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年上海市青浦區高考生物二模試卷

          發布:2024/12/8 5:30:3

          一、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 1.水稻可從土壤中吸收NH4+,其中的N元素可用來合成(  )

            組卷:248引用:11難度:0.9
          • 2.將顫藻和水綿放在載玻片上染色后用高倍鏡觀察,確認絲狀物是水綿的主要依據是(  )

            組卷:35引用:1難度:0.7
          • 3.如圖細胞是質壁分離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植物細胞模式圖,圖的解釋正確的是(  )

            組卷:85引用:4難度:0.7
          • 4.如圖是電鏡下的細胞模式圖,該細胞最可能是(  )

            組卷:25引用:2難度:0.8
          • 5.血壓升高時,會引發降壓反射,此時(  )

            組卷:37引用:2難度:0.7
          • 6.小萌清晰觀察到蠶豆葉下表皮細胞如圖1,想轉為圖2視野,他需要進行的第一步操作是(  )

            組卷:40引用:2難度:0.8
          • 7.“觀察抗生素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實驗中,操作不合理的是(  )

            組卷:230引用:6難度:0.5
          • 8.某種植物體細胞DNA數為2n,研究發現其表皮細胞的一個細胞核中DNA數卻可達8n甚至32n,這些表皮細胞的形成過程可表示為(虛線表示實際細胞行為,“×”表示阻斷)(  )

            組卷:48引用:1難度:0.6

          五、遺傳病及其預防

          • 24.青光眼是導致人類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其中發育性青光眼(嬰幼兒型和青少年型)具有明顯家族遺傳傾向。如圖是某家系發育性青光眼的系譜圖。

            (1)經檢測發現Ⅰ-2無致病基因,可知發育性青光眼是
             
            遺傳病。
            A.常染色體顯性
            B.常染色體隱性
            C.X 染色體連鎖顯性
            D.X 染色體連鎖隱性
            正常情況下Ⅲ-4攜帶致病基因的概率為
             

            檢查發現,發育性青光眼患者角膜小梁細胞中M蛋白異常。為研究其病因,研究者用含紅色熒光蛋白基因R的質粒、正常人M蛋白基因(M+)或青光眼患者M蛋白基因(M-),構建基因表達載體,分別導入動物細胞中進行培養,實驗分組及檢測結果如表(示含熒光蛋白基因和M蛋白基因的質粒片段,此時兩基因表達的產物是一個整體)。
            1組 2組 3組
            導入動物細胞的質粒  
            熒光
            檢測
            細胞內 有紅色熒光 有紅色熒光 有紅色熒光
            培養液 無熒光 有紅色熒光 無熒光
            (2)紅色熒光蛋白在此實驗中的作用是
             

            A.指示M蛋白基因的位置
            B.探究M蛋白是否會降低熒光強度
            C.示蹤M蛋白的分布與去向
            D.篩選出正常基因的細胞
            (3)據如表推測發育性青光眼的病因。
             

            (4)為驗證M+和M-的顯隱性關系,有同學提出將第2組和第3組的質粒同時導入一個細胞中(基因型為M+M-),此時的熒光分布應為
             
            。若將以下個體細胞內相應等位基因重復以上操作,也可得到相同結果的是
             
            。(多選)
            A.Ⅰ-1      B.Ⅰ-2      C.Ⅱ-2      D.Ⅲ-1
            (5)Ⅲ-2結婚后育有一子正常,現準備要生二胎,為防止發育性青光眼病孩的出生,其妻子懷孕后需要進行的產前診斷是
             

            A.B超檢查      B.性別確定      C.基因檢測      D.染色體分析

            組卷:19引用:2難度:0.6

          六、物質代謝

          • 25.龍須菜,因嫩莖形似龍須而得名,是生活在近岸海域的大型經濟藻類。為探究增CO2和提高溫度對其光合作用的影響,研究人員以龍須菜為材料進行實驗。圖1為龍須菜葉肉細胞中發生的部分生理過程,圖2為相關實驗的結果。

            (1)圖1發生在葉綠體中的反應是
             
            (編號),X物質是
             

            (2)在葉肉細胞中不需要消耗ATP的生理過程是
             
            。(多選)
            A.水分解為氧氣和氫離子
            B.三碳化合物的還原
            C.氧氣和氫離子結合生成水
            D.二氧化碳進入葉綠體中
            (3)據圖2實驗結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多選)
            A.與常溫組相比,高溫組不利于提高植物的凈光合速率。
            B.在增CO2情況下,適當升高溫度可以提高植物的凈光合速率。
            C.常溫CO2組在超過29天后,凈光合速率開始下降,直至低于常溫組。
            D.增CO2和提高溫度主要影響植物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階段。
            進一步研究發現,淀粉積累過多會導致光合速率下降。一方面是因為淀粉在葉綠體中積累會導致類囊體膜被破壞而影響光反應;另一方面,氮素被優先分配到淀粉的分解代謝中,造成光合作用所需的含氮化合物不足,進而抑制了光合作用。對不同條件下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研究結果如圖3、圖4所示。

            (4)據圖分析,在增施CO2情況下,適當升高溫度導致淀粉含量下降的可能原因是
             
            。含氮化合物不足會抑制光合作用,請舉一例說明
             

            (5)請根據本研究的結果,對解決“增施CO2抑制光合作用”這一問題,提出3條合理化建議
             

            組卷:14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