問題才想求解答。
(3)本文段為了證明中心論點用了道理論據和事例論據,請問用了哪個事例論據?
(4)文中劃橫線的句子哪些是正面說理?哪些是反面說理?
(5)文中劃波浪線的句子對你今后的學習有什么啟示?組卷:56引用:4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