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9-2020學年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效實中學高三(上)第一次模擬信息技術試卷

          發布:2024/12/27 1:0:5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下列有關信息與信息技術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6引用:1難度:0.6
          • 2.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1引用:1難度:0.5
          • 3.使用 Access 打開數據表,界面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5引用:1難度:0.5
          • 4.使用 UltraEdit 軟件觀察字符內碼,部分界面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5引用:1難度:0.5
          • 5.使用 Photoshop 軟件制作“江雪”作品,部分界面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2引用:1難度:0.4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其中第13題4分,第14題8分,第15題7分,第16題7分,共26分)

          • 15.冬天到了,室外運動顯然已經不適合,因此效實中學準備要舉辦室內的乒乓球賽 啦。現在有 2k 個同學參加,每天安排若干場比賽,且每位同學每天僅參加一場比賽,試給出一種賽程安排表,使得 2k-1 天內任意兩個同學都至少比賽過一場。 按照比賽要求,可以設置賽程表為 n 行 n-1 列的二維表,其中第 i 行第 j 列的元素表 示和第 i 個選手在第 j 天進行比賽的同學編號。
            若 k=1,則賽程表如下:

            若 k=2,則賽程表如下:

            觀察兩個表不難發現:
            ①第二個表的左上角和右下角與第一個表相同;
            ②第二個表的左下角和右上角相同,恰好是第一個表各元素值加 2. 因此可以通過第一個表來構造第二個表。同理可得,當  n=2k  個同學的比賽日程表,可以通過 n=2k-1  個同學的比賽日程表構造得到。
            實現上述功能的 VB 程序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Dim a(1 To 10000)As Integer
            Dim n As Long,tmp As Long,i As Integer,j As Integer,t As Integer a(1)=1:n=1
            k=Val(Text1.Text) For t=1 To k
            tmp=
             

            n=n*2
            For i=tmp+1 To n
            For j=1 To tmp
             

            Next j
            Next i
            For i=tmp To n′改錯
            For j=tmp+1 To n
            a((i-1)*2^k+j)=a((i+tmp-1)*2^k+(j+tmp) Mod n) Next j
            Next i
            For i=tmp+1 To n
            For j=tmp+1 To n
            a((i-1)*2^k+j)=a((i-tmp-1)*2^k+j-tmp) Next j
            Next i
            Next t
            For i=1 To n st=″″
            For j=1 To n
            st=st+Str(a((i-1)*2^k+j)) Next j
            List1.AddItem st
            Next i
            End Sub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按鈕事件的標準名為
             

            (2)加框處代碼有誤,請改正。
            (3)補充①、②處代碼實現上述功能。

            組卷:0引用:1難度:0.5
          • 16.效實中學的同學靜校時間經常要被叫去過關,今天又有??個同學要去過關啦~但 這些同學很不幸,他們必須先過?老師的關,再過?老師的關,才能完成過關任務。現在知道每個人過?、?關的時間,比如第??個人,過關的時間分別為?,?.求一 個過關順序使得過關時間總用時最短,就是讓?、?老師的總空閑時間最短。很明顯第一個同學在?老師處過關時,?老師必須等待,最后一個同學在?老師處過 關時,?老師也在等待。因此將在?處過關最短的放在最前面,將在?處過關最短的
            放在最后面
            假設?是?,?中較小的那一個,例如?=3時,過關時間如表:
            編號 1 2 3
            A 22 3 19 排序后 編號 2 1 3
            B 10 17 15 M 3 10 15
            M 10 3 15
            若?=?,則將他排在從頭開始過關者后面;若?=?,則將他排在從尾開始過關者前面;
            則最優的過關順序為(同學 2,同學 3,同學 1),計算最短時間=3+19+22+10=54,計算時請注意,在過程中若?老師的過關時長較長,會增加?老師的過關時長,最后還需要加上?老師過關的最后一個同學的過關時長。
            實現上述功能的 VB 程序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Dim a(1 To 100)As Integer,b(1 To 100)As Integer
            Dim m(1 To 100)As Integer,s(1 To 100)As Integer
            Dim ans(1 To 100)As Integer,n As Integer,tmp As Integer
            Dim k As Integer,i As Integer,j As Integer,t As Integer
            '輸入略,將同學在 A 老師處的過關時間存在 a 數組,在 B 老師處的時間存在 b 數組
            n=5
            For i=1 To n
            If a(i)>b(i) Then m(i)=b(i) Else m(i)=a(i)
            s(i)=i
            Next i
            For i=1 To n-1
            For j=i+1 To n
            If ①
             
             Then
            tmp=m(i):m(i)=m(j):m(j)=tmp tmp=s(i):s(i)=s(j):s(j)=tmp
            End If
            Next j
            Next i
            k=0:t=n+1
            For i=1 To n
            If  ②
             
              Then k=k+1
            ans(k)=s(i)
            Else
            t=t-1 ans(t)=s(i)
            End If
            Next i
            k=0:t=0
            For i=1 To n
            k=k+a(ans(i))
            If   ③
             
              Then t=k t=t+b(ans(i))
            Next i Print t End Sub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在 A 老師處過關的 5 個同學的時間分別是:3 5 8 7 10,在 B 老師處過關的 是 6 2 1 4 9,那么,最終過關的總時間是
             

            (2)補充①、②、③處代碼實現上述功能。

            組卷:0引用:1難度:0.9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