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四川省成都市樹德中學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0/4 8:0:2
一、選擇題(共40題,每題1.5分,共60分)
-
1.如圖表示人體內的細胞與細胞外液和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①②③分別代表血漿、淋巴液和組織液,三者共同構成人體內環境 B.此圖可說明細胞通過內環境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 C.若圖中③→②過程受阻,則可能會引起組織水腫 D.運動時,丙酮酸轉化成乳酸的過程發生在③中 組卷:1引用:2難度:0.7 -
2.下列有關人體內環境及其穩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靜脈滴注后,藥物可經血漿、組織液到達靶細胞 B.毛細淋巴管壁細胞所處的內環境是淋巴和血漿 C.體溫的改變與組織細胞內的代謝活動無關 D.血漿滲透壓降低可使紅細胞失水皺縮 組卷:263引用:14難度:0.6 -
3.維生素D3可從牛奶、魚肝油等食物中獲取,也可在陽光下由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轉化而來,活化維生素D3可促進小腸和腎小管等部位對鈣的吸收。研究發現,腎臟合成和釋放的羥化酶可以促進維生素D3的活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腎功能下降可導致機體出現骨質疏松 B.適度的戶外活動,有利于少年兒童的骨骼發育 C.小腸吸收鈣減少可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明顯下降 D.腎功能障礙時,補充維生素D3不能有效緩解血鈣濃度下降 組卷:152引用:14難度:0.6 -
4.圖1表示向清水中分別滴加HCl、NaOH后,清水pH的變化;圖2表示向血漿中分別滴加HCl、NaOH后,血漿pH的變化(圖中HCl、NaOH的濃度均為0.1mol/L)。據圖分析,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實驗所用HCl、NaOH的濃度為無關變量 B.本實驗的因變量為清水和血漿pH的變化 C.在實驗過程中,清水組隨著滴加HCl量的增加,pH減小到一定程度就不再變化 D.實驗結果表明,血漿對pH的變化具有緩沖作用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5.醉氧即低原反應,指長期在高海拔地區工作的人,重返平原居住后會發生不適應,從而出現疲倦、嗜睡、頭昏、腹瀉等癥狀。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患者發生嚴重腹瀉后,補充水分的同時要注意補充無機鹽 B.與醛固酮、血紅蛋白一樣,氧氣也是內環境的組成成分 C.醉氧是外界環境的變化導致內環境的化學成分發生了變化 D.醉氧說明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組卷:62引用:9難度:0.7 -
6.心肌收縮是Ca2+流入細胞質觸發的,這一過程需要Ca2+通道RyR2來介導,人體對RyR2活性的精確調控對維持心跳是至關重要的。某科研團隊研究了咖啡因對正常RyR2和發生某種突變后的RyR2的影響,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注:圖中Ca2+釋放率是指某條件下的Ca2+釋放量占有可能達到的最大釋放量的比值A.低濃度咖啡因可提高RyR2活性,高濃度咖啡因可抑制RyR2活性 B.上述突變后的RyR2仍會受到咖啡因影響,但對咖啡因的敏感程度下降 C.在1mmol/L咖啡因作用下,Ca2+流入細胞需要的能量比0.1mmol/L時多 D.正常人飲用咖啡會引起支配心臟的副交感神經興奮,使心跳加快 組卷:19引用:2難度:0.6 -
7.下列有關神經調節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一個完整的反射活動不能僅靠神經細胞來完成 B.在特定情況下,突觸釋放的神經遞質也能使肌肉收縮和某些腺體分泌 C.膝跳反射弧中,中間神經元的胞體位于脊髓中 D.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其中含有許多神經中樞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8.任氏液是一種比較接近兩棲動物內環境的液體,其主要成分為氯化鈉,另外還含鉀離子、鈣離子等其它離子。在任氏液中培養的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神經纖維在產生動作電位過程中,鈉、鉀離子通過離子通道的流動造成的跨膜電流如圖所示(內向電流是指正離子由細胞膜外向膜內流動,外向電流則相反)。鹽酸胺碘酮作為鉀離子通道阻斷劑被用來治療某些心律失常性疾病。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c點Na+停止內流,動作電位達到峰值 B.加入鹽酸胺碘酮后,從a到c的時間會變短 C.e點時,神經纖維膜外K+濃度高于膜內 D.降低任氏液中鈉離子濃度,b點會下移 組卷:18引用:7難度:0.7 -
9.已知一個鮮活的神經細胞在小白鼠體內的靜息電位和因某適宜刺激而發生的一次動作電位如圖甲所示。將這一完整的神經細胞置于某一等滲溶液E中(其成分能確保神經元正常生活),其靜息電位和因某適宜刺激而發生的一次電位變化可能如乙、丙、丁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圖,組織液中K+濃度比細胞內高,Na+濃度比細胞內低 B.乙圖,E液中Na+、K+兩種離子的濃度都要比組織液高 C.丙圖,E液中K+濃度與組織液相同,Na+濃度比組織液低 D.丁圖,E液中K+濃度比組織液高,Na+濃度與組織液相同 組卷:172引用:36難度:0.7 -
