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年廣東省揭陽一中榕江新城學校高考語文三模試卷

          發布:2025/1/6 11:30:2

          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7分)

          • 1.閱讀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站在時代前沿觀察思考問題,把謀事和謀勢、謀當下和謀未來統一起來,對趨勢性問題具有前瞻性和預見性,才能未雨綢繆、提前謀劃、牢牢把握戰略主動權。黨的十八大以來,提出高質量發展引領經濟轉型升級,提出科技自立自強破解“卡脖子”問題,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應對外部環境變化……正是戰略上的前瞻性思考,使我國在面對不確定性因素時總能收放自如、應對裕如。因此,要增強戰略的前瞻性,準確把握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敏銳洞悉前進道路上可能出現的機遇和挑戰,科學地預見未來、引領未來。
                  策略是戰略實施的科學方法。要取得各方面斗爭的勝利,我們不僅要有戰略謀劃和堅定意志,還要有策略、有智慧、有方法。應該看到,實施戰略的環境條件隨時都在發生變化,每時每刻都會遇到新情況新問題。這就需要把戰略的原則性和策略的靈活性有機結合起來,靈活機動、隨機應變、臨機決斷,在因地制宜、因勢而動、順勢而為中把握戰略主動。各地區各部門一方面要恪守戰略的原則性,確定工作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要自覺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對標對表、及時校準偏差;另一方面也要善于把握策略的靈活性,制定符合實際的工作策略和方法,以創造性貫徹落實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
            (摘編自《處理好戰略與策略的關系》,《人民日報》2023年02月22日)材料二:
                  要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特別是基于我國比較優勢變化,審時度勢做出的重大決策,是一項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任務。從全局高度準確理解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內涵要義,對以高質量發展為首要任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大意義。
                  從時間維度看,構建新發展格局既不是短期之策,也不是權宜之計,而是把握發展主動權的中長期發展戰略調整。我國已十余年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制造業第一大國。數據顯示,2013年到2021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8.6%,超過G7國家貢獻率的總和。同時,我國擁有14億多人口和超過4億人的中等收入群體,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達1.27萬美元,是全球最大規模和最有潛力的消費市場。我國擁有1.69億戶市場主體和1.7億多受過高等教育或擁有各種專業技能的人才,研發能力不斷提升,具有堅實而強大的供給基礎。如此一個具有巨大增長空間和潛力的市場決定了我們始終具有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優勢條件和內在能力。因此,根據我國自身發展需要進而適時調整國內經濟循環同國際經濟循環的關系,是我們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首要考慮。構建新發展格局順應了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要。
                  從空間維度看,構建新發展格局并非故步自封,也非各自為政,而是全國統一大市場基礎上的大循環。首先,“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國內單循環。從國際比較看,大國經濟的特征都是內需為主導、內部可循環。之所以明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構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高在全球配置資源能力。其次,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是針對全國而言的,是建立在全國統一大市場基礎上的大循環。各地區要找準自己在新發展格局中的定位和比較優勢,把構建新發展格局同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有機銜接。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這就要求進一步破除地方保護主義和市場分割壁壘,共同構建高效規范、公平競爭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在積極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中彰顯各地區各行業各企業的競爭優勢。
                  從特征維度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最本質特征不是搞盲目借貸擴大投資,過度刺激消費,而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隨著我國勞動力成本優勢逐漸褪去,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接近上限,傳統的依靠強力政策刺激、透支或前置需求從而抬高速度的增長模式已難以為繼。我們只有立足自身,更加強調自主創新,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以更高水平和更加安全的產業鏈供應鏈改善供給體系和質量,同時升級傳統需求,培育新興需求,激發潛在需求,以更高水平的國內大循環鞏固和增強我國在國際大循環中的優勢和地位。以自身不斷提升的確定性穩定性對沖外部日益增多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所以說,推動科技創新,抓住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這個最本質特征,就是牽住了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牛鼻子”。
            (摘編自郭威《準確理解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內涵要義》,《光明日報》2023年02月28日)(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對事物的前瞻性思考能夠減少不確定因素帶來的負面影響,而應對新情況和新問題,則不能拘泥于戰略的原則性,要隨機應變。
            B.建構新發展格局是立足于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的趨勢所做出的戰略調整,參考的主要因素包括經濟規模、人口和市場供給等。
            C.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需要破除地方保護主義和市場分割壁壘,建立在全國統一大市場基礎上的大循環,但它并不排斥國際市場。
            D.勞動力成本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構建新發展格局要依靠科技創新,實現更高水平的自強自立。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與材料二的論述都涉及了戰略和策略的關系,不過二者的重心并不相同。
            B.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通過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決議,是一種戰略思考。
            C.為了鼓勵科技創新,我國近年出臺的培養科技領軍人才的各種措施屬于策略范疇。
            D.確定一項戰略或策略一般要從時間、空間、特征三個方面去分析事物發展的趨勢。
            (3)下列選項,不能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
             

