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八年級(下)期中地理試卷

          發布:2025/1/5 6:0:2

          一、基礎素養題(本大題共10小題,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該選項前的字母填寫在答題卷上,每小題2分,共30分)

          • 1.秦嶺是我國中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是我國的“中央水塔”,具有“國家綠肺”之稱,也被尊稱為華夏文明的“龍脈”。讀圖完成下題。
            圖中甲地最有可能出產的水果是(  )

            組卷:3引用:0難度:0.60
          • 2.秦嶺是我國中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具有“國家綠肺”之稱。讀圖,完成6~7題。
            下列數據,有可能為乙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是(  )

            組卷:4引用:0難度:0.90
          • 3.同學們在郊區“創新農業”基地考察研學,如圖表示我國某地月平均氣溫和降水逐月累計情況。據此完成下面第10~11小題。
            該地最可能位于以下哪個地區(  )

            組卷:15引用:0難度:0.60
          • 4.如圖表示我國某地月平均氣溫和降水逐月累計情況。讀圖,回答下列25~26小題。
            該地的氣候特征是(  )

            組卷:18引用:0難度:0.50

          二、綜合能力題(本大題共2小題,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該選項前的字母填寫在答題卷上,每小題10分,共20分)

          • 23.我國幅員遼闊,甲地區有“蒼茫林海”之美,乙地區有“溫婉水鄉”之美,丙地區有“雄渾大漠”之美,丁地區有“巍峨雪山”之美。如圖為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分布圖,完成問題。

            (1)甲、乙兩個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分別是
             

            A.水稻、小麥
            B.甜菜、甘蔗
            C.小麥、玉米
            D.小麥、水稻
            (2)甲、乙兩個地區的主要油料作物分別是
             

            A.大豆、花生
            B.油菜、花生
            C.花生、油菜
            D.油菜、大豆
            (3)甲地區和乙地區的分界線是
             

            A.秦嶺一淮河一線
            B.黑河一騰沖一線
            C.干旱區與半干旱區的分界線
            D.熱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
            (4)甲地區和乙地區的確定的主導因素是
             

            A.氣溫
            B.降水
            C.地形地勢
            D.氣候
            (5)關于四大地理區域農業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雨熱同期,是我國糧食生產區之一
            B.乙—降水季節變化大,適宜發展旱作農業
            C.丙—嚴重缺水,適宜發展河谷農業
            D.丁一光照充足,適宜發展綠洲農業
            (6)《舌尖上的中國》記錄了我國不同地理環境下的不同飲食習慣,下列特色食品與所屬地區對應正確的是
             

            A.甲—刀削面
            B.乙—手抓肉
            C.丙—酥油茶
            D.丁—桂花酒
            (7)《中國詩詞大會》點燃了國人對詩詞的熱情。唐代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寫道:“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詩中描寫的場景應位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地區。
            A.甲
            B.乙
            C.丙
            D.丁
            (8)宋朝蘇軾在《魚蠻子》中寫道“江淮水為田,舟楫為室居。魚蝦以為糧,不耕自有余。”蘇軾詩中描寫的場景應位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地區。
            A.甲
            B.乙
            C.丙
            D.丁
            (9)關于四大地理區域自然環境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地區被稱為“紅土地”
            B.乙地區河流冬季普遍有結冰現象
            C.丙地區植被以森林為主
            D.丁地區有高原濕地——三江源
            (10)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下列地理事物中,依次出現在黃河流域的一組是
             

            A.酥油茶一吊腳樓一蒙古包一四合院
            B.碉房一蘭州拉面一馬頭琴一窯洞
            C.坎兒井一那達慕大會一信天游一四合院
            D.蒙古包一福建土樓一窯洞一京劇

            組卷:11引用:1難度:0.4
          • 24.區域治理與發展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用地理眼,解世界惑。”旅行,是一種學習;研學,是一種實踐。黃土高原是世界上黃土分布最廣、最厚、黃土地形類型最多、規模最宏大的地區,同時也是全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對黃土高原的研究、開發、治理,已是當下極為迫切的大事。某中學研學小組以“黃土高原的可持續發展”為研究課題,進行了研學旅行。如圖為黃土高原示意圖。

            【確定位置了解文化】
            (1)黃土高原位于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包括烏鞘嶺以東、
             
            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
            A.太行山脈以東、秦嶺以北
            B.太行山脈以西、秦嶺以北
            C.太行山脈以東、秦嶺以南
            D.太行山脈以西、秦嶺以南
            (2)黃土高原跨越的省級行政區域有
             

            A.山西、四川
            B.陜西、貴州
            C.陜西、山西
            D.河北、河南
            (3)研學小組在延安旅游,有時他們看到景點近在眼前,卻要繞道行駛,其原因是黃土高原
             

            A.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B.崎嶇不平
            C.地面平坦、一望無際
            D.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4)黃土高原地區的傳統民居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敘述錯誤的是
             

            A.當地黃土廣布,利于開挖窯洞
            B.當地氣候干燥,年溫差大;窯洞內冬暖夏涼,空氣濕潤
            C.黃土的垂直解理發育,使得窯洞不易坍塌
            D.當地為溫帶季風氣候,降水十分豐富,有利于開挖窯洞
            【實驗探究分析成因】
            (5)地理實驗是探究地理問題、培養地理實踐力的重要手段。該中學研學小組進行了模擬實驗,在其它自然環境相仿的情況,圖中I組、Ⅱ組、Ⅲ組、Ⅳ組演示實驗,說明了影響水土流失的因素分別是
             


            A.土質、降水、地形、植被
            B.植被、土質、地形、降水
            C.地形、土質、降水、植被
            D.地形、植被、降水、土質
            (6)同學們還了解到,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人為原因是
             

            A.夏季多暴雨
            B.植被破壞
            C.氣候干旱
            D.黃土土質疏松
            (7)實驗后,同學們提出了防治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在地勢較平坦的地帶平整土地,開墾農田
            B.在緩坡地帶種植樹木和牧草
            C.在陡坡地帶修建梯田,種植玉米和小麥
            D.在山腳地帶修建擋土壩、護坡壩
            【實際考察展望未來】
            在生態攻堅過程中,許多專家學者通過不斷實驗探索,實施“前埂后溝+梯壁植草+反坡梯田”的梯田果園模式(如圖),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8)“前埂后溝+梯壁植草”模式的主要生態作用是
             

            A.前埂利于排水防澇
            B.后溝利于保水保肥
            C.植草利于加固梯壁
            D.提高當地經濟收入
            (9)與水平梯田相比,在黃土高原上修建反坡梯田的優點是
             

            A.便于修路采礦
            B.利于種子萌發
            C.增強保持水土效果
            D.便于修筑窯洞
            (10)經過當地人民幾十年的治理,黃土高原正由“黃”變“綠”,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后產生的影響是
             

            ①糧食產量增加
            ②土壤肥力增加
            ③河流含沙量減小
            ④河床淤積嚴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組卷:22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