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山東省濱州市鄒平市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
發布:2024/12/12 13:0:2
第Ⅰ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個小題,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12小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選對得3分;第13~15小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
1.下列估測,最接近生活實際的是( )
A.中學生課桌的高度約0.8dm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18km/h C.鄒平市夏季的平均氣溫約為50℃ D.教室中空氣的質量大約200千克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2.小明乘船在湖上游玩,船行駛在平靜的湖面上,他看到相鄰的乘客靜止不動。他選擇的參照物是( )
A.他們乘坐的小船 B.湖水面 C.湖岸 D.湖中的小島 組卷:966引用:18難度:0.7 -
3.2021年12月9日,“太空教師”王亞平在中國空間站授課。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王亞平講課聲音很大是因為她的聲音頻率很高 B.地球上的學生聽到王亞平的聲音是靠聲波傳回地球的 C.在空間站聲音的傳播速度為3.0×108m/s D.王亞平說話發出聲音是因為聲帶在振動 組卷:12引用:1難度:0.8 -
4.關于聲現象的描述,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利用次聲波清洗眼鏡,說明聲波能傳遞信息 B.“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嘩”,是要求人們說話降低音調 C.教室內安裝噪聲監測裝置,可以有效控制噪聲 D.“聞其聲而知其人”,是根據聲音的音色來分辨人 組卷:13引用:1難度:0.6 -
5.小紅用二胡演奏《二泉映月》時,手指不斷變化按壓琴弦的位置,這樣做的目的是改變發出聲音的( )
A.振幅 B.響度 C.音調 D.音色 組卷:1240引用:22難度:0.8 -
6.小明從冰箱中取出一瓶冷藏的酸奶,放置一會兒瓶外壁布滿水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酸奶的溫度約為30℃ B.水珠是水蒸氣液化而成 C.水珠形成需要吸收熱量 D.水珠逐漸消失是升華現象 組卷:22引用:1難度:0.6 -
7.如圖所示是某種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的變化的曲線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AB段表示該物質溫度逐漸升高,它的熔點也在逐漸升高 B.在第8分鐘時該物質已全部熔化 C.該曲線可能是瀝青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D.該物質在BC段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 組卷:2549引用:50難度:0.5
三、作圖,實驗與探究題(本題共5個小題,共29分)
-
21.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中,甲、乙兩組同學采用完全相同的實驗裝置分別同時開始加熱等質量的水,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并同時開始記錄加熱時間和水的溫度。
(1)根據所學知識,結合表中的數據,可知本次實驗應選用 (選填“水銀”或“酒精”)制作的溫度計。在標準大氣壓下 物質 凝固點/℃ 沸點/℃ 水銀 -39 357 酒精 -117 78
(3)實驗中,觀察到水中氣泡上升情形如圖丙所示,可判斷該情形是水沸騰 (選填“前”或“后”)的現象。
(4)圖丁是兩組同學分別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水沸騰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由圖象可知水的沸點是 ℃;由圖象還可以看出,甲、乙兩組圖線不同的原因是水的 不同。組卷:578引用:9難度:0.7 -
22.小明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利用如圖甲所示器材進行了以下操作:
(1)把點燃的蠟燭A放在與水平桌面垂直的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 (填“點燃”或“沒點燃”)的蠟燭B,移動B,發現A燭焰的像出現在B“身上”,如圖甲所示,說明他在器材選擇上存在的問題是 。
(2)改造器材后,多次改變蠟燭 (填“A”或“B”)的位置,并移動另一支蠟燭,確定每次像的位置,將每次物和像的位置記錄在玻璃板下面的白紙上,連接物和對應的像點,如圖乙所示,由此可得出的結論是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 ,且它們的連線與鏡面 。
(3)小明想確定家中穿衣鏡成像的反射面,他將筆尖緊貼鏡面A。如圖丙所示,發現筆尖的像與筆尖之間有一段距離,說明 (填“A”或“B”)是反射面。
(4)小明遠離家中穿衣鏡時,他就現自己在鏡中的像大小變化情況是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組卷:94引用:2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