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西溪中學七年級(下)期中科學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
1.中國傳統的飲食文化中,對菜肴講究色、香、味俱佳。人們在享用美食的過程中,主要參與色、香、味的感覺為( )
A.熱覺、味覺、痛覺 B.聽覺、觸覺、冷覺 C.視覺、嗅覺、味覺 D.觸覺、聽覺、味覺 組卷:9引用:8難度:0.5 -
2.用手機攝像頭掃描二維碼(如圖)可快速登錄、訪問網頁,當手機掃描二維碼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二維碼是光源 B.二維碼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 C.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 D.用紅色的光照射二維碼,黑色部分顯紅色 組卷:42引用:3難度:0.5 -
3.下列哪種繁殖方式不是營養繁殖( )
A.把蒜瓣種下使之長成新個體 B.把桃核種下使之長成新個體 C.把馬鈴薯的塊莖種下使之長成新個體 D.把大麗花的塊根種在土里長成新個體 組卷:13引用:1難度:0.5 -
4.農民工王小二在政府的幫助下,走上了飼養牛蛙和野兔的致富之路。他觀察到雌雄牛蛙以“抱對”形式進行繁殖,野兔是以“交配”形式進行繁殖。下列關于牛蛙和野兔生殖方面的表述正確的是( )
A.牛蛙和野兔都是體內受精 B.野兔的受精卵在子宮內形成 C.胚胎發育所需的營養都來自母體 D.野兔繁殖的后代的成活率比較高 組卷:22引用:1難度:0.5 -
5.如圖是公園中的“傳聲筒”,管子是空心且兩側開口,當一人在話筒管路一側發聲時,另一側的人能夠聽到傳輸的聲音。關于此現象,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發聲的物體一定在振動 B.聽到的聲音是靠金屬管傳來的 C.聲音是以聲波的形式傳播出去 D.傳聲筒的原理和聽診器相似 組卷:18引用:1難度:0.5 -
6.如圖是菜豆種子萌發成幼苗的各階段示意圖,下列哪項能正確表示菜豆種子在萌發成幼苗過程中體內有機物含量的變化情況( )
A. B. C. D. 組卷:69引用:12難度:0.7 -
7.“影”是生活中常見的光現象,如做光學游戲的“手影”、留下美好記憶照片的“攝影”、幻燈機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圖,它們與物理知識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
手影-平面鏡成像B.
攝影-光的反射C.
投影-凸透鏡成像D.
倒影-光的折射組卷:12引用:4難度:0.5 -
8.大豆、小麥、西瓜的主要食用部分,分別是( )
A.子葉、胚乳、果皮 B.子葉、子葉、種皮 C.胚乳、子葉、種皮 D.胚乳、子葉、胚乳 組卷:45引用:4難度:0.5 -
9.杭州高架橋上在靠近居民區一側會安裝如圖所示的隔離裝置,以減弱車輛行駛噪音對民眾的干擾。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行駛噪音主要是由汽車周邊空氣振動產生的 B.車速越快,聲源振動頻率加大,音調減弱 C.此處禁止鳴笛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D.隔音裝置的目的是防止噪音入耳 組卷:7引用:3難度:0.5 -
10.光從空氣射向水面的過程中,下列光路正確的是( )
A. B. C. D. 組卷:7引用:2難度:0.5 -
11.在我國悠久的歷史文明發展中,古人對自然現象進行了細致的觀察和研究,留下許多珍貴的史料記載。下列有關記載和相應科學本質的解釋,錯誤的是( )
A.“坐井觀天,所見甚少。”——光在傳播過程中發生了反射現象 B.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空氣(氣體)和水(液體)都能傳聲 C.常時掐去苗尖,勿要苗長高。——摘除頂芽會使植物枝葉更茂盛,是因為頂芽的生長能抑制側芽的生長 D.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紅的原因是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反射的色光決定的 組卷:6引用:2難度:0.5
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36分)
-
34.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小明用紅色的發光二極管按“F”字樣鑲嵌在白色不透明方格板上代替燭焰作為光源,實驗使用的凸透鏡焦距為10cm,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實驗時,她先調節光源、凸透鏡和光屏,使它們的中心大致在 。
(2)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線上,她將光源移至15cm處,移動光屏,得到倒立、的實像。
(3)將光源“F”放在30cm處,其大小如圖2所示,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線上,調整后,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再用遮光罩將凸透鏡的上半部分遮住,在光屏上所成像可能是下列四幅圖中的 。而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工作的;如果此時將蠟燭和光屏對調,光屏上 (選填“能”或“不能”)呈現燭焰清晰的像。組卷:8引用:2難度:0.5
四、作圖題(本大題共6分)
-
35.
(1)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途中做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的像,保留作圖痕跡;
(2)兩束光從空氣斜射到玻璃磚上,通過二次折射回到空氣中,請畫出完整的折射光路圖;
(3)請將凹透鏡的光路圖補充完整。組卷:35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