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寶清縣部分地區八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12/3 15:0:2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50分)
-
1.僧帽水母呈藍青色,形如僧侶的帽子,其長長的、柔軟的觸手象一條條美麗的綢帶,雖外表動人,卻有和眼鏡蛇一樣厲害的毒液。下列有關僧帽水母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身體呈輻射對稱 B.通過肛門排出食物殘渣 C.毒液藏于刺細胞內 D.利用消化腔消化食物 組卷:130引用:6難度:0.6 -
2.蚯蚓、水蛭等動物沒有發達的骨骼也能靈活運動,其主要原因是( )
A.體表有黏液 B.體壁有剛毛 C.身體分節 D.肌肉發達 組卷:176引用:8難度:0.5 -
3.下列關于環節動物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身體由許多彼此相似的體節組成,靠剛毛或疣足輔助運動 B.體表包裹著一層密不透水的角質層,起保護作用 C.身體有口無肛門,食物殘渣由口排出體外 D.身體和附肢有分節,有外骨骼 組卷:84引用:4難度:0.5 -
4.有人說:“光彩奪目的珍珠是貝類在劇痛中滴落的淚珠。”這些“淚珠”一直是人類保健品和裝飾品中重要的原料。形成“淚珠”的結構是河蚌的( )
A.貝殼 B.外套膜 C.口 D.足 組卷:205引用:19難度:0.9 -
5.我國古詩詞中有很多描述動物的詩句,下列詩句中的各種動物,體表沒有外骨骼的是( )
A.泥融飛燕子 B.穿花蛺蝶深深見 C.蟬噪林逾靜 D.早有蜻蜓立上頭 組卷:179引用:9難度:0.5 -
6.魚類是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它們幾乎棲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環境。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章魚、鯨魚、魷魚都屬于魚類 B.魚用肺呼吸,肺中密布毛細血管 C.魚的身體分為頭部、軀干部和尾部三部分 D.魚生活在水中,完全通過軀干部的擺動來游泳 組卷:130引用:10難度:0.5 -
7.魚兒在水中不停地吞水、吐水,該行為的主要作用是( )
A.調節身體比重,協助身體運動 B.吸收所需要的水分 C.攝入水分中的食物 D.吸收水中的氧氣 組卷:64引用:2難度:0.6 -
8.青蛙屬于兩棲動物是因為( )
A.青蛙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陸地生活 B.青蛙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生活在陸地,用肺呼吸,皮膚輔助呼吸 C.青蛙用肺呼吸又用鰓呼吸 D.青蛙能在陸地跳躍,腳上又具有適應游泳的蹼 組卷:157引用:4難度:0.5 -
9.爬行動物在進化上比兩棲動物高等的主要特點( )
A.用肺呼吸 B.能在地上爬行 C.卵生 D.生殖和發育可以擺脫對水環境的依賴 組卷:205引用:8難度:0.5 -
10.尖尾雨燕堪稱飛得最快的鳥類,下列特征與尖尾雨燕飛行時減輕體重無關的是( )
A.骨骼輕薄 B.長骨中空 C.直腸短 D.有龍骨突 組卷:170引用:13難度:0.5 -
11.冬殘奧會的吉祥物是“雪容融”,頭頂上有象征吉祥的如意造型以及和平鴿和天壇組成的一圈圖案,這是和平友誼的象征。以下關于“鴿”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體溫恒定 B.體內有脊柱 C.體表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 D.肺和氣囊都能進行氣體交換 組卷:626引用:36難度:0.3 -
12.鴨嘴獸嘴和腳像鴨子,而身體和尾部像海貍,能分泌乳汁哺育幼仔成長。請判斷鴨嘴獸最可能屬于的動物類群是( )
A.魚類 B.爬行動物 C.鳥類 D.哺乳動物 組卷:78引用:4難度:0.9 -
13.某同學利用兩片木板、兩條松緊帶和一顆螺絲釘做成一個骨——關節——肌肉關系的模型,其中木板代表( )
A.骨 B.關節 C.骨骼肌 D.肌腹 組卷:109引用:11難度:0.5 -
14.運動時,人的關節中能減少兩骨之間的摩擦,并緩沖兩骨之間撞擊力的是( )
A.關節頭 B.關節窩 C.關節囊 D.關節軟骨 組卷:67引用:4難度:0.5 -
15.研究動物運動系統的組成時,取一個完整的雞翅進行解剖,通過觀察發現,將骨骼肌連接在 骨上的結構是( )
A.關節腔 B.關節軟骨 C.肌腱 D.肌腹 組卷:36引用:5難度:0.6 -
16.“角棕纏彩絲,龍舟躍水至”。劃龍舟時,船員整齊劃一的劃槳動作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劃槳動作中,屈肘和伸肘交替進行,屈肘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的狀態是( )
