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中圖版必修1高考題同步試卷:第1章 細胞的物質交換(01)

          發布:2024/12/19 22:30:1

          一、選擇題(共26小題)

          • 1.關于植物根系吸收礦質元素離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544引用:62難度:0.9
          • 2.關于細胞膜結構和功能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819引用:122難度:0.9
          • 3.下列過程中,不直接依賴細胞膜的流動性就能完成的是(  )

            組卷:403引用:37難度:0.9
          • 4.關于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2021引用:127難度:0.9
          • 5.下列關于物質出入細胞方式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527引用:55難度:0.9
          • 6.將三組生理狀態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別培養在含有相同培養液的密閉培養瓶中,一段時間后,測定根吸收某一礦質元素離子的量。培養條件及實驗結果見下表:
            培養瓶中氣體 溫度(℃) 離子相對吸收量(%)
            空氣 17 100
            氮氣 17 10
            空氣 3 28
            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組卷:732引用:99難度:0.9
          • 7.下列在葉綠體中發生的生理過程,不需要蛋白質參與的是(  )

            組卷:788引用:53難度:0.9
          • 8.取生理狀態相同的某種植物新鮮葉片若干,去除大的葉脈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塊,隨機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別放入三種濃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時間后測得甲的濃度變小,乙的濃度不變,丙的濃度變大。假設蔗糖分子不進出細胞,則關于這一實驗結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407引用:78難度:0.7
          • 9.下列過程中不屬于胞吐作用的是(  )

            組卷:1638引用:105難度:0.9
          • 10.下列過程中,不依賴膜蛋白的是(  )

            組卷:577引用:45難度:0.9

          三、解答題(共2小題)

          • 29.回答下列問題:
            (1)將貯藏的馬鈴薯(塊莖)放入蒸餾水中,水分通過
             
            的方式進入馬鈴薯細胞,引起馬鈴薯鮮重增加.隨著蒸餾水處理時間延長,該馬鈴薯鮮重不再增加,此時,馬鈴薯細胞的滲透壓比處理前的
             

            (2)將高溫殺死的馬鈴薯細胞放入高濃度的NaCl溶液中,
             
            (填“會”或“不會”)發生質壁分離現象.
            (3)將發芽的馬鈴薯制成勻漿,使其與斐林試劑發生作用,生成磚紅色沉淀,說明該馬鈴薯勻漿中含有
             

            組卷:607引用:38難度:0.5
          • 30.小腸的吸收是指食物消化后的產物,水和無機鹽等通過小腸上皮細胞進入血液和淋巴的過程.0.9%的NaCl溶液時與兔的體液滲透壓相等的生理鹽水,某同學處于麻醉狀態下的兔的一段排空小腸結扎成甲,乙,丙,丁4個互不相通,長度相等的腸袋(血液循環正常),并進行實驗,實驗步驟和實驗結果如表.
            向腸袋內注入等量的溶液,使其充盈 0.7%NaCl
            10mL
            0.9%NaCl
            10mL
            1.1%NaCl
            10mL
            0.9%NaCl+微量Na+載體蛋白的抑制劑共10mL
            維持正常體溫半小時后,測腸袋內NaCl溶液的量 1mL 3mL 5mL 9.9mL
            請根據實驗結果回答問題:
            (1)實驗開始時,水在腸腔和血液之間的移動方向是:甲組從
             
            ;丙組從
             
            .在這一過程中水分子的運動方向是從溶液濃度
             
            處流向溶液濃度
             
            處.本實驗中水分子的這種移動過程稱為
             

            (2)比較乙和丁的實驗結果,可推測小腸在吸收Na+時,需要
             
            的參與.

            組卷:479引用:34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