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東省濰坊市安丘市東埠中學八年級(上)期末地理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2021年5月11日,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外發布:截至2020年1月1日零時,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3972萬人相比,增加7206萬人,增長5.38%。下表為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數據統計表。據此完成下題。
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數據統計表人口構成 2020年占全國人口的比重(%) 與2010年相比,2020年人口比重的增減變化(%) 城鄉構成 城鎮人口 63.89 14.21 鄉村人口 36.11 -14.21 年齡構成 0~14歲 17.95 1.35 15~59歲 63.35 -6.79 60歲及以上 18.70 5.44 地域分布 東部地區 39.93 2.15 中部地區 25.83 -0.79 西部地區 27.12 0.22 東北地區 6.98 -1.2
分析我國人口總量變化及城鄉構成,可以看出我國( )A.人口數量增長迅猛 B.城市人口比重上升較快 C.年平均人口增長率為5.38% D.城鎮和鄉村人口數量都有增長 組卷:4引用:0難度:0.50 -
2.2021年5月11日,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外發布: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3972萬人相比,增加7206萬人,增長5.38%。下表為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數據統計表。據此完成下面4~6小題。
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數據統計表人口構成 2020年占全國人口的比重(%) 與2010年相比,2020年人口比重的增減變化(%) 城鄉構成 城鎮人口 63.89 14.21 鄉村人口 36.11 ﹣14.21 年齡構成 0﹣14歲 17.95 1.35 15﹣59歲 63.35 ﹣6.79 60歲及以上 18.70 5.44 地域分布 東部地區 39.93 2.15 中部地區 25.83 ﹣0.79 西部地區 27.12 0.22 東北地區 6.98 ﹣1.2
分析我國人口年齡構成,可以看出我國( )A.勞動年齡的人口比重上升 B.少年兒童人口比重下降 C.社會撫育、養老負擔加重 D.就業、升學負擔都加重 組卷:4引用:0難度:0.50 -
3.2021年5月11日,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外發布:截至2020年1月1日零時,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3972萬人相比,增加7206萬人,增長5.38%。如表為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數據統計表。據此完成下題。
我國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數據統計表人口構成 2020年占全國人口的比重(%) 與2010年相比,2020年人口比重的增減變化(%) 城鄉構成 城鎮人口 63.89 14.21 鄉村人口 36.11 -14.21 年齡構成 0-14歲 17.95 1.35 15-59歲 63.35 -6.79 60歲及以上 18.70 5.44 地域分布 東部地區 39.93 2.15 中部地區 25.83 -0.79 西部地區 27.12 0.22 東北地區 6.98 -1.2
分析我國人口地域分布,可以看出人口比重下降最快的是( )A.東部地區 B.東北地區 C.中部地區 D.西部地區 組卷:3引用:0難度:0.70 -
4.“倉廩實,天下安”,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是維持社會秩序安然、居民生活幸福的基石。我國糧食供需存在明顯的區域差異,糧食跨區域流通和平衡的壓力越來越大。如圖為2019年中國糧食供需空間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13~14小題。
甲地區成為我國最大高余糧地區的原因有( )
①平原廣闊,土壤肥沃
②人口眾多,勞動力豐富
③終年高溫多雨,熱量充足
④地廣人稀,糧食商品率高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組卷:19引用:0難度:0.50 -
5.“倉廩實,天下安”,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是維持社會秩序安然、居民生活幸福的基石。我國糧食供需存在明顯的區域差異,糧食跨區域流通和平衡的壓力越來越大。如圖為“2019年中國糧食供需空間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10~11題。
乙地區成為我國最大的高缺糧地區,最主要的原因是( )A.人口總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B.技術落后,糧食單產較低 C.平原面積小,水熱條件差 D.經濟作物為主,糧食播種面積小 組卷:3引用:0難度:0.50 -
6.?經過持續不斷的生態治理,我國黃土高原地區開始披上綠裝,黃土高原的主色調正在由“黃”變“綠”。隨著高原變綠,人們開始富裕起來,并且隨著城市化的發展,黃土高原地區生態發生好轉,人地矛盾得到有效緩解。當地人真正領悟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如圖示意黃土高原治理后的景觀。據此完成15~16題。
在黃土高原緩坡上修筑梯田的好處是( )A.涵養水源 B.美化環境 C.保持水土 D.防風固沙 組卷:38引用:0難度:0.60
一、選擇題
-
48.西城高鐵(西安-成都)全長625千米,穿過地區自然條件復雜,施工難度較大。如圖示意西成高鐵沿線地形剖面,讀圖回答15~17題。
西成高鐵穿越的地形區是( )A.①-關中平原 B.②-大巴山 C.③-四川盆地 D.④-橫斷山脈 組卷:3引用:0難度:0.70 -
48.2017年西成高鐵(西安——成都)建成并通行,全長625千米,穿過地區自然條件復雜,施工難度較大。如圖示意西成高鐵沿線地形剖面,讀圖完成下面15~16題。
西成高鐵施工難度大的原因是( )A.穿越河流和山脈眾多 B.穿過不同的氣候區 C.穿過沙漠和戈壁 D.跨越地勢一二級階梯 組卷:3引用:0難度:0.50 -
48.2017年西城高鐵(西安-成都)建成并通行,全長625千米,穿過地區自然條件復雜,施工難度較大。如圖示意西成高鐵沿線地形剖面,讀圖回答46~48題。
李娜同學計劃今年暑假乘高鐵從成都到西安旅游,她在西安能夠看到的景點是( )A.敦煌莫高窟 B.明十三陵 C.秦始皇陵兵馬俑 D.少林寺 組卷:3引用:0難度:0.80 -
48.?新疆天山地區的牧民,有遷移輪牧的歷史傳統,如圖示意天山遷移輪牧過程。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7~18題。
?
影響圖中四個牧場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風力 B.溫度和降水 C.土壤 D.放牧習慣 組卷:5引用:0難度:0.50 -
48.?新疆天山地區的牧民,有遷移輪牧的歷史傳統,如圖示意天山遷移輪牧過程。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7~18題。
?
根據不同季節,牧民春、夏、秋、冬四季的輪牧地點對應順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組卷:9引用:0難度: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