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區八年級(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積累與運用。(21分)

          •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組卷:4引用:2難度:0.8
          • 2.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10引用:1難度:0.5
          • 3.下列關于文學常識和名著閱讀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組卷:11引用:1難度:0.5

          三.現代文閱讀。(17分)

          • 8.閱讀《中國適合走向“汽車社會”嗎?》一文,回答下列各題。
            中國適合走向“汽車社會”嗎?      ①2009年,中國以1300多萬輛汽車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汽車產銷第一大國。中國人雖然理應享受汽車文明,但中國不可能像西方國家那樣,達到那么高的汽車擁有率。原因如下:
                  ②第一,土地制約。城市街道交通擁堵,不少街道兩側擺滿了車,遠遠看去就如一條長龍,不少住宅區、公共綠化帶等也都成了“停車場”。中國已占用了太多的良田、林地、草原用于新建、擴建公路。占地面積數量大的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已突破5萬公里,相當于美國的近60%;而占地面積相對較少的鐵路總里程僅有8.4萬公里,只相當于美國的1/3.這說明中國交通發展向汽車傾斜的程度超過了美國。
                  ③第二,能源制約。美國的汽車普及率已超過50%,如果中國的汽車普及率達到美國的水平,到2020年預計中國將有6.9億輛汽車。若以每輛汽車每年平均耗油2噸來計算,中國的總耗油量將達13.8億噸,相當于目前全球每年石油貿易量的86%.這可能嗎?即使普及電動汽車,也只不過是改變了使用能源的種類。中國超過70%的電能來自化石燃料中最具污染力的煤,這種狀況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也難以改變,電動汽車的普及不可能明顯緩解能源的制約。
                  ④第三,環境制約。汽車尾氣排放正在成為最大的污染源。如果今后二三十年中國的汽車普及量達到6.9億輛,就意味著未來廢氣排放量相當于當前世界所有的汽車排放的總和。
                  ⑤受土地、能源、環境這三大因素的制約,中國是否適合做一個“汽車輪子上的國家”呢?
            (1)中國汽車擁有率低于西方國家的原因是什么?
            (2)文中第②段畫線句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3)文章第③段中加點詞語“超過”能否刪除?為什么?
            (4)為了讓中國盡快走向“汽車社會”,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議?

            組卷:95引用:18難度:0.5

          四.作文。(50分)

          • 9.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有過許多撩撥心弦的記憶:親人的呵護、師長的教誨、同伴的啟迪、書香的熏陶……這些記憶如同呵護的春風,關愛的雨露,友善的陽光,滋養著我們心靈的成長和心智的成熟。
            請根據你對上述文字的理解,結合你的生活經歷和體驗,以“成長路上的陽光”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
            ①選擇你最擅長的文體,結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發你最真摯的情感;
            ②不得抄襲,不得套作,用規范漢字書寫;
            ③文章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姓名;
            ④不少于600字。

            組卷:86引用:29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