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武漢市高考生物調研試卷(2月份)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蛋白質通過不同類型的囊泡從糙面內質網合成部位轉運至高爾基體,進而再轉運至溶酶體、質膜或分泌到細胞外。布雷非德菌素A可以阻礙細胞的囊泡轉運過程。用這種藥物處理時,下列哪種物質的合成短期內不會受到影響( ?。?/h2>
A.巨噬細胞中水解入侵病原體的酶 B.催化葡萄糖分解為丙酮酸的酶 C.注射新冠疫苗后漿細胞產生的物質 D.細胞膜上識別胰島素的受體 組卷:7引用:2難度:0.7 -
2.細胞中衰老的細胞器或者一些折疊錯誤的蛋白質被一種雙層膜結構包裹,形成自噬體,細胞隨即發生自噬。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h2>
A.形成的自噬體膜由4層磷脂雙分子層構成 B.細胞自噬與細胞凋亡不同,細胞自噬不會導致細胞凋亡 C.處于營養缺乏的細胞可以通過自噬重新獲得物質和能量 D.羧基被3H標記的亮氨酸可用于驗證細胞自噬中所需酶來自溶酶體 組卷:16引用:5難度:0.7 -
3.圖1為人體某細胞細胞膜對葡萄糖的轉運過程,圖2為葡萄糖轉運相對速率與葡萄糖濃度的關系。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r />
A.該細胞轉運葡萄糖的方式為易化擴散,GLUT為載體蛋白 B.葡萄糖的轉運速率將會隨著葡萄糖濃度的升高持續增大 C.半乳糖抑制葡萄糖的轉運可能是因為與葡萄糖競爭GLUT D.胰島素與該細胞受體結合可能會促進其細胞膜上GLUT數量增多 組卷:16引用:2難度:0.7 -
4.以某種多細胞綠藻為材料,研究環境因素對其葉綠素a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影響,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 />
A.光反應中產生的NADPH既可做還原劑也可以儲存能量 B.高光強條件下葉綠素a含量高體現了生物與環境的適應 C.在低光強條件下溫度對該綠藻光合速率的影響更顯著 D.圖2測定的綠藻放氧速率等于光反應產生O2的速率 組卷:19難度:0.7 -
5.圖示為動物細胞消耗葡萄糖生成乳酸獲取能量的一種途徑。與正常細胞相比,有氧條件下癌細胞主要通過該途徑消耗葡萄糖以獲取能量。p53蛋白可與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結合并抑制其活性。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r />
A.有氧條件下癌細胞在細胞質基質中發生上述過程 B.正常細胞中p53蛋白可以抑制細胞異常增殖,還可能促進細胞凋亡 C.癌細胞中p53蛋白含量降低有助于其獲得大量能量 D.獲取相同能量的條件下,與癌細胞相比,正常細胞消耗的葡萄糖更多 組卷:12難度:0.6 -
6.在小鼠脂肪細胞的分化過程中,PPARγ基因的啟動子呈現低甲基化趨勢,其mRNA的表達量逐漸上升。敲除該基因則不能分化形成脂肪細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h2>
A.PPARγ基因可能調控了機體脂肪的生成和脂肪組織的發育 B.DNA的甲基化可能也受相應基因的調控,并能遺傳給子代 C.表觀遺傳中的甲基化現象還可能發生在染色體的組蛋白上 D.研究相應的去甲基化藥物可能可以作為肥胖癥治療的新思路 組卷:15引用:2難度:0.6 -
7.miRNA是一類廣泛存在于真核細胞中的微小RNA.該RNA的前體經剪接加工最終與其他蛋白質形成沉默復合物,該復合物可通過與靶基因的mRNA結合來介導mRNA的降解,從而調控生物性狀。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miRNA基因的表達過程包括轉錄和翻譯兩個階段 B.原核細胞不存在RNA剪接過程,因而不存在RNA-蛋白質復合物 C.miRNA含有的堿基越多,其沉默復合物作用的靶基因的種類越少 D.沉默復合物將基因沉默的原理是通過堿基互補配對抑制靶基因的轉錄 組卷:55引用:4難度:0.5
二、非選擇題
-
23.2022年11月5日,《濕地公約》第14屆締約方大會在中國武漢和瑞士日內瓦同步開幕。展示了中國加入《濕地公約》30年來在濕地保護、修復、科研、宣教等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常見的濕地生態系統有:沼澤、紅樹林、城市湖泊等。
(1)為修復某沼澤濕地生態系統,在某一區域不同水深人工種植沉水植物或挺水植物,這是利用了群落的垂直結構,這種結構為鳥類等動物創造了多種多樣的
(2)紅樹林是在海洋和陸地交界處的濕地生態系統,具有強大的固碳能力,可有效緩解溫室效應。請從物質循環的角度闡釋其原因:
(3)城市中的湖泊濕地生態系統常通過種植挺水植物、投放食藻動物、添加溶藻病毒等方式治理水華以增強其功能,這些方法分別利用了
(4)濕地生態系統具有很多功能,如游玩觀賞、某些植物可人藥、凈化水質、提高空氣質量、緩解溫室效應等,以上功能中體現了生物多樣性間接價值的有組卷:18難度:0.5 -
24.家蠶是一種二倍體經濟昆蟲,性別決定類型為ZW型,雄蠶品質更優,但家蠶的雌雄性狀在卵和幼蟲時期難以區分,因此研究者在解決該問題的育種工作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回答下列問題:
(1)未受精的卵子經低溫等處理可誘導卵子融合而發生孤雌生殖,孵化出極少的雄蠶。只考慮性染色體上的基因,這些雄蠶總是純合子,其原因是
(2)研究者為了通過卵色區分性別培育出了純合卵色品系L1:黑卵♀、白卵♂(其中黑卵為顯性性狀),并進行了如下實驗(不考慮同源區段和致死效應):
實驗一:L1黑卵♀×L1白卵♂→黑卵♀:白卵♂=1:1;
實驗二:L1黑卵♀×野生型純合黑卵♂p50→F1全為黑卵;
實驗三:實驗二F1黑卵♂×L1黑卵♀→F2黑卵:黑卵♂:白卵♂=2:1:1。
據實驗一可以確定,L1品系中控制黑卵的基因一定位于
(3)假設控制卵色的另一對基因位于Z染色體上,p50和L1白卵♂的基因型分別為
注:1~10號為F2白卵♂組卷:1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