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山東省菏澤市成武縣育青中學九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10 21:0:1

          一、選擇題(共20分)說明:本大題包括20個小題,每小題1分。在每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

          • 1.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的過程中,若視野從甲調整為乙,需要移動裝片的方向以及應先后調節的顯微鏡結構一般是(  )

            組卷:92引用:7難度:0.9
          • 2.2017年8月8日,四川省北部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截至2017年8月13日20時,地震造成25人死亡,525人受傷,6人失聯,176492人(含旅客)受災,73671間房屋不同程度受損(其中倒塌76間)。這個數據的獲得所采用的方法是(  )

            組卷:40引用:5難度:0.5
          • 3.2020年全球首對圈養大熊貓在成都繁育研究基地誕生,乳名“熱干面”“蛋烘糕”承載著人們希望疫情早日結束的美好祝福。下列關于大熊貓主要特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354引用:19難度:0.9
          • 4.下列為四種微生物的結構示意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22引用:3難度:0.4
          • 5.體育中考時,同學們需消耗較多的能量,所以當天的早餐要適當增加含_____較多的食物(  )

            組卷:240引用:25難度:0.3
          • 6.下列關于人體呼吸的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308引用:16難度:0.4
          • 7.如圖是某同學用顯微鏡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時,所觀察到的物像(abc代表血管,箭頭代表血流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271引用:12難度:0.4
          • 8.如圖為心臟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205引用:7難度:0.6

          二、非選擇題(共30分,說明:本大題包括5個小題,每空1分,共30分,([]內填代號,橫線上寫文字)。)

          • 24.在學校的春季運動會上,小明同學報名參加了1500米的比賽項目。下面是相關記實材料和人體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①~⑦表示生理過程,ABCD代表系統或器官,Ⅰ、Ⅱ表示血管類型,a是可被人體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質),請分析回答:
            早晨,小明吃了豐盛的早餐;面包、煎雞蛋、生菜、牛奶。到了學校,開幕式后比賽開始,小明聽到槍響,立刻沖了出去。比賽中,小明感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最后100米沖刺了,同學和班主任老師在終點為他加油吶喊,他咬緊牙關第一個沖到了終點。由于沖刺過猛,他摔倒在地,擦傷了膝蓋。班主任老師趕忙扶起他,這時小明才感到疼痛難忍。

            (1)小明吃的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整個消化道中全部被消化分解成a的過程中,參與的消化液有
             
            。物質a經過過程[②]
             
            進入血液。
            (2)比賽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氧氣,小明呼吸的頻率和深度都會增加。進行甲圖中③時,肋間肌和膈肌處于
             
            狀態;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從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進入肺泡要依次穿過哪幾層細胞?
             

            (3)甲圖中若D代表腎臟,一部分a在D中從離開血液又回到血液途徑的結構依次是:腎小球→
             
            (用文字和箭頭表示)→腎小管周圍的毛細血管網。如果某人尿液中檢測到血細胞,則病變部位可能是
             

            (4)小明“擦傷膝蓋感到疼痛”的神經沖動傳導過程是
             
            (用圖乙中的數字和箭頭表示);班主任老師站在終點盯著小明從100米沖向終點的過程中,眼球內晶狀體曲度的變化是
             

            組卷:217引用:6難度:0.1
          • 25.傳染病是人類健康的大敵,人類與傳染病進行了長期不懈的斗爭。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早在3世紀,一旦某地瘟疫流行,人們會背井離鄉外出避疫,這說明人們很早就意識到了傳染病具有
             
            的特點。
            (2)北宋時期,我國人民最早采用接種人痘的方法預防天花。1796年,詹鈉發明了牛痘接種法來代替人痘接種法,這兩種方法都屬于
             
            免疫。從免疫的角度分析,接種的牛痘病毒屬于
             

            (3)19世紀,巴斯德和科赫等科學家陸續發現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等是引起傳染病的“罪魁禍首”,它們統稱為
             

            (4)我國已經成功研制出新冠病毒疫苗。從免疫的角度看,注射新冠病毒疫苗后,能刺激人體淋巴細胞產生相應的
             
            從而提高免疫力。

            組卷:44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