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陜西省咸陽實驗中學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發布:2024/12/15 0:0:2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元素性質呈現周期性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呈周期性變化 B.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遞增,量變引起質變 C.元素的原子半徑呈周期性變化 D.元素的化合價呈周期性變化 組卷:498引用:5難度:0.9 -
2.13C、15N可用于測定蛋白質、核酸等大分子的空間結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3C與15N有相同的中子數 B.13C與12C是同一種核素 C.15N2與14N2互為同位素 D.13C60與金剛石互為同素異形體 組卷:10引用:2難度:0.8 -
3.下列化學用語表達正確的是( )
A.HCl的電子式為H:Cl B.二氧化硅的分子式為SiO2 C.質量數為12的C原子可表示為12C D.用電子式表示H2S的形成過程: 組卷:13引用:2難度:0.7 -
4.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等于該元素所在的周期數 B.元素周期表中從第ⅢB族到第ⅡB族的10列元素都是金屬元素 C.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等于族序數 D.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都是8個 組卷:108引用:2難度:0.5 -
5.下列各組物質的性質比較正確的是( )
A.酸性:HClO4>H2SO4>H3PO4 B.堿性:Ba(OH)2<Ca(OH)2<Mg(OH)2 C.還原性:Cl->Br->I- D.穩定性:CH4>NH3>H2O 組卷:122引用:4難度:0.8 -
6.比較下列各組微粒半徑,正確的是( )
①Cl<Cl-<Br-②F-<Mg2+<Al3+③Na+<Na<K ④S2-<Cl-<Br-.A.①和③ B.只有② C.只有③ D.①和④ 組卷:183引用:4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計52分)
-
19.為了研究非金屬元素性質的變化規律,某同學設計如圖實驗裝置。
(1)高錳酸鉀在常溫下與濃鹽酸反應產生氯氣,離子方程式為
(2)如果A中盛放濃鹽酸,B中盛放酸性高錳酸鉀溶液,C中盛放飽和氫硫酸,反應開始后觀察到C中產生淡黃色沉淀,證明氯的非金屬性比硫的非金屬性
(3)若用該裝置證明Cl2氧化性強于I2的氧化性。則A中盛放濃鹽酸,B中盛放高錳酸鉀粉末,C中盛放淀粉KI溶液,則C中的現象為
(4)現有濃硝酸、大理石、澄清石灰水、硅酸鈉溶液,選擇試劑用該裝置證明:非金屬性:N>C>Si。C中盛放試劑組卷:49引用:1難度:0.3 -
20.為了探究化學能與熱能的轉化,某實驗小組設計了如圖三套實驗裝置:
(1)上述裝置中,不能用來證明“鋅和稀硫酸反應是吸熱反應還是放熱反應”的是
(2)某同學選用裝置Ⅰ進行實驗(實驗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試管里加入適量氫氧化鋇晶體與氯化銨固體攪拌反應,U形管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3)為探究固體M溶于水的熱效應,選擇裝置Ⅱ進行實驗(反應在甲中進行)。觀察到燒杯里產生氣泡,則M溶于水
(4)為證明超氧化鉀與水的反應(4KO2+2H2O═4KOH+3O2↑)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可選用下列兩種方案:
方案①:選擇上述裝置
方案②:取適量超氧化鉀粉末用脫脂棉包裹并放在石棉網上,向脫脂棉上滴加幾滴蒸餾水,片刻后,若觀察到棉花燃燒,說明該反應為組卷:25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