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山東省濟寧十五中七年級(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
發布:2024/9/21 8:0:8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每小題1分,共20分)
-
1.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下列屬于生命現象的是( )
A.冰雪消融 B.晝夜交替 C.母雞下蛋 D.電閃雷鳴 組卷:9引用:14難度:0.8 -
2.下列說法屬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B.都具有呼吸系統 C.細胞都具有分化能力 D.都能生長和繁殖 組卷:254引用:10難度:0.6 -
3.“人的皮膚每天都會出汗,汗液有咸味”這種現象說明生物具有以下哪一特征( )
A.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B.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C.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 D.具有生長和繁殖現象 組卷:946引用:101難度:0.9 -
4.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下列不屬于生命現象的是( )
A.小麥在陽光下生長 B.啄木鳥在樹干上找蟲吃 C.腐爛的樹樁上長出真菌 D.巖洞里的鐘乳石慢慢長大 組卷:271引用:42難度:0.7 -
5.含羞草受到人手指的觸碰后,葉子會合攏,這一現象體現的生物特征是( )
A.生活需要營養 B.能生長繁殖 C.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D.具有遺傳變異的特性 組卷:359引用:33難度:0.5 -
6.在科學實驗中,為了減少獲取實驗數據的誤差,常常設重復組,科學實驗的數據,應當取各重復組的( )
A.最大值 B.最小值 C.平均值 D.任意值 組卷:187引用:77難度:0.9 -
7.諺語、俗語和古詩詞中蘊含著一些生物學原理。下列有關解釋正確的是( )
A.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環境影響生物 B.雨露滋潤禾苗壯——植物生長都需要陽光 C.“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植物進行繁殖 D.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這兩種動物間是寄生關系 組卷:16引用:2難度:0.5 -
8.下列詩句中能體現生物因素作用的是( )
A.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 B.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C.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組卷:342引用:32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30分)
-
24.科學探究是生物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探究過程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樂趣,還是領悟科學研究方法、提升科學思維的基礎。毅豪興趣小組發現當人們移開花盆時,鼠婦(又稱潮蟲)會很快爬到其他隱蔽的地方。這是為什么呢?為探究“非生物因素對鼠婦生活的影響”,興趣小組開展了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
步驟1:實驗裝置的中央放入10只生理狀況基本相同的鼠婦,在溫度適宜且明亮的環境中靜置5分鐘,分別統計明亮處和陰暗處的鼠婦數量,并記錄。
步驟2:再按步驟1的方法重復操作4次。
步驟3:求5次實驗的平均值。
回答下列問題:
(1)該小組探究的問題是:
(2)實驗步驟中重復操作4次,并求平均值的原因是
(3)分析圖示數據統計,可以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4)該小組為繼續探究水分對鼠婦分布的影響,把實驗裝置中透明玻璃板一側的濕土換成了干燥土壤,你認為還需要改變什么條件?組卷:370引用:29難度:0.4 -
25.實驗探究:蚯蚓對環境的影響
方法步驟
(1)取甲乙兩只大燒杯,在每只底部先鋪一層濕土,再鋪一層細沙,上面再鋪一層濕土,每層約為燒杯高的四分之一。每鋪一層,稍加整平、壓實,并在燒杯外用筆畫出沙和土的分界線。
(2)向甲燒杯中放入若干條活蚯蚓,乙燒杯中不放蚯蚓。分別向兩只燒杯中噴灑適量的水,并投放數片菜葉作為蚯蚓的飼料。杯口蓋上玻璃板,注意還要留有一定的空隙,以保證空氣個交換。
(3)將甲乙兩燒杯放置在黑暗處幾天后,觀察。?
依據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在甲乙兩個燒杯杯口蓋上玻璃板,目的是
(2)在實驗中,設置甲乙兩套實驗裝置的目的是
(3)甲乙實驗裝置在黑暗處放置幾天后,沙與土的分界是否明顯?
(4)把實驗裝置放在黑暗處的原因是
(5)通過以上實驗你能得出的結論是組卷:5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