            A.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孫子兵法?謀攻篇》
            B.攻人以謀不以力,用兵斗智不斗多。——歐陽修《準詔言事上書》
            C.只因一著錯,輸了半盤棋。——李元蔚《將神靈應》
            D.什么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魯迅
            (4)戰略和策略有什么不同?請結合材料一加以分析。
            (5)材料二中說“準確理解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內涵要義,對以高質量發展為首要任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大意義”,請結合兩則材料簡要分析“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內涵要義”。

            組卷:7引用:3難度:0.6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生死交鋒
            呂嘯天
                  北方八月的這天夜里,突然下起了一場鵝毛大雪。漢軍駐扎的禿柳營幾乎被大雪所覆蓋。鋒利的長槍槍頭掛滿了雪花,在夜中發出炫目的青光,有些刺眼。
                  驃騎將軍霍去病帳下親兵魏中悄悄地溜出營門,朝匈奴軍駐扎的狼子山狂奔而去。
                  這個時候,匈奴軍元帥呼韓武揚正在帳中喝酒。他一人喝掉了兩瓶烈性的胡冰燒,烈酒燒紅了他的雙眼,但沒有驅散他心中的郁悶。開春之后,他受單于之命,率二十萬大軍,從西城長驅而入,占領了河西,打通了入侵漢朝的一條重要的也是唯一的通道。
                  漢軍派出兩路人馬反擊匈奴。前鋒八萬人馬由驃騎將軍霍去病率領,后路軍五萬人馬由征西大將軍衛青統領。
                  霍去病率領的前鋒八萬人馬在離河西匈奴軍三四十里外的單旗鎮扎營。呼韓武揚這時才相信漢軍的前鋒統帥是一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這位要統兵入侵漢朝、二十余年征戰沙場的胡將,興奮得連呼:今夜就去劫營,殺霍去病一個人仰馬翻!
                  呼韓武揚派前鋒呼韓元率五萬人馬連夜突襲漢軍。半夜時分,一臉血污的呼韓元狼狽不堪地逃了回來,說:漢軍早有準備,偷襲不成,反而折損了一萬人馬。
                  呼韓武揚暗暗驚訝:沒想到霍去病年紀輕輕,竟是這樣的統兵奇才!
                  在接下來的交鋒中,霍去病采用派出小股軍隊擾亂敵軍,敵軍追擊再用伏兵消滅的辦法,打了幾場漂亮的勝仗。匈奴軍士氣低落,呼韓武揚率兵退駐漠北。霍去病率兵追擊,在漠北匈奴軍三十里外的禿柳營扎營。兩軍形成對峙局面。霍去病在等衛青的后路軍前來支援,兩軍會合后,再一舉出擊,將匈奴軍趕出邊塞。
                  匈奴軍二十萬人馬經過幾番廝殺,已經折損了近三萬人馬,寸土未得,而且對手還是一個年輕的小將和他率領的僅八萬人馬。呼韓武揚覺得作為匈奴最驍勇的大將,這是他統兵征戰以來遭受的最致命的重創,也是他生命中的奇恥大辱。
                  呼韓武揚開啟第二瓶胡冰燒酒時,聲稱有重要情報獻給元帥以換取千兩黃金賞賜的魏中被帶進了帳中。
                  魏中對呼韓武揚施了個見面禮,一臉媚笑地說道:“告訴元帥一個天大的喜訊,漢軍前鋒統帥霍去病突染急病,軍醫醫治數日無效,已于天黑時分去世!”
                  “霍去病暴病而死?”呼韓武揚聞言,突然睜大了血紅的雙眼,狂笑道,“天助我也!”
                  片刻,他又搖了搖頭說:“不可能!一位身健體壯的年輕將軍,怎么可能染病而死?這分明是一個陷阱!”呼韓武揚令人將魏中看管起來,說若證實霍去病確實染病而亡,就賞賜魏中千兩黃金,否則斬其首級!
                  次日晨,呼韓武揚令呼韓元率兩萬人馬來到漢軍陣前挑戰,以打探虛實。漢軍掛起了免戰脾,呼韓元的手下用胡語百般辱罵,漢軍依然不為所動。
                  呼韓武揚分析說:“漢軍士氣甚盛,素來每戰必應,今次竟掛起了免戰牌,莫非主帥霍去病真遭不測?”于是他又調派了兩萬人馬,兩軍合在一起攻打禿柳營,他率大軍隨時策應。
                  呼韓元率四萬人馬來到漢軍營前,令弓箭手先放了一輪亂箭之后,擂鼓攻城。
                  忽聽三聲炮響,禿柳營城門大開,一員虎將率領一路兵馬呼嘯殺出,威風凜凜,英氣逼人。
                  其正是霍去病!
                  都以為霍去病已經暴病身亡的匈奴兵見霍去病突然殺出來,嚇得魂飛魄散。他們不顧呼韓元的怒喝,落荒而逃,漢軍追擊了十余里路才收兵。匈奴兵被弓箭射死,被戰馬踩死,自己人誤殺自己人,共折損了八千余人。
                  呼韓武揚大怒,將魏中押進帳中怒罵他謊報軍情,令人將其推出帳外斬首。
                  魏中跪在地上磕頭如搗蒜地說:“元帥饒命!霍去病暴病而亡是千真萬確的事。漢軍營中殺出的這員虎將一定是假的!元帥可令人再探虛實,若消息有假,再殺我不遲!”
                  呼韓武揚余怒未息地說:“你一個情報,今我折損八千多人馬,我不殺你難泄我心頭怒氣!”魏中被兵士推出帳外斬首。
