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2023年單元測試卷(6)
發布:2024/9/1 11:0:12
一、選擇題
-
1.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氮氣和氧氣分別約占空氣體積的78%和21% B.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有害氣體包括SO2、CO2、NO2等 C.工業上利用分離液態空氣制取氧氣,這一過程屬于物理變化 D.燈泡中可充入氮氣以延長使用壽命 組卷:68引用:1難度:0.7 -
2.如圖是實驗室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可用木炭代替紅磷進行實驗 B.紅磷熄滅后,應迅速打開止水夾 C.若紅磷不足,將導致測得氧氣的含量偏低 D.若裝置的氣密性不好,將導致測得氧氣的含量偏高 組卷:183引用:3難度:0.6 -
3.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氧氣能支持燃燒,可做燃料 B.空氣成分中體積分數最大的是氮氣 C.空氣中各成分的含量恒定不變 D.空氣污染指數越大,空氣質量狀況越好 組卷:553引用:31難度:0.9 -
4.下列關于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氧氣能支持燃燒,可作燃料 B.水中生物能在水中生存,說明氧氣易溶于水 C.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D.煉鋼、氣焊、化工生產和航空航天都要用到氧氣 組卷:40引用:1難度:0.7 -
5.關于物質燃燒的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A.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霧 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C.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產生火焰,不放熱 D.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組卷:86引用:3難度:0.6 -
6.某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實驗時,連接好裝置并檢查不漏氣后再進行后續操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所用紅磷要過量,以保證集氣瓶內空氣里的氧氣能充分反應 B.在空氣里點燃紅磷后,應緩慢把燃燒匙伸入瓶內并塞緊橡皮塞 C.紅磷燃燒時,要打開止水夾,以免瓶因溫度升高,氣壓較大,造成橡皮塞從瓶口脫落 D.仍用本裝置,只把紅磷換成燃燒的木炭,能夠更精確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 組卷:1522引用:44難度:0.6
三、解答題
-
18.(1)分別寫出硫、木炭、鎂帶在氧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①
②
③
(2)小聰同學對上述各反應的現象、反應物、生成物的特點進行了總結,請將這些反應的共同點寫出來:
①
②
③
小亮同學另寫了一個也符合上述特點的反應,這個反應是
(3)小明認為上述三個反應中有一個反應與眾不同,該反應及其不同之處是組卷:89引用:8難度:0.5
四、科學探究題
-
19.用來測定空氣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圖1所示的是小明用紅磷在空氣中燃燒來測定氧氣在空氣中含量的方法。實驗過程是:
第一步,在集氣瓶內放入少量水,將集氣瓶剩余的容積劃分為五等份,并做好標記。
第二步: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伸入集氣瓶中并把塞子塞緊。
第三步: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發現水被吸入集氣瓶中,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集氣瓶中原空氣總體積的。15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面的實驗同時證明了氮氣有
(2)實驗完畢,若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小于集氣瓶中原空氣總體積的,你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15
(3)某同學對實驗進行反思后,提出了改進方法(如圖2所示),你認為改進后的優點是
(4)上述實驗中的紅磷不能用木炭或硫代替,原因是:組卷:63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