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中考物理復習試卷(三)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2分。每個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考生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將選定的答案標號涂黑)
-
1.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 )
A.瓦特 B.伏特 C.牛頓 D.焦耳 組卷:14引用:4難度:0.9 -
2.2021年5月15日,我國自主研發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將“祝融號”火星車著陸到火星表面,探測器從火星向地球傳遞信息是通過( )
A.紅外線 B.超聲波 C.電磁波 D.次聲波 組卷:480引用:10難度:0.8 -
3.2021年12月9日15時40分,“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如圖所示,“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在空間站內,翟志剛和葉光富兩名男宇航員聲音的音色相同 B.宇航員的彈琴聲是琴弦的振動產生的 C.航天員出艙后不借助其他儀器可以直接交流 D.奇妙的實驗引來學生高聲喝彩,這里的“高”指的是音調大 組卷:73引用:4難度:0.6 -
4.“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節氣準確反映了自然節律變化,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倒計時更是以二十四節氣為序,驚艷世界。下列節氣中涉及的物態變化,分析正確的是( )
A.“雨水”--雨的形成是汽化現象 B.“寒露”--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 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 D.“大雪”--雪的形成是升華現象 組卷:167引用:3難度:0.8 -
5.在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的過程中,機械能總量保持不變的是( )
A.勻速上升的熱氣球 B.自行車勻速上坡 C.石塊從手中下落(不計空氣阻力) D.火箭發射升空 組卷:316引用:3難度:0.8 -
6.汽車發動機常用水做冷卻劑,主要是因為水的( )
A.密度大 B.密度小 C.比熱容大 D.比熱容小 組卷:330引用:6難度:0.9 -
7.如圖所示,將絕緣導線繞在鐵釘上并與電池相連接,鐵釘將( )
A.被熔化 B.有磁性 C.明顯伸長 D.有電流通過它 組卷:830引用:5難度:0.8 -
8.2022年冬奧會上,極具高科技含量的“雪屏幕”采用兩臺10萬流明超高亮度高清激光投影機,將影像投射到超過1000平方米的雪地上。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投影過程包含光的直線傳播 B.投影過程利用了凸透鏡成像原理 C.“雪屏幕”的上的影像是虛像 D.“雪屏幕”主要發生了漫反射 組卷:107引用:5難度:0.8 -
9.在科學研究中,經常要用到控制變量法,如圖所示的實驗中沒有用到此方法的是( )
A.甲:探究蒸發快慢的影響因素 B.乙:探究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 C.丙: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D.丁:探究平面鏡成像規律 組卷:10引用:1難度:0.6 -
10.小明進行了如圖實驗:先在燒瓶中裝滿沸水,再倒掉沸水,然后在燒瓶口放入去殼的鵪鶉蛋(不留縫隙),將燒瓶口向右或向左或向下,發現鵪鶉蛋一直向燒瓶底部運動,小明的實驗目的是探究( )
A.大氣壓與雞蛋質量的關系 B.大氣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C.大氣各個方向壓強都相等 D.大氣的壓強與熱水溫度的關系 組卷:511引用:7難度:0.8
五、計算應用題(共25分。解答時要求在答題卡相應的答題區域上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計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未寫出演算過程的,不得分。答案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
30.在物理課外實驗探究活動中,某小組設計了一個能反映水平風力大小的裝置,如圖甲所示,電源電壓恒為16V,R0為定值電阻、L為額定電壓是2.5V的小燈泡,其I-U關系的部分數據如圖乙所示,AB為阻值60Ω、粗細均勻的電阻絲,OP為質量、電阻均不計的金屬細桿,下端連接一個金屬圓球P。閉合開關S,無風時,OP下垂并與A端接觸,此時電流表示數為0.2A;有風時,OP繞懸掛點O轉動,風對球的作用力F方向始終水平向右。求:
(1)電流表示數為0.2A時,燈泡的電阻;
(2)無風時R0消耗的電功率;
(3)有風時,為防止燈泡燒壞,求電阻絲AB接入電路中的最小阻值。組卷:40引用:1難度:0.4 -
31.如圖甲所示,重4N、底面積為150cm2的圓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升降臺中央,容器中原來裝有16cm深的水。圓柱體A懸掛在輕質細桿下保持靜止。已知圓柱體A與容器高度相同,質量為1.6kg。輕桿與圓柱體銜接處為力傳感器,下表面剛好與水面接觸;原理如圖甲所示,可通過電流表示數測得輕桿對物體的彈力大小,如表格所示。在向上調節升降臺直至圓柱體A與容器底部剛好接觸的過程中,記錄下電流表示數I與升降臺移動的距離h的關系,如圖乙所示。求:
電流表示數I與力傳感器所受彈力F關系:I/A 9 6 3 2 1 F/N 16 10 4 2 0
(2)圓柱體A的密度;
(3)容器的高度;
(4)當圓柱體A與容器底部剛好接觸時,緩慢撤走細桿和力傳感器后,待物體A靜止,容器對升降臺的壓強。組卷:133引用:1難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