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七年級(下)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8/25 11:0:12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3分,共39分)
-
1.進入青春期,一些中學生從心里對父母筑起了防線,不愿意與父母交流和溝通,但又很想擁有朋友,特別渴望友誼。這反映的青春期矛盾心理是( )
A.反抗與依賴 B.閉鎖與開放 C.勇敢與怯懦 D.真實與虛偽 組卷:29引用:3難度:0.7 -
2.“學貴有疑”。在學習中,我們需要( )
A.要發展獨立思維 B.要培養批判精神 C.要開發創造潛力 D.要關注自身心理變化 組卷:6引用:2難度:0.8 -
3.青春的我們不僅追求外在美,而且要培養“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韻味,這啟示我們( )
A.可以追求形體、儀表等外在美 B.個人的外在美比內在美更為重要 C.在青春期只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養 D.追求外在美的同時體現青春的內在美 組卷:41引用:4難度:0.8 -
4.2022年2月,當我們在電視機前看到武大靖與隊友們為中國贏下北京冬奧會首枚金牌時,我們激動、興奮;當我們看到武大靖無緣短道速滑男子500米決賽時,我們擔心、憂慮。激動、興奮、擔心和憂慮是我們在表達( )
A.情緒 B.情感 C.情操 D.情趣 組卷:2引用:2難度:0.5 -
5.古人有很多描寫情緒變化的詩句,下列詩句中屬于這類的是( )
A.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B.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C.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D.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組卷:6引用:6難度:0.5 -
6.“當我們七八歲的時候,我的父母是天底下最好的父母;當我十四歲的時候,我的父母是最不講道理的父母;到了三十歲,我的父母還是最好的父母。”這說明( )
①情感與我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無關
②狹隘的生活經驗容易導致偏執的情感
③情緒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產生情感
④在生活經驗的不斷擴展中,我們的情感才可能更加豐富、深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組卷:15引用:2難度:0.5
二、非選擇題(61分)
-
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22年4月16日9時56分,在太空遨游半年的神舟十三號飛船在東風著陸場平安降落,太空“出差”的3名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安全順利出艙,重回地球的懷抱。離開地球的日子里,神舟十三號創造了一項又一項新的航天紀錄。4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表示,根據任務計劃安排,2022年將實施6次飛行任務,完成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中國航天,又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
(1)以上材料帶給我們哪些情感體驗?(兩點即可)?
(2)這些情感體驗對于我們的成長有什么意義?
(3)請你寫出一句表達愛國情感的詩句?組卷:0引用:2難度:0.3 -
18.某校七年級同學開展了“建設法治中國”的主題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并回答問題。
【關注法治進程】
習近平法治思想隨著實踐的發展而進一步豐富。黨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確立了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的路線圖、時間表。
(1)請你寫出法治的含義?
(2)材料表明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什么的必由之路?
【加強法治學習】
2022年12月4日是我國第九個國家憲法日,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青少年不僅是法治中國建設的受益者,更應該成為參與者和推動者。
(3)什么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
(4)憲法宣傳日活動啟示未成年人應該怎樣學會依法辦事?
【推進法治建設】
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小組同學開展了民法典宣傳活動,小組成員們利用周末向全體師生發放宣傳單,向他們宣講民法典知識。每當回想起這段經歷,大家都感覺非常有意義。
(5)小組同學開展的宣傳活動,說明一切法律既不是銘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銘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哪里?
(6)除向全校師生發放宣傳單外,同學們還可以通過哪些方式宣傳民法典?(寫出兩點)組卷:12引用:2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