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東省臨沂市沂水一中高考生物二模試卷
發布:2024/12/7 19:0:1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
1.中心體位于細胞的中心部位。由兩個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和周圍的一些蛋白質構成。從橫切面看,每個中心粒是由9組微管組成,微管屬于細胞骨架。細胞分裂時,中心體進行復制,結果每個子代中心粒與原中心粒成為一組新的中心體行使功能。中心粒能使細胞產生纖毛和鞭毛,并影響其運動能力;在超微結構的水平上,調節著細胞的運動。下列關于中心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中心體是由蛋白質構成的,能與雙縮脲試劑發生紫色反應 B.中心體在分裂期復制后,每組中心體的兩個中心粒分別來自親代和子代 C.白細胞變形穿過血管壁吞噬抗原的運動與溶酶體有關,與中心體無關 D.氣管上皮細胞中心體異常易患慢性支氣管炎,這與纖毛運動能力過強有關 組卷:56引用:7難度:0.7 -
2.鐵是人體內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如圖表示鐵被小腸吸收和轉運至細胞內的過程。圖中轉鐵蛋白(Tf)可運載Fe3+,以Tf-Fe3+結合形式進入血液。Tf-Fe3+與轉鐵蛋白受體(TfR)結合后進入細胞,并在囊泡的酸性環境中將Fe3+釋放。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Fe2+順濃度梯度通過蛋白1通道的過程屬于協助擴散 B.Tf與TfR結合后攜帶Fe3+進入細胞的過程屬于胞吞 C.蛋白2和轉鐵蛋白(Tf)都是細胞膜上的載體蛋白 D.H+進入囊泡的過程屬于主動運輸,需要消耗能量 組卷:155引用:20難度:0.7 -
3.如圖是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核被膜的解體和再生示意圖,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在細胞分裂前期,核膜解體形成的小泡在末期又形成子細胞的核膜 B.核纖層蛋白的磷酸化可促進同源染色體發生交叉互換 C.核纖層與核內膜結合,有利于維持核膜的形狀和大小 D.在子細胞核膜再生的過程中有內外膜的融合現象 組卷:15引用:2難度:0.7 -
4.細菌是生物學常用的實驗材料,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恩格爾曼以水綿和好氧細菌為實驗材料證明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B.赫爾希和蔡斯以大腸桿菌和噬菌體為實驗材料證明DNA是噬菌體的遺傳物質 C.格里菲思以小鼠和肺炎雙球菌為實驗材料證明DNA是R型菌的轉化因子 D.科學家以大腸桿菌為實驗材料通過同位素標記法證明DNA復制為半保留復制 組卷:40引用:6難度:0.6 -
5.研究人員用小鼠進行實驗,發現卵母細胞減數分裂時,同源染色體著絲粒大小有所不同,著絲粒較大的染色體更易與酪氨酸化(Tyr)紡錘絲分離,并與去酪氨酸化(dTyr)的紡錘絲結合,從而有更多的機會進入卵細胞(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圖示過程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進行分離 B.圖中細胞分裂后有dTyr紡錘絲微管的一端將形成次級卵母細胞 C.圖中同源染色體分別向細胞的兩極移動需要紡錘絲的牽引 D.與卵細胞同時形成的極體中著絲粒小的染色體較多 組卷:51引用:7難度:0.7 -
6.玉米為雌雄同株異花植物,其籽粒顏色受A、a和B、b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控制,A、B同時存在時籽粒顏色為紫色,其他情況為白色(不考慮突變)。研究人員進行如表兩組實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組別 親代 FI 實驗一 紫色×紫色 白色:紫色=7:9 實驗二 紫色×白色 白色:紫色=5:3 A.籽粒的紫色和白色為一對相對性狀,親代紫色植的基因型均為AaBb B.實驗一F1中白色個體隨機傳粉,子代的表現型比例為紫色:白色=8:41 C.實驗二親代白色個體的基因型可能有2種,子代紫色個體中沒有純合子 D.實驗二的F1中紫色個體自交,其后代中粒為紫色個體的比例為 916組卷:97引用:3難度:0.6 -
7.生物界廣泛存在一種劑量補償效應,即細胞核中具有兩份或兩份以上基因的個體和只有一份基因的個體出現相同表型的遺傳效應。下列不能支持此效應的現象是( )
A.基因型為AaBb小麥自交,子代中顯性基因數量越多麥粒的顏色越深 B.正常雌性哺乳動物的體細胞中,兩條x染色體中只有一條在表達上有活性 C.雌性果蠅細胞中一條X染色體的基因轉錄速率只有雄性細胞中一條X 染色體的50% D.雌性和雄性哺乳動物細胞中由X染色體的基因編碼產生的蛋白質在數量上近乎相等 組卷:31引用:2難度:0.6 -
8.貓叫綜合征是5號染色體短臂斷裂缺失所致。現有某表型正常的女性個體,其斷裂的5號染色體片段與8號染色體連接,減數分裂過程中2對染色體發生如圖所示的現象,據圖分析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個體的變異一般不會導致基因數量減少 B.圖中所示的四條染色體發生了異常聯會 C.若染色體隨機兩兩分離(不考慮互換),該個體可能產生4種卵細胞 D.若該個體與正常男性婚配,妊娠期間應盡早對胎兒進行染色體篩查 組卷:82引用:3難度:0.7
三、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55分。
-
24.某生態茶場依靠“以草養蟲”“以草肥田”及生物防治等生產措施,多年來堅持不打農藥、不施化肥和除草劑,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請回答下列問題:
(1)茶毛蟲幼蟲能以茶樹芽和幼葉為食。調查茶毛蟲幼蟲的密度,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2)茶場工人在每年4月、7月和10月各進行一次人工除草。從種間關系分析,人工除草的目的主要是
(3)茶場及周邊優美的生態環境吸引了游人前來觀光、休閑,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
(4)蜘蛛是茶園害蟲的重要天敵,茶園游獵型蜘蛛分為地面游獵型和茶樹上游獵型,影響蜘蛛分布的主要環境因素是組卷:28引用:2難度:0.7 -
25.苯丙酮尿癥是單基因遺傳病,科學家將正常基因D導入該病患者的細胞,以治療該病。圖甲為A、B、C三種質粒,圖乙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圖丙為重組載體的示意圖。Ap為氨節青霉素抗性基因,Tc為四環素抗性基因,lacZ為藍色顯色基因,其表達產物可以將無色化合物X-gal轉化成藍色物質,使菌落呈藍色,EcoRI(0.7Kb)、PvuI(0.8Kb)為限制酶及其切割位點與復制原點之間的距離。回答下列問題:
(1)基因工程操作的核心步驟是
(2)獲取目的基因D時應選擇乙圖中的
(3)將目的基因D和甲圖中相應質粒連接后,得到圖丙中三種方式。為選出正向連接的重組質粒,使用
(4)利用自身不含lacZ基因且對抗生素敏感的大腸桿菌作為受體細胞,要在已轉化的含重組質粒、已轉化的含空質粒的受體細胞和未轉化成功的細胞中篩選出已轉化的含重組質粒的受體細胞的方法是組卷:81引用:4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