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福建省龍巖一中實驗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19 14:0:1

          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最佳選項。每小題2分,共50分)

          • 1.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下列有關細胞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7引用:1難度:0.7
          • 2.2022年猴痘在多個國家爆發,該病是由猴痘病毒(一種DNA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傳染病。下列有關猴痘病毒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26引用:5難度:0.6
          • 3.下列組合中,依次屬于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的一組是(  )
            ①巴音布魯克草原中的全部動物和綠色植物
            ②洞庭湖中的全部生物及其無機環境
            ③綠苓果園中所有的蘋果及其無機環境
            ④臨江公園中的全部菊花
            ⑤白馬湖中的全部生物
            ⑥一塊棉田中所有幼年、有翅和無翅的成熟棉蚜

            組卷:70引用:6難度:0.8
          • 4.如圖是用顯微鏡觀察時的幾個步驟,要把顯微鏡視野下的標本從A轉為B,其正確的操作步驟是(  )
            ①移動載玻片
            ②調節光圈
            ③轉動轉換器
            ④轉動細準焦螺旋
            ⑤轉動粗準焦螺旋

            組卷:28引用:1難度:0.8
          • 5.植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不斷從環境中吸收水。下列有關植物體內水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1引用:1難度:0.6
          • 6.幾十年前,新西蘭有一個牧場的大片牧草長勢很弱,有的甚至發黃枯萎,即使使用了大量氮、磷、鉀肥也無濟于事.后來人們偶然發現場內的一小片牧草長勢十分茂盛.原來這一小片“綠洲”的附近有一座鉬礦,礦工上下班總是抄近路走,他們的鞋子上粘有礦粉,正是礦工鞋子踩過的地方牧草長得綠油油的.經過科學家的化驗和分析,一公頃牧草只需150g鉬就夠了.下列關于這一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

            組卷:5引用:10難度:0.7
          • 7.科學研究表明,攝入過多的糖類物質可能誘發肥胖、高血壓等一系列健康問題。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12引用:2難度:0.7
          • 8.若“淀粉——麥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體內糖類的某些轉化過程,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此生物是動物,因為能將淀粉轉化為糖原
            ②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為它含有淀粉和麥芽糖
            ③上述關于糖的轉化不可能發生在同一生物體內,因為淀粉和麥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而糖原是動物特有的糖
            ④淀粉和糖原都是儲存能量的多糖,麥芽糖是二糖

            組卷:124引用:35難度:0.6
          • 9.下列關于人體脂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459引用:35難度:0.7
          • 10.如圖表示某種胞內蛋白中相關基團或氨基酸的數目,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2引用:1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0分)

          • 29.用物質的量濃度為2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別處理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觀察細胞的質壁分離現象,得到其原生質體體積變化情況如圖1所示。請回答問題:

            (1)在A→B的過程中,水通過
             
            (填方式)進出細胞膜,該過程
             
            (填“消耗”或“不消耗”)能量。
            (2)在60~240s的過程中,處于2mol?L-1蔗糖溶液中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將
             

            (3)在120s時,處于乙二醇中的某細胞發生質壁分離的狀態如圖2所示,c處充滿了
             
            溶液,a、b、c三處的溶液濃度大小關系是
             

            (4)在120s后,處于2mol?L-1乙二醇溶液中細胞逐漸發生
             
            ,發生此現象的原因是
             

            組卷:21引用:4難度:0.6
          • 30.在水產養殖中,入冬頻繁的降溫過程往往帶來大量養殖魚類的死亡。因此,了解魚類的抗凍機制對產業實踐具有重要意義。研究人員注意到,在自然界和養殖環境下,隨著水溫的下降,魚類會降低甚至停止攝食,并處于長期低能量攝入狀態,這或許表明魚類存在著與哺乳動物不同的低溫適應策略。研究者選取斑馬魚進行了研究,禁食組在禁食了不同時間后,和對照組同時置于11℃冷水中進行急性冷應激,觀察、統計對照組和禁食組存活率情況,結果如圖1所示。請據圖1回答下列問題。

            注:“*”表示對照組和禁食組之間差異顯著
            (1)為保證實驗結果的可靠性,研究者每次實驗時應選取健康、
             
            相近的雄性斑馬魚作為實驗樣本,并隨機均分為
             
            組。上述實驗的目的是
             

            (2)依據實驗結果,在寒潮來臨前進行
             
            處理對于提高斑馬魚的抗低溫能力最為有效。若寒潮持續時間超過 60h,各組的存活率均降至40%以下,在此之前需及時進行
             
            處理,避免造成嚴重損失。
            (3)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為進一步研究禁食持續時間對斑馬魚機體能量供應影響,研究人員又進行了相關測定,結果如圖2。
            由圖2可知,斑馬魚在禁食后12~24h內主要由
             
            的水解產物氧化分解供能;而在禁食開始的
             
            h內,甘油三酯的含量沒有發生明顯變化,但此時,與
             
            有關的酶系統逐漸被激活。綜合之前存活率的實驗結果,可以說明
             

            組卷:7引用:3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