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內蒙古鄂爾多斯市西四旗聯考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0/23 2:0:1
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
1.人鐮狀細胞貧血是血紅蛋白β鏈第6個氨基酸的密碼子由GAG變為GUG,導致編碼的谷氨酸被置換為纈氨酸而引起的一種遺傳病。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該病不屬于染色體異常遺傳病 B.該病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變 C.該病患者血紅蛋白β鏈結構沒有改變 D.該病患者的紅細胞易破裂,嚴重時會導致死亡 組卷:29引用:3難度:0.8 -
2.吸煙有害身體健康。某調查顯示吸煙時長與患肺癌風險存在一定關系。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不吸煙則不會有患肺癌的風險 B.越早戒煙越能降低肺癌死亡積累風險 C.肺癌細胞之間的黏著性比正常細胞高 D.吸煙一定會使肺部細胞的抑癌基因突變產生肺癌 組卷:8引用:3難度:0.6 -
3.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是兩類重要的可遺傳變異。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可以產生等位基因 B.同胞兄妹之間遺傳上的差異主要是基因突變所造成 C.基因突變在光學顯微鏡下不可見,但確實改變了基因的數量和位置 D.基因型為Aa的個體自交,因為基因重組而出現基因型為AA、Aa、aa的后代 組卷:5引用:2難度:0.7 -
4.基因A、a分別控制大鼠的黑眼和紅眼,基因D、d分別控制大鼠的黑毛和白化。現有基因型為AaDd的某個體發生了如圖所示變異,則變異后的該個體多次測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為( )
A.黑眼黑毛:紅眼白化=1:1 B.黑眼白化:黑眼黑毛:紅眼黑毛=1:2:1 C.黑眼白化:紅眼黑毛:紅眼白化=1:1:1 D.黑眼黑毛:黑眼白化:紅眼黑毛:紅眼白化=1:1:1:1 組卷:7引用:3難度:0.5 -
5.下列有關“低溫誘導植物細胞染色體數目的變化”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該實驗的步驟為選材→解離→漂洗→染色→制片 B.用卡諾氏液固定細胞形態后需用75%的酒精沖洗2次 C.低溫處理與多倍體育種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機理相同 D.可以在顯微鏡下觀察到正常的細胞和染色體數目發生改變后的細胞 組卷:16引用:4難度:0.5 -
6.下列關于單基因遺傳病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白化病孩子的父母不一定是白化病患者 B.父母都患某種單基因遺傳病,孩子有可能正常 C.單基因隱性遺傳病在男女中發病率相同 D.若患紅綠色盲的父親有個紅綠色盲的女兒,則母親一定帶有致病基因 組卷:4引用:3難度:0.7 -
7.“露西”是一具發現于東非大裂谷地帶的化石標本,其骨骼化石上肢骨與黑猩猩的相似,下肢骨與現代人類接近。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東非大裂谷地帶“露西”化石的發現為人和猿具有共同祖先提供了證據 B.生命活動所需能量主要來自細胞呼吸,屬于生物進化細胞水平的證據 C.鯨的鰭和蝙蝠的翼外形和功能差異顯著,不能為二者有共同祖先提供證據 D.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證據 組卷:5引用:5難度:0.7 -
8.如圖所示某地區在若干萬年前因地質改變產生一條河流,使當地的松鼠因地理隔離形成了兩個種群。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兩個種群中所有變異都可為松鼠的進化提供原材料 B.若干萬年前,河流導致的地理隔離阻斷了兩種群之間的基因交流 C.若大河變淺后,兩種群間個體能相互交配,則兩種群仍為同一物種 D.自然選擇對兩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所起作用相同 組卷:5引用:4難度:0.7 -
9.穩定性選擇、分裂選擇和單向性選擇是自然選擇中的三種類型。穩定性選擇把種群中極端變異個體淘汰,保留中間類型;分裂選擇把種群中極端變異個體按照不同方向保留,淘汰中間類型;單向性選擇在群體中保存趨于某一極端變異個體,淘汰另一極端變異個體。自然選擇不同類型建模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Ⅰ是穩定性選擇,Ⅱ是分裂選擇,Ⅲ是單向性選擇 B.經過長期定向的自然選擇,Ⅱ一定會形成兩個物種 C.類型Ⅲ導致該種群中某基因頻率逐代增加,其等位基因頻率逐代下降 D.種群內不同個體間存在表型差異,與種群基因多樣性有關 組卷:2引用:4難度:0.7 -
10.某種飛蛾的長翅對短翅為顯性,短翅類型占該種群的10%,長翅雜合子占該種群的20%,現將該種群引入到某常年刮大風的小島上,數年后發現短翅蛾的比例維持在81%左右。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引入小島前該飛蛾種群中長翅基因頻率為90% B.該飛蛾種群長翅基因和短翅基因構成了該種群的基因庫 C.引入小島后短翅基因頻率上升,種群發生定向突變 D.引入小島數年后該飛蛾種群中長翅基因頻率為10% 組卷:13引用:4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0分。
-
29.癢覺感受器能將組胺刺激引發的信號經感覺神經元傳入神經中樞后產生癢覺,引起抓撓反射,反射弧結構如圖1所示,①~⑤表示相關結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屬于癢覺感受器的是
(2)癢覺在
(3)已知機體內PTEN蛋白和TRPV1蛋白在抓撓反射中都能發揮作用,科研人員用組胺分別刺激正常小鼠、PTEN基因敲除小鼠和PTEN+TRPV1基因雙敲除小鼠的皮膚,結果如圖2所示。據圖推測PTEN蛋白在抓撓反射中的作用可能是組卷:13引用:6難度:0.6 -
30.如圖1表示興奮在突觸(化學突觸)處的傳遞過程;在甲殼類、魚類以及哺乳類動物的某些部位存在著電突觸,(以電流為信息載體,突觸前膜和突觸后膜緊密接觸,以離子通道相通),如圖2。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Ca2+的作用可能是
(2)若圖1釋放的是抑制性神經遞質,則主要引起下一神經元膜上的
(3)分析圖2推測電突觸傳遞興奮的速度比化學突觸傳遞興奮的速度
(4)若想要通過實驗探究電突觸傳遞興奮的方向,實驗思路是組卷:7引用:4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