                  當天夜里,心情壞到了極點的呼韓武揚又在帳中喝悶酒,士兵來報,發現漢軍連夜撤軍。
                  “軍隊不會無故撤走,莫非是霍去病真的已經暴病而死?”呼韓武揚親率五萬人馬前去追擊漢軍。
                  呼韓武揚率領的前鋒兩萬人馬追擊到禿柳營四十里外的一個地方時,兩路伏軍從山谷兩邊殺出,統兵的虎將朗聲道:“呼韓元帥,霍去病在此等候多時了!”話音一落,弓箭直射敵軍。
                  “又中了霍去病的計了!”呼韓武揚急急下令撤退。這一役,匈奴軍又折損了五千人馬。
                  五天之后,呼韓武揚才得到確切的消息:霍去病確是在下大雪的那天晚上病故的。臨死之際,他安排好了撤軍的戰事,并讓一員長得跟他極為相似的虎將假扮他來追擊匈奴軍。這真真假假的情況令匈奴軍難辨真偽。
                  呼韓武揚聞訊暗暗驚嘆:我與一名已死去的人對壘,竟然尚不是其對手,霍去病真乃少有的將才呀。
            【注】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西漢名將、軍事家、民族英雄。二十歲時升任驃騎將軍,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與衛青率軍深入漠北,于漠北之戰中消滅匈奴左賢王部主力七萬余人,追擊匈奴軍直至狼居胥山與姑衍山,分祭天地,臨翰海而還。此戰使“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戰后加拜大司馬驃騎將軍,與衛青同掌軍政。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病逝,年僅二十四歲。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漠北下起大雪,槍頭發出青光,渲染了悲壯的戰爭氛圍,漢軍駐扎在禿柳營,匈奴軍駐扎在狼子山,直接交代了兩軍對峙的情況。
            B.小說采取倒敘的方式,借呼韓武揚帳中飲酒回憶,把戰爭的起因,霍去病令其蒙受奇恥大辱的情節前置,這樣寫的目的是制造懸念。
            C.“烈酒燒紅了他的雙眼”,“突然睜大了血紅的雙眼”,通過對人物眼睛的描寫,刻畫出了呼韓武揚憤恨想復仇的心理活動。
            D.霍去病帳下親兵魏中前往狼子山向呼韓武揚告密——霍去病突染急病去世,推動了情節的發展,為下文的人物活動作了鋪墊。
            (2)關于文中漢與匈奴博弈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呼韓武揚接到魏中的告密,先是狂喜,隨后馬上懷疑,次日就派兵打探虛實,足見其心思縝密,行動果決。
            B.魏中見霍去病死了,為了保全性命,悄悄地溜出營門去向呼韓武揚告密,但結果卻是令他萬萬沒想到的。
            C.漢匈兩次交鋒,“霍去病”突然出現,都是在敵人在毫無準備或意想不到的情況下,這樣的用兵方略可謂不拘一格。
            D.小說結尾交代了真相“霍去病確實是在下大雪的那天晚上病故了”,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增強了小說的可讀性。
            (3)驍勇善戰的霍去病從頭到尾都沒有出場,作者是如何塑造威震漠北的一代名將霍去病這一形象的?
            (4)本篇歷史小說的“真實性”和“虛構性”體現在何處?請結合本文簡析。

            組卷:9引用:5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9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花粉過敏是人體接觸到某種花粉后所引起的過敏性的一種疾病,且發病逐年上升,其癥狀主要為流鼻涕、打噴嚏、眼睛癢等,嚴重損壞人類健康。春天里,桃樹、杏樹等樹木的花,①            ,因為它們都是“蟲媒花”,花粉顆粒大而重,在空中飄散的較少;楊樹、柳樹、榆樹等樹木的花,比較容易導致過敏,因為它們屬于“風媒花”,花粉顆粒小且輕,隨風飄散的數量多。如果花粉過敏的癥狀比較輕,而且沒有哮喘史,可以口服抗組胺藥,比如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等。但是,如果癥狀比較明顯,②             ,建議大家及時到醫院就診。花粉過敏是由基因決定的,我們只能相對改善,而不能絕對根治。應對花粉過敏,③            ,比如使用花粉阻隔劑,不讓花粉接觸到鼻黏膜;二是用藥控制,在過敏時吃藥控制癥狀;三是進行免疫治療,就是大家所說的脫敏治療。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組卷:6引用:2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漫畫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讀報有感》,選自《雜文月刊》)      要求: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組卷:11引用:4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