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濱淮初中教育集團九年級(上)第一次段考化學試卷

          發布:2024/12/14 15:0:2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2分,共30分。)

          • 1.2022北京冬奧會期間,國家環保部門加大了對奧運場館周邊地區空氣質量的監測力度。下列物質沒有被列入空氣質量監測項目的是( ?。?/h2>

            組卷:428引用:18難度:0.7
          • 2.《天工開物》中記載了古法造紙工藝。下列步驟中一定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h2>

            組卷:571引用:88難度:0.6
          • 3.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航天員在空間站工作生活了183天,在空間站的生活離不開氧氣。下列有關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848引用:36難度:0.4
          • 4.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h2>

            組卷:12引用:4難度:0.6
          • 5.下列操作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216引用:28難度:0.7
          • 6.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構成的,用分子的相關知識解釋下列現象,正確的是( ?。?/h2>

            組卷:15引用:3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文字表達式2分,共40分。)

          • 19.甲、乙、丙三個同學在學課題1時,對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非常感興趣,想探究能否用其他物質來代替紅磷完成該實驗。他們選取了紅磷、鐵絲、硫粉、木炭等進行如下探究:

            (1)甲同學首先認為不能用鐵絲代替紅磷,他的理由是
             

            (2)乙同學認為也不能用硫粉、木炭代替紅磷。他的理由是
             

            (3)小蘭用如圖1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冷卻后水能進入集氣瓶中的原因是
             
            。實驗后發現測得的氧氣體積分數小于五分之一,其原因可能是
             
            (答一點)。
            (4)如圖2所示,關閉止水夾a、b、c,使過量的紅磷和木炭分別在盛有空氣的等容積的A、B兩瓶中同時燃燒,燃燒停止并冷卻至室溫。
            ①若只打開止水夾a、c,觀察到的現象是
             

            ②若只打開止水夾b、c,觀察到的現象是
             
            。
            ③若同時打開止水夾a、b、c,觀察到的現象是
             
            ,原因是
             
            。

            組卷:112難度:0.7
          • 20.課堂上老師按圖Ⅰ裝置進行分子運動實驗時同學們聞到了一股難聞的刺激性氣味,課后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對原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裝置如圖Ⅱ所示。

            (1)圖Ⅰ觀察到的的實驗現象是
             
            。請你從微觀的角度解釋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
             
            。
            (2)同學們按圖Ⅱ裝置進行了如下實驗操作,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改進后的實驗觀察到現象是:B試管中的溶液
             
            (選填“很快”“慢慢”,下同)變成紅色,C試管中的溶液
             
            變成紅色。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
            ②圖Ⅱ裝置與圖I相比,其優點是
             
            (合理即可)。

            組卷:19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