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年福建省龍巖市上杭一中高考生物模擬試卷

          發布:2024/12/20 4:0:2

          一、單項選擇題

          • 1.下列關于高中生物學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23引用:2難度:0.7
          • 2.如圖表示某動物細胞膜上部分離子和分子的跨膜運輸方式,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8引用:2難度:0.7
          • 3.蛋白質是生物生命活動主要承擔者,下列關于蛋白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67引用:1難度:0.7
          • 4.如圖是各種環境因素影響黑藻光合速率變化的示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70引用:4難度:0.7
          • 5.人成熟紅細胞可應用于遞送藥物。將紅細胞置于一定濃度的溶液(甲)中,使其膜上出現孔洞,藥物通過孔洞進入細胞后再轉移至等滲溶液中,膜表面孔洞閉合,將藥物包載在細胞內,再運送至靶細胞。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84引用:7難度:0.7
          • 6.為研究紅霉素(EM)聯合順鉑(CDDP)用藥對肺癌細胞增殖、凋亡的影響,科研人員將肺癌細胞分成四組進行不同實驗處理,實驗結果如表。
            組別 細胞周期(%) 細胞凋亡率(%) 細胞周期蛋白相對表達量 細胞凋亡蛋白相對表達量
            分裂間期的細胞比例 分裂期的細胞比例
            空白對照組 89.12 10.88 0.46 0.89 0.41
            10mg/L EM組 91.37 8.63 0.51 0.76 0.73
            10mg/L EM+IC50-CDDP組 96.61 3.39 19.71 0.75 0.75
            IC50-CDDP組 93.93 6.07 16.08 0.84 0.42
            注:半數抑制濃度(IC50)是指能將細胞生長、增殖等抑制50%所需的濃度
            據表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64引用:12難度:0.7

          二、非選擇題

          • 20.雜交水稻為解決我國糧食問題作出了巨大貢獻。水稻不同亞種間雜交稻可能比現有的雜交稻單產提高,但目前面臨的問題是兩者雜交子代會出現花粉不育的現象。研究人員在育種中發現了幾種與花粉育性有關的基因,根據以下資料回答相關問題:
            資料1:某水稻純合品種甲7號染色體上具有抗病基因A,純合品種乙相應位置為隱性基因a。將甲、乙雜交,F1,自交,F2群體中AA、Aa、aa基因型個體的數量比總是1:6:5。
            (1)研究人員推測“F1產生的雌配子育性正常,而帶有A基因的花粉成活率很低”。研究人員以F1為父本,品種乙為母本設計雜交實驗檢驗上述推測,請寫出支持上述推測的子代表現型及比例
             

            資料2:科研人員進一步研究發現水稻7號染色體上名為qH7的片段與花粉育性有關。有兩不同亞種水稻丙、丁相應遺傳組成和表現型如下表:
            品種 qH7片段的遺傳組成 表現型
            品種丙 BB 花粉100%可育
            品種丁 DD花粉100%可育
            將品種丙、丁雜交得到水稻雜交品種戊(qH7片段的遺傳組成為BD,表現型為花粉50%可育)。品種戊自交,子代結果如表:
            子代遺傳組成及數量 BD(236株) BB(242株)
            表現型 花粉50%可育 花粉100%可育
            (2)實驗結果說明,品種戊產生的含
             
            的花粉不育。
            據此推測水稻品種戊(♂)和水稻品種丁(♀)雜交子代的表現型為
             

            (3)科研人員利用基因工程向水稻品種戊中導入基因F(攜帶F基因的不育花粉可恢復育性)獲得轉基因植株。該轉基因植株自交,子代結果如圖所示。

            據圖分析,利用基因工程導入的基因F插入位點屬于以下哪種情況?
             

            組卷:46引用:3難度:0.6
          • 21.DBN9936是國內首批獲得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的玉米品種,對危害玉米的玉米螟等主要鱗翅目害蟲具有良好的抗性,同時能耐受較高濃度的草甘膦(除草劑的有效成分)。其基因操作的受體是玉米品種DBN318,目的基因crylAb來源于蘇云金桿菌,其表達產物能夠專一有效地抑制玉米螟、棉鈴蟲及黏蟲等玉米鱗翅目害蟲;目的基因epsps來源于土壤農桿菌,其表達產物使轉化體可耐受草甘膦除草劑。同樣獲批安全證書的國產轉基因玉米品種DBN9858耐除草劑,但不抗蟲,可作為DBN9936庇護材料使用。
            (1)DBN9936的轉化過程之一是將含有epsps基因表達載體的
             
            與玉米DBN318幼胚經
             
            過程形成的愈傷組織共同培養,該過程需在培養基中添加酚類化合物,且在無菌、
             
            (填“黑暗”或“光照”)的環境中進行。
            (2)利用PCR技術,可以鑒定共同培養后的愈傷組織中是否含有基因epsps.epsps基因的部分序列如圖:

            根據上述序列應制備引物
             
            (填序列)對基因 epsps進行PCR,鑒定后得到的轉基因愈傷組織經
             
            過程獲得DBN9936幼苗。幼苗移栽至大田前還需“煉苗”,“煉苗”時需逐漸降低濕度、
             
            (填“增加”或“降低”)光照強度。
            (3)DBN9858和DBN9936兩個玉米品種配合種植,更有利于生態可持續發展。請從生物進化的角度闡釋兩個品種配合種植的優點:
             

            (4)玉米為異花傳粉,花粉飄散的距離很遠,容易造成基因漂移,有同學提出將DBN9936的目的基因crylAb整合到玉米受體細胞的葉綠體基因組中。你是否同意該同學的觀點,并給出你的理由:
             

            組卷:27引用:3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