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中考語文三模試卷

          發布:2025/1/7 9:30:3

          一、基礎知識。(共28分)

          •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209引用:2難度:0.9
          • 2.下列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組卷:205引用:2難度:0.9
          • 3.下列加點成語使用無誤的一項是(  )

            組卷:22引用:1難度:0.8
          • 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組卷:45引用:7難度:0.7
          • 5.下列各項判斷與分析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52引用:1難度:0.7

          三、閱讀理解與分析。(共35分)

          • 14.閱讀《加強道德品質的自我修養》,回答問題
            加強道德品質的自我修養      ①道德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一種重要的準則和規范。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具有個性的,但是,每一個人都生活在社會中,因而就必須自覺地遵循社會的道德準則與規范。
                  ②然而,大千世界,世象紛繁,人們的處世態度、行為方式是迥然不同的:有的人豁達大度,有的人斤斤計較;有的人勤勞勇敢,有的人懶惰怯懦;有的人積極進取,有的人自暴自棄;有的人克己奉公,有的人損公肥私;有的人堅持正義,有的人顛倒是非……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很多,但都與他們道德品質的優劣高下有關。每一個有良知的人,應正確判斷孰是孰非,不斷提高道德品質的水準。
                  ③提高道德品質的水準,是后天環境教育和自我修養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自我修養是內因,后天環境教育只有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因而,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必須自覺地加強道德品質的自我修養。
                  ④加強道德品質的自我修養,首先就要自尊自重,要明確社會的道德準則與規范,明確作為一個社會的人的職責與義務,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只有有了自我反思、自我陶冶、自我塑造的自覺性,才能不斷地對自己身上非道德的東西進行自我解剖、自我洗滌,從而達到自我完善的境界。
                  ⑤加強道德品質的自我修養,還當從民族精神和倫理文化中汲取養分。我們的民族精神和倫理文化曾造就了眾多的道德品質高尚的優秀人物。他們重氣節,輕私利,輕富貴,甚至輕生死。如司馬遷秉筆直書,不避災禍;關天培抗擊侵略,舍身忘死;劉胡蘭面對鍘刀,大義凜然……他們的高風亮節,不正是我們道德修養的典范嗎?
                  ⑥加強道德品質的自我修養,不能只是“閉門思過”、“獨處靜修”,而應積極投身社會實踐。社會實踐是培養道德品質的學校——人的道德品質是在社會實踐中通過一個人的處世態度、行為方式表現出來的,也主要是在社會實踐中養成與發展的。我們要在社會實踐中用心感受、用心思索,不斷地培育、優化自己的道德品質,使自己成為社會發展所需的有用人才。
                  ⑦社會實踐的過程往往難免挫折和困境,而挫折與困境,又恰恰是磨煉自己意志、加強道德自我修養的一條重要途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奇跡總是在厄運中產生的”,“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學”,這是中外哲人從無數事實中提煉出來的哲理。這些哲理,對我們怎樣在挫折和困境中優化自己的道德品質,有很好的啟示作用。一個有生活目標、有責任感和進取精神的人,定能經受得住挫折和困境的磨煉,能突破挫折和困境,實現自己的既定理想。
                  ⑧高尚的道德品質是一個人的無價之寶,是什么代價都不能換取的。我們要不斷加強自我修養,堂堂正正、問心無愧地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1)寫出本文的中心論點。
            (2)第⑤段中的省略號表示列舉的省略。請用簡潔的語句再寫出一個能適用于此處的事實論據。
            (3)將文章分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三部分,分析它們的論證過程。
            (4)第⑤段中司馬遷、關天培、劉胡蘭的三個事例順序能否顛倒,為什么?

            組卷:6引用:1難度:0.5

          四、寫作表達。(共50分)

          • 15.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寫作。
                  所謂“我在”,是“我在場”,是我在看、在聽、在感受、在堅持。
                  所謂“我在”,是“有我在”,是對真相與正義的信念,是擔當,是責任。
                  所謂“我在”,是“我還在”,是渡盡劫波人還在、愛還在。
            --2021年《南方周末》新年獻詞《哪怕世界在歷史三峽中漂流,你我有彼此在》(節選)
            上述材料引發了你哪些聯想與思考?請你寫一篇文章,可以講述經歷,可以闡述觀點,也可以抒發感想。
            要求:(1)立意自定,題目自擬。(2)文體自選,詩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現個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

            組卷:25引用:7難度:0.2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