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浙江省杭州市錢塘新區養正中學九年級(上)月考科學試卷(12月份)
發布:2024/11/27 21:30:2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根據如圖所示實驗,下列有關實驗現象或可能導致的結果中,錯誤的是( )
A.甲實驗中,酸液飛濺 B.乙實驗中,集氣瓶破裂 C.丙實驗中,稱量結果偏大 D.丁實驗中,不能收集滿二氧化碳 組卷:21引用:6難度:0.5 -
2.如圖所示是比較花生仁、大米和牛肉干三種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實驗示意圖。對于該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中水吸收的熱量等于這些食物實際所含的能量 B.實驗中如果不注意擋風,會使每次測量結果偏大 C.實驗結果發現大米燃燒后產生的能量最多 D.實驗前要控制三種食物的質量、水的體積等相等 組卷:5引用:1難度:0.5 -
3.用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未經染色的家兔新鮮血涂片,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從操作者的左側看,按順時針方向旋轉粗準焦螺旋可上升顯微鏡鏡筒 B.為觀察位于視野左下方的某個紅細胞,應將裝片向右下方移動 C.在低倍鏡視野中可以觀察到紅細胞數量最多、有細胞核、呈鮮紅色 D.白細胞的體積比紅細胞大,在顯微鏡視野中最容易找到它 組卷:4引用:1難度:0.5 -
4.下列事例中,說法正確的是( )
A.“長征七號”上升過程中是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B.微波爐通電工作時,將電能直接轉化為內能 C.核電站中的核反應堆是進行裂變、且不加控制而獲得核能的一種裝置 D.“長征七號”上升過程中是燃料通過燃燒釋放內能,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5.如圖所示,把同一物體沿斜面BA和CA分別拉到頂端A,若沿斜面的拉力F1=F2,斜面兩邊的機械效率分別為ηB、ηC,斜面兩邊的摩擦力分別為fB、fC,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fB>fC B.fB<fC C.ηB<ηC D.ηB=ηC 組卷:10引用:2難度:0.5 -
6.如圖所示,F1=4N,F2=3N,此時物體A對于地面靜止,物體B以0.1m/s的速度在物體A表面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計彈簧測力計、滑輪和繩子的自重及滑輪和繩了之間的摩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F2的功率為0.6W B.如果增大F2,物體A可能向左運動 C.物體A和地面之間有摩擦力 D.彈簧測力計讀數為9N 組卷:42引用:6難度:0.5 -
7.下列說法符合實際的是( )
A.一名中學生從一樓走到二樓克服重力做功500J B.家用普通電飯鍋正常工作的電流約為20A C.一名中學生跳繩的功率為70W D.中學生雙腳對地面的壓強為1000Pa 組卷:2引用:2難度:0.5 -
8.有關溫度、熱量、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吸收熱量,內能一定增加,同時溫度一定升高 B.一般物體都具有內能,但超低溫物體沒有內能 C.物體內能減少時,溫度不一定降低,但一定是放出了熱量 D.物體溫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熱量,但內能一定增加 組卷:25引用:3難度:0.5 -
9.下面的四種溶液,不用其它任何試劑,只需組內兩兩物質間反應,不能加以鑒別的是( )
A.HCl、Na2CO3、CaCl2、NaNO3 B.Ba(OH)2、NH4Cl、K2CO3、NaNO3 C.K2SO4、CuSO4、NaOH、NaNO3 D.FeCl3、NaOH、H2SO4、Ba(OH)2 組卷:23引用:5難度:0.5 -
10.如圖所示為人體部分物質交換和運輸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通過呼氣和吸氣完成了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B.通過呼吸作用完成了甲處肺泡和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 C.通過擴散作用完成了乙處組織細胞和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 D.通過異化作用完成了組織細胞內的物質分解和能量釋放 組卷:11引用:1難度:0.5 -
11.下列有關人體代謝的血液循環中“一定”和“不一定”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動脈血管中的流動的一定是動脈血,靜脈血管中的流動的不一定是靜脈血 B.靜脈血中的營養物質一定比動脈血中的少,動脈血中的含氧量不一定比靜脈血中的高 C.腎靜脈中的尿素含量一定比腎動脈中的少,肝動脈中血糖不一定比肝靜脈多 D.心臟的左心房和左心室中流動的一定是靜脈血,左心房和左心室不一定同時舒張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12.小金做了如下實驗:
①取甲、乙兩試管,分別加入1%淀粉溶液各1毫升。
②甲試管內加入2毫升唾液,乙試管內加入2毫升的蒸餾水。
③同時將兩試管恒溫37℃,水浴10分鐘取出,冷卻后分別滴加1滴碘液。
④觀察結果,發現只有乙試管內液體變藍色。
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加碘液的目的是為了讓試管內的溶液呈藍色 B.該實驗結果可用水銀溫度計直接測量并記錄 C.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唾液是否能催化淀粉的分解 D.該實驗結論是甲試管內液體不變藍,乙試管內液體變藍 組卷:6引用:3難度:0.5
四、分析計算題(共32分)
-
36.“過碳酸鈉”(2Na2CO3?3H2O2)俗稱固體雙氧水,它既有碳酸鹽的性質,又有雙氧水的不穩定性和氧化性,是很好的消毒劑和供氧劑,廣泛應用于洗滌、印染和醫藥等領域,“過碳酸鈉”的制備流程如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上述流程中,向反應前的H2O2中加入穩定劑的作用是
(2)在“過碳酸鈉”中加入下列物質時,不會導致“過碳酸鈉”變質的是
A.二氧化錳
B.稀鹽酸
C.硫酸鈉
D.石灰水
(3)“過碳酸鈉”極易分解,得到碳酸鈉、水和氧氣,其反應方程式可表示為2(2Na2CO3?3H2O2)═4Na2CO3+6H2O+3O2↑請通過計算說明:若“過碳酸鈉”分解產生氧氣12g,則同時產生碳酸鈉的質量是多少組卷:46引用:3難度:0.5 -
37.“智能手環”是一種穿戴式智能設備,具有計步統計、能量消耗統計和心率監測等功能,業已成為許多運動人士的專屬運動助理產品。
(1)圖甲所示為我國研發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鉍(Bi2Te3)/纖維素復合熱點薄膜電池”,它能充分貼合人體體表,實現利用體表散熱為智能手環供電。在碲化鉍(Bi2Te3)中,碲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則鉍元素的化合價為 價,此電池的能量轉化是 。
(2)小樂跑步10分鐘后,智能手環顯示步數是1500步(一步距離約為1米),消耗能量是100千卡(1千卡=4200焦),此時的心率為130次/分鐘。
①若小樂跑步的平均作用力為40牛,則她跑步時做功的功率大約是 瓦。
②假設跑步消耗的能量全部由糖類物質提供,則本次運動至少消耗了 克糖類物質(已知1克糖類物質在體內完全氧化釋放的能量為16.8千焦)。
③智能手環是根據手腕處橈動脈的跳動情況來測心率的,圖乙中,a、b、c、d表示循環系統中心臟的四個腔,I、II、Ⅲ、IV表示與心臟相連的不同血管,則橈動脈與圖中 (選填序號)血管直接相連。組卷:7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