10.如圖為某些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方式示意圖,圖中①、②、③與其它神經元形成的突觸均為興奮性突觸。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共有3個突觸,突觸的結構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與突觸后膜 B.在A處給一個適宜的刺激,興奮可以通過4條途徑傳到B處 C.A以協助擴散的方式將神經遞質釋放到突觸間隙 D.A釋放的神經遞質能與③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并進入③的胞體內 組卷:21引用:10難度:0.7 -
11.如圖表示某時刻動作電位傳導的示意圖(箭頭方向代表興奮的傳導方向),①②③④⑤分別對應軸突上Ⅰ、Ⅱ、Ⅲ、Ⅳ、Ⅴ處的瞬時膜電位。突觸前膜a釋放的神經遞質乙酰膽堿作用于突觸后膜b。現有某種有機磷農藥能使突觸間隙中的乙酰膽堿酯酶(分解乙酰膽堿)活性受抑制,某種蝎毒會抑制Na+通道的打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軸突上的Ⅳ處此時K+通道大量開放,K+外流 B.軸突上的Ⅱ處此時K+外流且不需要消耗ATP C.若在突觸間隙使用該種有機磷農藥,則a處不能釋放乙酰膽堿 D.若在突觸間隙使用該種蝎毒,b處仍能形成動作電位 組卷:29引用:7難度:0.5 -
12.打籃球是一種全身肌肉參與的協調運動,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運動過程中交感神經占據優勢,出現心跳加快、支氣管擴張等現象 B.躲避敵方進攻時,大腦皮層可接受軀體運動神經傳來的興奮 C.大腦皮層向脊髓、小腦等中樞發出指令,體現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 D.運動員傳球時,腦神經和脊神經都參與支配機體內臟器官 組卷:127引用:19難度:0.6 -
13.下列關于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長時記憶可能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學習、記憶和情緒都屬于人腦的高級功能 B.大腦皮層H區病變的人,不能看懂文字 C.手的運動受大腦皮層中央前回下部的調控 D.條件反射的消退不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 組卷:1引用:1難度:0.5 -
14.為研究神經對心臟肌肉收縮的控制作用,科學家利用離體蛙心做了一個實驗(注:蛙心置于人工液體環境中),反復刺激支配一個蛙心的迷走神經,使其心率下降,然后從這個蛙心中收集液體,灌入另一個蛙心,發現該蛙心的心率也下降了。再刺激支配第一個蛙心的交感神經,使其心率加快,當其液體轉移給第二個蛙心后,該蛙心的心率也加快了。由上述實驗不能得出的推斷是( )
A.神經元會釋放有關化學物質來傳遞信息 B.迷走和交感神經的神經元可能釋放不同的化學物質 C.上述迷走神經和交感神經都屬于自主神經系統 D.完成上述活動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 組卷:0引用:2難度:0.5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
43.當體內細胞外液的量和循環血量不足時,動脈血壓明顯降低,機體可以通過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對動脈血壓進行調節,如圖1,其中血管緊張素Ⅰ和Ⅱ屬于多肽類物質。圖2表示醛固酮促進集合管重新吸收鈉離子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據圖分析,醛固酮由腎上腺皮質分泌,經
(2)RAAS過度激活是形成高血壓的原因之一,下列藥物中可以用來治療RAAS過度激活型高血壓的有
A.依普利酮(醛固酮受體阻滯劑)
B.鹽酸貝鈉普利片(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
C.鹽酸腎上腺素(促進血管收縮)
D.坎地沙坦(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
(3)中藥可以有效控制血壓且不良反應較小,科學家為研究鉤藤堿對高血壓模型大鼠降血壓的效果,進行了如下實驗(卡托普利是一種有效治療高血壓的西藥),請補全表格。實驗步驟的目的 實驗步驟的要點 建立高血壓模型大鼠 取30只生理狀況一致的健康大鼠,雌雄各半,用相關藥物處理后使其患高血壓。 實驗分組并編號 另取10只生理狀況一致的健康大鼠,雌雄各半作為空白組,編號A;將上述30只模型大鼠隨機分為模型組、卡托普利組、鉤藤堿組,分別編號B、C、D。 實驗處理 A和B組 測定相關數值 測量大鼠的動脈血壓。 組卷:27引用:1難度:0.2 -
44.如圖是人體對某種病毒的部分免疫過程示意圖,①~⑦表示不同種類的細胞,Th細胞(輔助性T細胞)是T細胞的一種,a~g代表不同的物質。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Th細胞表面的特定分子發生變化并與B淋巴細胞結合,這是激活B淋巴細胞的第二信號;激活⑤細胞的第一信號是
(2)圖中細胞①~⑦中,能裂解被該病毒侵染的細胞的是
(3)IgM和IgG是機體受到抗原刺激后產生的兩種抗體。人體感染某種病毒3~5天后,可在血清中檢測到IgM,量少且存在時間短;10天后可檢測到IgG,量多且存在時間長。檢測IgM和IgG常作為診斷是否被感染的指標。對近期與某病毒感染者的四位密切接觸者進行抗體檢測,結果如表:密切接觸者 IgM IgG 甲 - - 乙 + + 丙 - + 丁 + -
從檢測結果推測,乙、丙、丁已被感染,理由是
(4)免疫系統的功能包括組卷:3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