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河南省信陽市普通高中高三(上)第一次質檢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15 2:0:2
一、選擇題。本卷共26題,每小題2分,共5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下列關于物質的存在形式,說法錯誤的是( )
A.細胞中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細胞中大多數無機鹽以離子的形式存在 C.生物體內的糖類絕大多數以單糖的形式存在 D.真核細胞中絕大多數DNA存在染色質上 組卷:52引用:3難度:0.6 -
2.下列關于生物學重要探索歷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施萊登和施旺是“細胞學說”的主要建立者 B.薩姆納利用多種方法,證明了酶是蛋白質或RNA C.胰島素的人工合成打破了生命物質與非生命物質的界限,是人工改造生命的重要里程碑 D.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它形象而概括地反映了DNA分子結構的共同特征 組卷:1引用:2難度:0.7 -
3.如圖為細胞結構的概念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e為細胞質基質,是細胞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 B.圖中c是細胞膜,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一定離不開膜上糖蛋白的參與 C.圖中d是細胞的邊界 D.在綠色植物的所有細胞中一定都含有g和h 組卷:7引用:2難度:0.7 -
4.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及功能的敘述中,正確的有( )
①沒有線粒體的細胞一定是原核細胞
②艾滋病病毒、乳酸菌和酵母菌都含有RNA和蛋白質
③內質網可以增大細胞內的膜面積,有利于化學反應快速進行
④動物細胞特有的細胞器是中心體
⑤細胞核和細胞質之間的物質交換都是通過核孔完成的A.一項 B.兩項 C.三項 D.四項 組卷:5引用:2難度:0.7 -
5.馬鈴薯,俗稱土豆。栽培馬鈴薯不但“省水、省肥、省藥、省勁兒”,而且產量高,被列為我國糧食安全的第四大主糧食作物。下列有關馬鈴薯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馬鈴薯塊莖可作為鑒定還原糖的理想材料 B.馬鈴薯細胞中的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 C.馬鈴薯塊莖細胞呼吸產生二氧化碳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 D.提取馬鈴薯的綠葉中色素采用紙層析法 組卷:264引用:4難度:0.3 -
6.下列關于生物學重要探索歷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施萊登和施旺是“細胞學說”的主要建立者 B.薩姆納利用多種方法,證明了酶是蛋白質或RNA C.胰島素的人工合成打破了生命物質與非生命物質的界限,是人工改造生命的重要里程碑 D.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它形象的概括地反映了DNA分子結構的共同特征 組卷:2引用:1難度:0.9 -
7.某種酶P由RNA和蛋白質組成,可催化底物轉化為相應的產物。為探究該酶不同組分催化反應所需的條件。某同學進行了下列5組實驗(表中“+”表親有,“-”表示無)。
實驗組 底物 RNA組分 蛋白質組分 低濃度Mg2+ 高濃度Mg2+ 產物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 A.酶P必須在高濃度Mg2+條件下才具有催化活性 B.蛋白質組分的催化活性隨Mg2+濃度升高而升高 C.在高濃度Mg2+條件下RNA組分具有催化活性 D.在高濃度Mg2+條件下蛋白質組分具有催化活性 組卷:13引用:1難度:0.7 -
8.“膜流”是指細胞的各種膜結構之間的聯系和轉移,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吸水漲破屬于“膜流”現象 B.枯草桿菌和酵母菌均能發生“膜流”現象 C.溶酶體內含有較多的水解酶,與“膜流”無關 D.“膜流”現象說明生物膜成分和結構相似 組卷:27引用:24難度:0.7 -
9.如果將單細胞的變形蟲和紅細胞一同放到純水中,那么( )
A.兩種細胞都將破裂死亡 B.兩種細胞都將存活 C.變形蟲死亡,紅細胞存活 D.變形蟲存活,紅細胞死亡 組卷:10引用:5難度:0.7 -
10.NO3-和NH4+是植物利用的主要無機氮源,根細胞對這兩種離子的相關轉運機制如圖所示(已知NH4+的吸收由根細胞膜兩側的電位差驅動)。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TP合成抑制劑會直接抑制根細胞對NH4+的吸收 B.根細胞對H+的吸收和排出依賴于同一種載體蛋白 C.根細胞吸收NH4+速率僅取決于膜兩側NH4+的濃度差 D.根細胞吸收NO3-速率與膜兩側H+的濃度差有關 組卷:3引用:1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卷共5大題,共48分
-
30.某兩性花植物的花色(黃色、白色、橙色、淺橙色)由細胞核中獨立遺傳的兩對等位基因 (A/a、B/b)控制,純種橙花品種甲與純種白花品種乙雜交,F1均表現為黃花;F1植株自交,F2出現黃花、白花、橙花和淺橙花4種花色。請回答下列問題:
(1)豌豆屬于
(2)已知白花親本乙的基因型為AAbb,則甲和F1植株的基因型分別為
(3)對F2黃花、白花、橙花和淺橙花進行計數,發現黃花:白花:橙花:淺橙花=27:9:3:1,而不是理論比9:3:3:1。關于此結果出現的原因,有兩種假設:
假設1:某些花粉不易萌發。若此假設正確,根據實際結果推斷,含有
假設2:某些幼苗生存能力差,在開花前死亡。若此假設正確,根據實際結果推斷,組卷:9引用:1難度:0.5 -
31.圖1為某動物體內五個處于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示意圖;圖2表示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為2n的生物不同細胞分裂時期染色體、染色單體和核DNA分子的含量;圖3為某哺乳動物(基因型是AaBb)的精原細胞分裂產生精子的過程簡圖,其中A~G表示相關細胞,①~④表示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b細胞名稱是
(2)皮膚生發層細胞分裂時染色體、染色單體和核DNA分子的含量關系可用圖2中
(3)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減半發生在圖3的
(4)某同學依據圖3分析該動物能產生四種且數量相等的精子,基因型分別是AB、Ab、aB、ab。請判斷其分析結果是否合理(不考慮變異)組卷:17引用:4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