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蘇省南通市中考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17 12:30:2
一、選擇題(請在下列每題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意的一項,每小題1分,共15分)
-
1.生活在海拔4500米的滇金絲猴,四肢短小、皮毛厚實,是為了在刺骨的寒風中減少熱量的散失。這說明了( ?。?/h2>
A.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B.生物不適應環境 C.生物能影響環境 D.人工選擇導致了生物的進化 組卷:104難度:0.9 -
2.如圖表示構成植物體的不同結構層次,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br />
A.a表示細胞分裂 B.b表示細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紐織 C.c表示不同組織構成了器官 D.d 表示由葉構成了植物體 組卷:57引用:3難度:0.6 -
3.觀察和實驗是科學研究最基本的方法。關于生物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A.在“鑒定食物的主要成分”的實驗中,可用碘酒檢驗蛋白質的存在 B.用顯微鏡觀察人的血細胞涂片時,看到最多的血細胞是白細胞 C.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可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 D.制作臨時裝片時,可將蓋玻片直接平放在液滴上 組卷:42引用:4難度:0.5 -
4.酵母菌是傳統發酵技術中常用的微生物,下面關于酵母菌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酵母菌是一種真菌 B.酵母菌細胞內有液泡 C.酵母菌是多細胞生物 D.酵母菌發酵可以釀酒 組卷:38難度:0.7 -
5.螺旋藻(含有葉綠體)被稱為“地球上的營養冠軍,為了研究溫度對其代謝的影響,科研人員在黑暗條件下,測定螺旋藻在不同溫度下單位時間內二氧化碳的釋放量,結果如下表。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br />
溫度(℃) 0 10 20 30 40 50 二氧化碳釋放量(mg?kg-1?h-1) 0 7.25 8.16 12.08 23.17 9.53 A.在黑暗條件下實驗,是為了排除光合作用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B.在0~40℃范圍內,隨著溫度的升高,二氧化碳釋放量逐漸增加 C.螺旋藻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來自其光合作用 D.螺旋藻在光下不能進行呼吸作用 組卷:114難度:0.5 -
6.中國營養學會于2022年發布了新修訂的《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提出了更為科學合理的膳食模式。關于合理膳食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青少年要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B.減少鹽的攝入量可預防心血管疾病 C.早餐要吃飽吃好,保證攝入適量的水果蔬菜 D.初中生能量消耗大,要多吃自己喜歡的食物 組卷:78引用:3難度:0.5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4小題,共15分)
-
18.人類單眼皮與雙眼皮的控制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中,顯性基因用A表示,隱性基因用a表示。佳佳同學調查了其家族部分成員單眼皮與雙眼皮的遺傳情況,調查結果如圖所示。請據圖回答。
(1)爺爺和奶奶均為雙眼皮,爸爸為單眼皮,這種性狀出現差異的現象稱為
(2)單眼皮與雙眼皮是一對相對性狀,其中顯性性狀是
(3)雙眼皮外公的基因組成是
(4)現有佳佳的3個卵細胞、媽媽的3個神經細胞,這6個細胞中共有組卷:93引用:3難度:0.4 -
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近年來,微塑料(直徑<5mm)引發的環境問題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在農田生態系統中,由于地膜覆蓋具有控制雜草、保溫保水等優點而得到廣泛應用,但不及時回收也會導致塑料殘留。這些殘留塑料會因耕作和紫外線輻射逐步破碎降解,形成微塑料。當微塑料不斷分解形成納米顆粒(直徑<0.1um)后,可由根系吸收進入植物體內,經昆蟲等無脊椎動物吞食后又被雞等動物捕食,沿著食物鏈(網)傳選,最終到達人體內。列舉農田生態系統食物網如圖所示。
(1)從生態系統組成成分分析,材料中的昆蟲屬于
(2)該食物網中有
(3)假設微塑料沿著該食物網傳遞,則一段時間后,體內微塑料積累最多的生物是
(4)分析上述材料,下列有益于減少微塑料污染的措施有
A.向農民宣傳微塑料的危害
B.建議農民及時回收農田地膜
C.研究開發環保型地膜
D.尋找可無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組卷:81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