A.同時收縮 B.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 C.同時舒張 D.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 組卷:25引用:4難度:0.5 -
17.打籃球可以強身健體,是許多男同學非常喜歡的運動項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人打籃球是學習行為 B.打籃球運動需要多個系統的配合 C.關節在投籃動作中起到支點的作用 D.圖中所示投籃動作中,肱二頭肌從舒張狀態變為收縮狀態 組卷:58引用:4難度:0.6 -
18.從行為獲得途徑來看,下列屬于學習行為的是( )
A.草蜥遇到敵害會主動斷尾 B.大山雀打開瓶蓋偷喝牛奶 C.失去雛鳥的紅雀喂食金魚 D.蜘蛛第一次織網捕食獵物 組卷:58引用:6難度:0.6 -
19.下列關于動物行為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 B.動物聲音、氣味等可以傳遞信息 C.先天性行為是由動物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 D.學習行為是動物后天學習所得,不受遺傳物質的影響 組卷:114引用:8難度:0.5 -
20.下列動物具有社會行為的是( )
A.爆發蝗災時的蝗蟲群 B.搬運食物的螞蟻群 C.麥地里啄食的麻雀群 D.叮在腐肉上的蒼蠅群 組卷:118引用:12難度:0.5 -
21.群體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時交流信息,下列動物行為中不能起到通訊作用的是( )
A.蟾蜍受到攻擊時身體會充氣膨脹 B.擔任警戒任務的鹿看見狼豎起白色的尾巴 C.雌性菜粉蝶釋放性外激素 D.蜜蜂通過舞蹈指示蜜源所在方向 組卷:120引用:19難度:0.5 -
22.人們通過科學引入瓢蟲控制蚜蟲的數量,減輕了蚜蟲對作物的危害。這體現了動物能( )
A.維持生態平衡 B.促進物質循環 C.幫助植物傳粉 D.參與物質循環 組卷:159引用:19難度:0.5
五、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共15分)
-
67.某生物興趣小組想要探究菜青蟲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葉片的行為是先天性行為還是學習行為,設計如下實驗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菜青蟲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葉片的行為是先天性行為嗎?
作出假設:菜青蟲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葉片的行為是先天性行為。
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在十字花科植物(如白菜、油菜、蘿卜、卷心菜等)葉片上找有菜粉蝶蟲卵的葉片,帶回實驗室;如上圖所示,將帶有蟲卵的葉片分別放入不同的燒杯中,每個燒杯中再分別放入不同種的植物葉片,將燒杯放置在溫暖的地方。觀察孵化出的菜青蟲取食情況。
觀察結果:菜青蟲只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葉片。
得出結論。
根據上述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以上實驗的設計和實施過程中,要將蟲卵隔離飼養的目的是排除菜青蟲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葉片的行為是生活中相互
(2)實驗中設置了許多個燒杯(A、B、C、D),除葉片不同外,其他條件都
(3)通過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結論:組卷:24引用:1難度:0.5 -
68.鮮美的肉湯放置久了會變酸,這是微生物引發的“惡作劇”。這些微生物來自哪里?法國生物學家巴斯德通過巧妙的實驗解答了這一問題。如圖是巴斯德的實驗示意圖,A瓶和B瓶內都裝有肉湯,圖甲表示將A瓶內肉湯煮沸,B瓶不做處理。一段時間后,其中一瓶肉湯仍然保持鮮美,另一瓶肉湯變質;接著,將肉湯鮮美那瓶的瓶頸打斷(如圖乙),數日后,瓶中肉湯也變質。請分析作答:
(1)圖甲中,是A、B兩瓶形成
(2)在安裝好裝置之后,利用酒精燈把A瓶肉湯煮沸,其主要目的是
(3)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后人稱他為“組卷:2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