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福建省龍巖市高考生物三模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其中1-12小題,每題2分;13-16小題,每題4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 1.下列有關糖蛋白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9引用:2難度:0.7
          • 2.下列有關骨髓造血干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0引用:1難度:0.7
          • 3.下列有關從裸巖到森林的演替過程,描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3引用:1難度:0.8
          • 4.數據統計和分析是許多實驗的重要環節,下列實驗中獲取數據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選項 實驗內容 獲取數據的方法
            A 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 靜置后從試管中層吸出培養液進行顯微計數
            B 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 記錄同一時間段內各實驗裝置中小圓形葉片浮起的數量
            C 探索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 記錄各濃度處理的插條生長的根總數,再計算平均值
            D 研究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 個體較大、種群數量有限的物種一般用記名計算法統計,個體較小、數量較多的物種一般用目測估計法統計

            組卷:9引用:1難度:0.6
          • 5.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16引用:3難度:0.7
          • 6.如圖以麥芽糖酶為例,示意酶分子的作用過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24引用:1難度:0.8
          • 7.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包膜的RNA病毒,它利用包膜上的S蛋白與宿主細胞膜的受體結合完成侵染。奧密克戎是新型冠狀病毒的一種變異株,其傳染性、隱匿性更強,給防控增加了很大難度。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6引用:1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60分。

          • 20.大豆是兩性花、一年生植物(2N=40)。科研人員用放射性60Co處理大豆種子后,篩選出一株單基因突變引起的抗花葉病(簡稱抗病)植株X,其花藥離體培養得到的單倍體植株中,抗病植株占50%。已知控制大豆子葉顏色基因在1號染色體上(BB呈深綠色,Bb呈淺綠色,bb呈黃色,幼苗階段死亡)。科研人員進行了兩組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
            分類 親 本 F1表現型及比例
            實驗一 子葉深綠不抗病(♀)×子葉淺綠抗病(♂) 子葉深綠抗病:子葉淺綠抗病=1:1
            實驗二 子葉深綠不抗病(♀)×子葉淺綠抗病(♂) 子葉深綠抗病:子葉深綠不抗病:子葉淺綠抗病:子葉淺綠不抗病=1:1:1:1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大豆抗花葉病與不抗花葉病由一對等位基因R、r控制,科研人員在進行上述兩組雜交實驗之前就已判斷出抗花葉病基因為
             
            (顯性或隱性)基因,其理由是
             

            (2)基因R、r
             
            (填“位于”或“不位于”)1號染色體上,判斷的依據是
             

            (3)實驗一F1中的子葉淺綠抗病植株自交,F2成熟植株中子葉深綠抗病:子葉深綠不抗病:子葉淺綠抗病:子葉淺綠不抗病:子葉黃色抗病:子葉黃色不抗病為
             
            。若上述實驗中的各代大豆均有留種,欲快速且簡便選育出純合的子葉深綠抗病品種,應選用實驗一中的
             
            大豆進行自交,所得種子中,子葉深綠的即為所需品種。
            (4)現有一株白花(dd)突變大豆,為研究D/d基因的位置,用該突變株作父本,與不同的三體(2N+1=41)紫花純合子雜交,再選擇F1中的三體與突變株回交得到F2,下表為部分研究結果。表中數據說明基因d位于
             
            號染色體上,對D/d基因定位最多用到
             
            種三體純系大豆。
            母本 F2表現型及數量
            白花 紫花
            9號三體 21 110
            10號三體 115 120

            組卷:22引用:1難度:0.5
          • 21.科學家發現細菌中存在清除入侵病毒DNA的功能系統,并發明了CRISPR/Cas9介導的基因組編輯技術,即CRISPR/Cas9系統的Cas9蛋白在gRNA引導下,與靶基因特定序列結合并將DNA雙鏈切斷,實現對基因組定點編輯(如圖1)。請回答:

            (1)從功能上來看,CRISPR/Cas9系統相當于基因工程中的
             
            酶,該系統廣泛存在于細菌中,可推測其在細菌中的作用是
             

            (2)通過誘發Cas9基因突變,可獲得只切割靶基因一條鏈的nCas9蛋白。將nCas9蛋白與胞嘧啶脫氨酶融合,能夠對靶位點進行單堿基編輯,實現C→T(G→A)的堿基替換(如圖2)。如果要修正由一對堿基對改變引起的致病基因,可用圖中的
             
            途徑(從①②③中選擇)。圖2中靶基因復制后得到的基因中目的基因占
             
            %。
            (3)現通過一些技術讓Cas9基因發生突變,使Cas9蛋白失去切割活性,可將CRISPR/Cas9技術用于抑制基因轉錄,該技術能實施的過程可能是:在gRNA的引導下,Cas9蛋白與靶基因的
             
            結合,使
             
            失去結合位點從而抑制靶基因的轉錄。

            組卷:19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