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部編版六年級下冊《第17課 他們那時候多有趣啊》2021年同步練習卷(3)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基礎積累

          • 1.用“望”字組成不同的詞語填在句中的橫線上。
            (1)我
             
            著春天早點到來。
            (2)這次的隊日活動是去
             
            養老院的孤寡老人.
            (3)瑪琪
             
            極了,她本來
             
            他把這個機器老師拿走。
            (4)在風雪交加的夜晚,寒號鳥
             
            地號叫著。
            (5)在駛向新阿姆斯特丹的客輪上,人們都滿懷
             

            (6)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綠黃色的葉子向外
             
            ,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

            組卷:33引用:1難度:0.7
          • 2.給句中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填序號)
            “討”在字典中的解釋有:①討伐;②討論;③索取,請求;④招惹;⑤娶。
            (1)阿牛憨厚老實,到了一個賢惠的老婆。
             

            (2)將軍在出兵征之前,宣讀了一篇令人義憤填膺的檄文。
             

            (3)這樣,在做作業的時候他們就可以互相幫助,有問題還可以互相論。
             

            (4)有的花兒含苞欲放,像剛學笑的娃娃,咧著小嘴,真人喜歡。
             

            (5)幾位市民圍住列奧納多,你一嘴我一嘴地陳述他們之間的爭論,并向他教。
             

            (6)面對老鄉的血淚控訴,年輕的戰士們悲憤欲絕,紛紛寫下請戰書,要向敵人還血債,為鄉親們報仇雪恨。
             

            組卷:40引用:1難度:0.7

          三、課外類文閱讀。

          • 7.談學問      學問學問,要有所學,必先有所問。要有所問,必先有疑。疑是發現問題,問是提出問題,疑問解決了,就獲得了學問。
                  古今許多大學問家,都是學中有疑、善于發問的人。清朝乾隆年間,有一位學者,名叫戴震。他幼年讀書時,就曾接二連三地向老師提出疑問,由于他讀書總是打破砂鍋問到底,勤于思考,敢于提問,在學業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最后成了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在人們求知的道路上,懷疑猶如一粒學問的種子,沒有它就絕不會開出知識的花,結出智慧的果。沒有對“物種不變論”的懷疑,就不會有達爾文“進化論”的創立;
             
            。法國偉大的作家巴爾扎克說:“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疑義地是問號,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問個為什么。”
                  但是應當指出的是,任何有效的懷疑,都必須以大量的實際材料為基礎。比如達爾文對“物種不變論”所進行的挑戰,絕不是一時的發現,而是他作了歷時五年的環球旅行,收集了大量的動植物標本,潛心觀察的結果。沒有大量的資料,達爾文絕不會提出有價值的懷疑。
                  疑之所以可貴,就貴在敢于思索,敢于設想,敢于創新,敢于發現真理。地質學家李四光對他的學生說過:“不懷疑就不能見真理。”這是千真萬確的。讓我們舉著問號這把鑰匙,去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吧!
            (1)短文列舉了
             
             
            的事例,充分說明
             
            的觀點。
            (2)結合對短文的理解,說一說“不懷疑就不能見真理”的含義。
             

            (3)根據上下文,填入第3自然段的橫線上恰當的一項是
             

            A.由于“地心說”被哥白尼懷疑,因而創立了“日心說”
            B.由于哥白尼對“地心說”懷疑,因而創立了“日心說”
            C.沒有對“地心說”的懷疑,哪會有哥白尼“日心說”的產生
            D.沒有對“地心說”的懷疑,就不會有哥白尼“日心說”的產生
            (4)第2自然段開頭用“學問家”要比用“思想家、科學家、文學家”好,為什么?
             

            組卷:31引用:1難度:0.5
          • 8.未來的衣、食、住、行和今天有什么不同?選擇一項寫一寫。
             

            組卷:14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