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7-2018學年湖北省荊州中學高一(上)期末地理試卷

          發布:2024/12/4 22:0:2

          一、單選題(30小題,共60分)

          • 1.讀圖,符合下列條件的點為(  )
            ①該點以東為西半球,以西為東半球
            ②該點以北為高緯度,以南為中緯度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2.讀圖,完成2-3題。

            圖中C城市位于B城市的(  )

            組卷:1引用:0難度:0.70
          • 3.讀圖,完成2-3題。

            A城市到D城市的距離約為(  )

            組卷:1引用:0難度:0.70
          • 4.讀我國東部沿海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圖中湖面海拔460米,據此完成4-7題。

            圖示區域河流的最大落差最可能是(  )

            組卷:1引用:0難度:0.70
          • 5.讀我國東部沿海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圖中湖面海拔460米,據此完成4-7題。

            圖中河流流量季節變化最小的河段是(  )

            組卷:1引用:0難度:0.50
          • 6.讀我國東部沿海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圖中湖面海拔460米,據此完成4-7題。

            甲、乙、丙、丁四地中能欣賞到整個湖光水色的是(  )

            組卷:1引用:0難度:0.50

          二、綜合題(4小題,共40分)

          • 3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西岳華山位于陜西西安以東約120km處。華山由一整塊花崗巖構成,可謂獨石成山,山體形態如刀削斧劈般絕壁陡立,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
            材料二:北宋科學家沈括曾沿著太行山北行一路考察,看到“山崖之間,往往銜螺蚌殼石子如鳥卵者,橫亙石壁如帶”。他猛然頓悟,“此乃昔之海濱,今東距海已近千里”。進而推斷了整個華北平原的形成過程。

            (1)說明圖甲中A、B處地貌的名稱,并描述A處地貌的形成過程。
            (2)材料一中的花崗巖屬于三大類巖石中的
             
            ,圖乙中的華山從成因上屬于
             
            山,試簡述其形態特征。

            組卷:2引用:2難度:0.5
          • 34.如圖是我國某河流流量與氣溫的關系示意圖,該地全年降水量比較少。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區域最可能位于我國的
             
            地區。
            (2)描述河流甲、丙兩個汛期形成的原因。
            (3)分析乙時段河流流量較小的原因。
            (4)為了削弱人類社會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下列措施可取的有
             
            (多選題)。
            A.減少對深層地下水的開采,實施地下水回灌    B.增大河川的供水量
            C.減少對深層地下水的開采,加強對淺層地下水的開采    D.加強城市污水的處理力度

            組卷:1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