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新版九年級上冊《1.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2023年同步練習卷(4)

          發布:2024/9/6 9:0:9

          一、選擇題

          • 1.科學探究是學習化學的重要而有效的學習方式.它包括:①“建立假設”②“交流評價”③“獲得結論”④“提出問題”⑤“收集證據”等基本環節.合理的探究順序是(  )

            組卷:326引用:12難度:0.9
          • 2.在下列氣體中滴入數滴澄清石灰水,不能立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是(  )
            ①空氣  ②人體呼出的氣體  ③蠟燭燃燒后生成的氣體   ④氧氣.

            組卷:91引用:34難度:0.9
          • 3.在探究蠟燭燃燒的奧秘時,貝貝同學提出:固態的石蠟可能需要變為蒸氣后才能燃燒。這一過程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組卷:52引用:3難度:0.7

          三、實驗題

          • 9.化學不神秘,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采取適當的實驗手段,留心觀察,就能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悟出很多科學道理.
            (1)某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進行了如下探究.請填寫以下空格
            ①取一支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把它放入水中,蠟燭浮在水面上.
            結論:石蠟的密度比水
             

            ②點燃蠟燭,觀察到蠟燭火焰分為外焰、內焰、焰心三層.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蠟燭的火焰中約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處最先碳化.
            結論:蠟燭火焰的
             
            層溫度最高.
            ③再將一只干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燒杯內壁出現水霧.片刻后取下燒杯,迅速向燒杯內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蕩,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結論:石蠟燃燒生成了
             
            、
             

            原因:
             

            組卷:7引用:2難度:0.5
          • 10.化學小組受英國科學家法拉第所著《蠟燭的化學史》的啟發,對蠟燭進行了探究。
            【查閱資料】硫酸銅是一種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變為藍色。
            序號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用小刀從蠟燭上切一塊石蠟,放入水中 石蠟浮在水面上,且石蠟塊無明顯變化 石蠟硬度
             
            ,密度比水
             
             
            溶于水
              外焰處的鐵紗窗出現紅熱的環,內焰及焰心處的鐵紗窗無明顯變化
             
              伸入焰心的導管引出白煙,且
             
            焰心處有可燃物
              澄清石灰水
             
            ,硫酸銅粉末
             
            蠟燭燃燒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結論:蠟燭在空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為:
             

            為探究實驗Ⅲ引出的白煙的成分,小組同學將導管加長,用冷的濕毛巾裹在導管外壁,一段時間后打開,發現導管內有白色固體析出。得出結論:該白煙含有
             
            。

            組卷:129引用:6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