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新人教版選修4《2.3 城鄉特色景觀與傳統文化的保護》2019年同步練習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讀圖,回答1~2題。

            該圖是我國哪座城市的標志(  )

            組卷:1引用:0難度:0.80
          • 2.讀圖,回答1~2題。

            該圖示所在城市屬于(  )
            ①交通樞紐城市 ②區域中心城市 ③商貿旅游城市  ④口岸城市

            組卷:1引用:0難度:0.60
          • 3.長期以來的人類活動,給我們生活的城鄉環境造就了特色各異的景觀。回答3~4題。
            下列不屬于城鄉特色景觀的是(  )

            組卷:1引用:0難度:0.80
          • 4.長期以來的人類活動,給我們生活的城鄉環境造就了特色各異的景觀。回答3~4題。
            下列特色景觀與其所在地搭配正確的是(  )
            ①“小橋、流水、人家”--江蘇昆山周莊獨特水鄉景觀
            ②“家家流水,戶戶垂柳”--云南麗江的高原水鄉風貌
            ③將“古城歷史典故”列入保護范圍--古城蘇州寒山寺風景區
            ④“萬國建筑博覽”--上海外灘江邊大道

            組卷:1引用:0難度:0.70
          • 5.據《中國文化報》“……現代企業流水線的激越高昂與昆曲的柔媚清麗,工業園的開闊疏朗與網師園的精致古雅,白發蘇州以它閑看庭前花開花落的雍容氣度,將它們統統接納在懷抱之中……”據此回答5~6題。
            上述材料最能體現蘇州保護城鄉特色景觀和傳統文化的哪項措施(  )

            組卷:10引用:0難度:0.70

          二、綜合題

          • 19.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1: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過程也飛速加快,在城市化推進過程中,如何做好城鄉特色景觀和傳統文化的保護是個極為重要的問題。
            材料2:蘇州城市西北部局部圖,前面是寒山寺風景區,運河、老式民居、楓橋、寒山寺等古跡歷歷在目,遠處則是高樓林立的蘇州新區,這里集中了2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已成為國際重要的信息產業基地。
            (1)城鄉特色景觀和傳統文化是城鄉個性的重要體現。列舉在城市規劃和發展過程中,需要重點保護的特色景觀和傳統文化。(至少六條)
            (2)據材料2說明怎樣協調城鄉發展和城鄉特色景觀及傳統文化保護的關系。

            組卷:7引用:1難度:0.5
          • 20.閱讀材料,回答以下各題。
            材料1:

            材料2:城市的發展除了保證有正常能源、水源等供應外,還要有特色。在北京,一個馬來西亞建筑師去看北京的城市建筑,轉了一圈一時難以找到傳統建筑。他驚訝于北京的現代建筑如此之多,但很多都是從國外復制過來的二三流設計作品。他惋惜那么多北京的四合院沒有了,北京的傳統建筑越來越少,已變得千城一面,萬樓一樣了。
            材料3:四川成都的芙蓉古城被公認為繼承傳統建筑文化、突出地域文化特點的全國著名房地產項目。它集川西民居之靈氣、巴蜀文化之精華、古老成都之淳樸、江南園林之情趣于一身,是目前國內屈指可數的融居住、旅游、休閑、度假、商務為一體的超大規模園林和傳統民居風格建筑。在此居住的人們不僅有舒適的住宅,而且享受到濃郁的川西建筑文化。
            (1)材料1圖中序號表示的含義分別是:①
             
            ;②
             
            ;③
             
            ;④
             

            (2)流經城市河流的徑流水流平穩,利于航運,但極易受城市工業及生活用水的污染,請為經過城市的河流的治理與利用提供合理建議。
            治理污染方面:
             

            河流利用方面:
             

            (3)在現代城市建設規劃和設計中,要使一個城市有特色,應做到:
            一是
             
            ,即及時有效地保護現有的地域建筑特色。
            二是
             
            ,即將傳統的、民族的建筑特征融入現代建筑設計中,傳承優秀的傳統建筑文化藝術。
            三是
             
            ,即讓傳統的建筑藝術精華在現代城市建筑中得以傳承、延續,并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新穎的設計,使民族文化在現代社會中得以延續和發揚光大。

            組卷:6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